文档详情

实证研究方法及其在三农研究中的应用论文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9.50KB
约10页
文档ID:218423349
实证研究方法及其在三农研究中的应用论文_第1页
1/10

实证研究方法及其在三农研究中的应用常伟(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100872)摘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区分为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町以被区分为为数理实证研 究和案例实证研究数理实证研究适合研究较为复杂的问题,案例实证研究可以为三农理论框架 构建提供坚实基础本文抽取了 2003—2007年《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 经济问题》上的1015篇文献,分析了我国三农研究发展有关趋势这种发展趙势表明:实证研 究方法的广泛釆用更冇利于我国三农研究水平的提高关键词:方法论实证研究方法三农问题数理实证案例实证作者简介:常伟(1974.9—),男,安徽肠山人,经济学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研究 生,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口 2000年以后,三农问题迅速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与社会的广泛关注相比,三农研究至今 仍存在很多问题,学术成果难以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官员与学者对于现实问题的认识看 法渐行渐远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与理论不成熟冇关,也与研究方法中的缺陷冇关冇些学者盲 目借鉴国外理论破套三农实际,研究缺乏现实针对性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官员三农工作者缺乏 科学研究方法,难以使其丰富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层次。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从方法论层面 來讨论三农研究,特别是从实证研究方法的角度來讨论三农研究一、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一个理论只有具备了可检验性、逻辑一致性与可积累性这三个特征,才能被认为是科学,社 会科学也不例外首先,科学是可以被检验或者被证伪的,它不仅包括对于理论结论的检验,也 包括对■于理论逻辑进行检验科学理论的可检验性,不能简单理解为理论结论的经验证实,而且 应当将它视为具冇可被逻辑检验的属性其次,逻辑一致性是科学理论的重要特征理论上的逻 辑一致性,不仅需要概念界定清楚,理论和文献的正确运用,还需要正确的推理和规范的表述 如果这些得不到保证,那么理论科学性就会受到质疑最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是可以积累的, 这种可积累性为理论可被引用与发展的特性当我们在引用别人成果的时候,不仅是肯定了前人 研究的贡献,同时也说明朿复研究是没冇价值的止因为科学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人们在科学 方法论的指引卞,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思维取向的准确性与效率,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已 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补会科学就研究方法而论,大体上可以分为规范(nominative)和实证(positive)两大类 这两种研究方法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指出,“实证科学可以泄义为关于 是什么的系统化知识;规范的或规制的科学,则对以定义为关于应该是什么’的标准的 系统化知识,它关注人的理想,而与实际状况无关”在从事社会科学研究时,需耍根据具体 的研究对彖,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和分析技术1・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主要关注研究的对象“应当是什么”,这就需要做出价值判断并围绕该价值判断展 开并讨论相关问题如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关于“真理标准”、“姓资姓社”这样的讨论都是 I韦I绕着“应当是什么”这类的问题展开的这些讨论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理解差界上, 各方的立论往往都缺少事实和数据支持一般來说,规范研究讨论的观点是不能证伪的,因为这 些观点依据的是价值判断比如,当前应该给农民上社保,应该成立工会,应该切实提高农民 工工资”这类讨论,实际上祁属于规范研究的范畴在人类H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进程中,规范研究曾对于人类知识的积累做出了巨大贡献 18世纪以前人类曾在力学、天文学、化学,数学等领域収得了极为卓越的成就在这一时期的 研究中,人们格外关注那些具有重复性运动规律的事物对于这样的事物,规范性研究方法表现 出明显的优势。

如來一个事物的运动规律具有确定性和可熏复性,人们就可以通过反复观察加以 认识,并对于具有相同运动规律的事物进行举一反三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可以对典型爭 物单独进行研究,探讨其本质性规律,然后推广到同类事物18、19世纪期间,人们在运用这 种方法产生更多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开始涉足更复杂的研究领域在这些领域,岀物不再满足固 定不变的运动规律,人们运用过去的研究方法已经无法获得满意的研究成果尽管有些学者很早 就注意到这些现象,但由于思维方式的限制和束缚,也由于缺乏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这就使得 传统规范研究方法遇到了前所未冇的挑战人们迫切需婆新的研究方法來分析复杂出物而概率 论、模糊数学和混沌数学等新学科的出现也为人们分析复杂事物捉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2.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主要用来分析研究対象“是什么”,它所表述的内容是需要确认,也是可以证实或 者证伪的,比如“提高农民丁工资会减少就业”、“给农民种粮补贴会增加粮食产量”近年来 关于“应该是什么”的争论依然存在,但关于现实经济问题“是什么”的研究己日益增多,所用 的方法和技术也逐渐多元化在这-•背景下,冇学者依据研究中主要采用"抽象出实”还是“真 实数据”,把实证研究细分为理论实证(theoretical positive)和经验实证(empirical positive) 研究,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的《短缺经济学》可以视为运用“抽彖事实”的典型,用“真实数 据”的案例在世界银行年度发展报告中比比皆是。

就研究方式而言,经验研究乂可以分为实地调 査、统计调查、文献研究等方式实证主义思想产牛于19世纪,其创始人是法国哲学家孔徳(Auguste Comte), 1830年《实 证桝学教程》的岀版标志着实证主义思想的正式形成实证主义思想是在全面批判"形而上学” 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强调现象是第一位的,“一切知识都是对现象的共存的和相续的描述” 现象是科学研究中最有用的、确定的、粘确的、有机的和最可靠的实证主义者最强调的是爭实, 而不是思辨的东西,人们的认识也只局限在现象范围内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 不能认识岀物的木质,事物的木质是不可知的在对科学知识的冇效性方面,实证主义者认为凡 是被现实证明了的知识才是真正科学的,科学就是“实证知识”,没有被证实的都是不科学的 实证主义者既否定唯物主义,也否立唯心主义,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没有脱离“形而上学” 的俗套在对怎样认识数学与口然科学的关系问题上,孔德的实证主义也受到了责难.按照孔德 的实证主义思想,数学和哲学也都是人们经验的产物,这样就无法解释人们在思想领域中的各种 成果由于这些缺陷,英国哲学家波普尔(K. R. Popper)X对实证主义进行了发展,并提出了证伪 主义思想,从而给人们带来了研究经验性科学的新思路。

这一思路也大大促进了以复杂系统中的 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发展対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一些箸名学者对此存在着不同认识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得者弗里德曼在《实证经济学方法论》中指出,所有的口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 的方法论,从整体上看都在实证分析一边在他看來,实证科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出一种理论 或假说,对尚未观察到的现彖做出合理的,冇意义的预测;理论应该根据它对其希望解释’的一 系列现象的预测能力来进行检验除了像弗里徳曼那样坚持实证研究的学者,也右积极倡导规范 分析的学者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就指出,“价值赋予永远 与我们同在,不带任何偏向的研究从來没冇过,也不可能冇我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我们解决问 题的途径,决定了概念的意义,模型选择以及对观察的挑选等这实际上农明实证研究也受到 规范约束的问题,因为人们在进行实证分析时需要一定的理论背景比如给农民发放种粮补贴政 策进行研究既可以有实证研究,也可以育规范研究对于不同粮食立补方案进行成本分析并探讨 相关方案的福利影响就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而提出应该以什么样的方案给农民发补贴就属于规 范研究的范畴。

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角度看,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都不能偏废,应该和互结合就三农而 言,研究者首先应尽可能地排除价值判断,侧重丁•通过实证性或近似实证性的研究來客观地解释 农业、农村冇关现象及其外部联系,在此基础上再侧巫于树立合适的价值判断标准,通过理性思 维建立比较规范理论,这一理论在形成后,还需要在实践和应用中不断接受检验规范研究和实 证研究的综合运用,不仅能够确保冇关理论的构建以及逻辑上的内在一致性,也可以为理论的证 实或证伪提供检验依据二、实证研究方法的特征实证研究方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实证研究方法是指利川数虽分析技术,分析和确 定有关因素间相互作用方式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狭义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的是复杂环境下事物 间的相互联系方式,要求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程度的广泛性广义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实践为研究起 点,认为经验是科学的基础广义实证研究方法泛指所冇经验型研究方法如:调査研究法,实地 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广义的实证研究方法重视研究中的第一手资料,但并不刻意去研究普遍 意义上的结论,在研究方法上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研究结论上,只作为经验的积累鉴于这 种划分,我们将实证研究区分为为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

1. 数理实证研究数理实证研究比较适介研究较为复杂的问题社会经济制度Z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相互作 用机制,而运用数学计量工具可以将冇关影响I大1素沖以固定,从而把握复杂现彖Z间的内在联系, 消除变量内生性、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问题但数理实证研究对于数据质量相对要求较高,数据 录入和操作错谋往往会导致错谋的分析结果这就需要研究者在数据录入中保持高度警觉,有意 识地避免操作失误不仅如此,在数理统计意义上的相关关系在现实中有可能耒必存在比如太阳黑子在过去20年间逐年增长,经济在过去20年间逐年增长,但如果有人从中得出经济增长导致了 太阳黑子增多或者太阳黑子增多导致了中国的经济增氏的Z类的结论,人家也许感到可笑这一 结论只不过是把两个同样有时间趋势的事情联系在了一起,从趋势上两者确实是一起移动的,但 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关系这种现象在计量经济学中被称作伪回归或者伪相关在三农研究领域, 如果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相关状况,就很容易出现类似错误2. 案例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可以分为单个案研究和多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不仅有助于积累不同广泛而深入的 个案资料,形成对于问题的实感,也可以为调查者获得第一手资料,从现实获取灵感源泉。

作为一个大国,全国齐地差别很大,如果没冇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调查经验,不可能对三农问 题的状况冇一个真实的判断不仅如此,在许多个案调查的基础上,可以为构建三农理论框架提 供坚实基础,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的相关对策,就会既具有深度,又具有前•瞻性和现实针对性就 我国三农研究來说,在个案的搜集和整理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成绩但也存在着凭借个案研究试 图推导岀具冇普遍性结论的问题如何将个案研究获得的实感与理论构建结合起来,是当前三农 研究必须解决的巫人问题山于个案研究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谋,导致对于三农相关问题的判断失误而通过多案例 研究就有可能弥补单个案研究的不足,不仅可以育效扩展对于三农问题了解的全面性,而且可以 在更人范围内验证个案研究的结论,防止以偏概全在农村经济领域,上世纪80年代杜润牛•先 牛领导下的农村政策研究室针对农业和农村做了许多极具针对性的研究,不仅取得了许多重 要研究成果,共至胃接推动了农村改革进程近年來,赵树凯对于乡村治理、白南生对于农 民工问题、于建喋对于农村社会冲突、贺雪峰对于乡村治理、肖唐镖针对南方农村的宗族问题所 做的一些深入研究,均堪称三农研究领域实证研究的典范尽管实证研究方法在三农研究中得到了较为评遍的应用,但对于实证研究的错误理解导致了 伪实证和形式实证在三农研究中大行其道。

所谓伪实证,也就是研究者用理论预设或价值偏好來 剪裁经验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