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走出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8311974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海:走出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镇海:走出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镇海:走出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镇海:走出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镇海:走出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海:走出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镇海走出“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 张超梁“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开展以来,在“产业争先”引领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镇海区走出了一条生产高效、生活富裕、生态优良的“三生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日前,在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生物全降解杯子数字化车间,笔者看到机器人正自动码垛货物。地面上,家联科技还用黄线划出AGV通道(无人搬运车通道)和人行通道。“AGV通道和人行通道实现了人与自动化设备互不干扰。”家联科技营销总监田晓锋指着AGV通道说,“AGV设备通过这一专用通道可以自动将货物运送至仓库储存。”2020年,工信部公布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在绿色工厂子名单上,镇海区家联科技榜上有

2、名。前不久,家联科技年产5000吨生物全降解杯子数字化车间项目通过市级验收。这是家联科技逐年升级绿色工厂的最新成果。“这个数字化车间采用成型机、挤出机、自动包装机、挤出机成套设备、AGV等逾30台(套)关键智能制造装备。”田晓锋说,让产品挤出、成型、包装、装箱、封箱、码垛、缠绕与成品入库等流程全部自动化,正是车间仅需少量工作人员的奥秘。绿色是工业发展的底色。“我区精准施策,聚力推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123工程,即1个政策、2种项目、3类示范。”镇海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在强化政策引导方面,镇海区制定出台绿色制造鼓励政策,统筹市、区两级资金,用于推进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绿色化技改、“低散乱”区块整

3、治,相关政策扶持力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三年多来,镇海区累计为制造业企业兑现奖励资金7920万元,惠及178家企业。同时,镇海区发力清洁生产引领,每年在印染、有色金属、铸造等重点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深挖制造业企业绿色改造转型潜力,实施绿色化技改项目和落后产能淘汰项目。三年多来,镇海区组织87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带动企业投资2亿元,实施300余个绿色化技改项目,腾出用能空间3万吨标煤,年节水22.6万吨;在纺织印染等行业实施落后产能淘汰项目27个,其中整体关停企业8家,腾出用能空间13.6万吨标煤、土地544亩。通过制定区级绿色工厂评价指标,镇海区强化示范带动,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绿色供应

4、链示范企业1家、绿色设计产品10项。同时,镇海区累计获评市级绿色工厂9家,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则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在“产业争先”释放的绿色效益助力下,镇海区晋级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成为全市唯一入选该榜单的区县(市)。这是继象山、北仑之后,全市第三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不用去远方,诗和田野也能在身边。秦山、西经堂、九龙湖村镇海九龙湖周围这些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村落,以独有的乡村风情吸引众多游客,村民不用外出就能获得不少收入。“产业争先”持续释放的绿色效益,让镇海“港口强区、品质之城”的成色更足,也赋能其“城乡争优”强劲动能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凭借优良的生态环境,镇海区探索出了一条产业与形象共提升、内涵与特色相结合、城市和乡村融合发展的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之路,相继打造出十七房村、光明村、朝阳村、永旺村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内涵的精品村庄,串联起蛟川庄市片区和骆驼、九龙湖、澥浦整条风景线,推动区美丽乡村从“一處美”迈向“一片美”,实现从“盆景”到“风景”的全新蝶变。(作者单位:镇海区新闻中心)责任编辑:张逸龙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