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2550

上传人:淘**** 文档编号:218277501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2550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2550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2550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2550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2550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255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255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1、下列语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D.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答案】C【解析】C“吹面不寒杨柳风,”中逗号应在引号外。故选C。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余拏一小舟(挐,古通“桡”,船桨;撑(船)B.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色)D.是金陵人,客此(暂时寄住在这里)【答案】C

2、【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课文中迁移过来。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ABD均正确,故选C。3、下列关于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祥子离开夏家后,又找到曹先生家里。曹先生答应让祥子继续拉包月。可祥子却不幸被孙侦探尾随、勒索,积攒的买车钱被敲诈走了。B.骆驼祥子从农村来到军阀混战的上海,省吃俭用,终于买了第三辆车,成为自食其力的车夫,然后主动追求并娶了虎妞。C.“林肯号”企图捕获“怪物”,而“怪物”却同“

3、林肯号”捉迷藏。当“林肯号”向“怪物”发动进攻时,“怪物”喷出水柱,“我”被抛入海里。D.在陆地上的几天里,孔塞伊捕到了一只珍贵美丽的鸟叫极乐鸟,其被捕的原因是被伏尔加酒迷醉而飞不起来。【答案】C【解析】A应该是祥子在杨宅拉包月,受了气,只待了四天就离开了杨家,后来才去曹先生家里拉包月。祥子到夏先生家去拉包月发生在虎妞死后,选项中“祥子离开夏家后”说法错误B祥子从农村去到的地方是北平,而不是上海;省吃俭用买的是第一辆车,第三辆车是虎妞给祥子买的,是发生在与虎妞结婚之后;D极乐鸟被捕的原因是被红果灌醉而飞不起来,选项说法有误;故选C。4、下面对骆驼祥子和海底两万里人物的介绍,有错误的一项是( )

4、A.祥子: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他在经历三起三落之后,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B.曹先生:一个平凡的教书先生。不但在生活上帮助祥子,还在精神上鼓励祥子积极生活。由于待人宽和、民主,而被大家推崇为“圣人”。C.阿龙纳斯:法国人,是巴黎自然博物馆的教授。他知识渊博,因为发表介绍海底奥秘的书而受到学术界的推崇。在跟随尼摩船长漫游海底世界时,他饱览了海洋里的各种生物。D.尼德兰:加拿大人,一个野性十足的捕鲸手。他虽性情沉稳,却受不了被囚禁,总是计划逃脱。如果没有他,教授和康塞尔最后不可能回到陆地上。【答案】D【解析】D“他虽性情沉稳”表述有误。凡

5、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尼德兰是个比较原始的加拿大人,野性十足、性情火爆的捕鲸手,被人们称为“捕鲸大王”。故选。5、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C项有误。“欲辨已忘言”意思是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这句话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C项中“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的表述错误

6、。6、下面句中虚词“而”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康肃笑而遣之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A.与相同B.与相同C.与相同D.与相同【答案】B【解析】表转折,表修饰,表承接,表承接。故选B。7、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夫君子/之行。C.远远的/街灯/明了D.非淡泊/无以明志。【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朗读节奏的划分。B项中“夫”是一个句首发语词,所以应该划分为:夫/君子之行。故选B。8、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7、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之情。B.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流光的易逝。C.下片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慨。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写出了作者赏花时产生的美感,抒发了作者欢愉之情。【答案】D【解析】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而不是“欢愉之情”。故选D。9、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登幽州台歌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登上泰山后俯视群山的豪迈气

8、概。C.游山西村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D.“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出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答案】B【解析】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B错在“诗人登上泰山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想象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故选B。10、下面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珍羞(害羞) 不胜寒(经受不住)B.直万钱(直接) 冰塞川(堵塞)C.济沧海(渡) 弃置身(丢弃,放在一边)D.万木春(春天) 把酒(执,持)【答案】C【解析】A羞:同“馐”,美味的食物;B直:同“值

9、”,价值;D春:名词用作动词,逢春;故选C。11、下列加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确凿(zu) 洗涤(d) 恪守(k) 人声鼎沸(dng)B.震悚(sng) 怠慢(di) 作揖(y) 悔人不倦(hu)C.畸形(j) 两栖(q) 绰号(chu) 挑拨离间(jin)D.脸颊(ji) 亵渎(xi) 顷刻(qng) 附庸风雅(yng)【答案】D【解析】A确凿(zu)zo;B悔人不倦(hu)诲;C绰号(chu)chu,挑拨离间(jin)jin;故选D。12、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作家把人世比作大书,表现了自己当时

10、对社会的透彻了解。B.未选择的路其实也是写“选择”,因为未选择也是一种选择。C.由“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弟下”可联想到苏式的名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都可以从中体会到天地的苍茫和个人的渺小。D.“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作家虽告老还乡,却希望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A项理解分析错误,作家把人世比作大书,表现了自己当时对社会的不了解。13、下面对傅雷教育原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傅雷素来主张教育的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_

11、,次为_,再为_,终为_。A.钢琴家、艺术家、音乐家、人B.人、钢琴家、音乐家、艺术家C.艺术家、音乐家、钢琴家、人D.人、艺术家、音乐家、钢琴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实际上是在考查语序。也是傅雷给孩子的人生信条中的做人应该有的顺序。即先做好人,再做一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音乐家,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成功的钢琴家。所以答案为D。14、下列对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孙悟空在东海龙王那里取来的如意金箍棒,在斩妖除魔中作用巨大。B.简爱中的女主人公简爱自尊自爱,意志坚强,敢于抗争,最后获得幸福。C.格列佛游记中,大人国里“高跟党”和“低跟党”的争斗,滑稽中充满了讽刺意味。D.骆驼祥子

12、中,社会底层小人物祥子的悲剧向读者展示了“车夫奋斗泪,乱世悲凉歌”。【答案】C【解析】C格列佛游记中的高跟党和地跟党的争斗是在小人国发生的。故选C。15、选出对黄鹤楼赏析有误的一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A.首联写仙人驾鹤杳无踪迹,此时已是人去楼空。一个“空”字表达出诗人的怅然与内心的孤独。B.颔联中的“不复返”包含岁月不待人的无尽感伤,此联描写虽美,却有一种“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感慨。C.颈联继续用虚笔由虚幻的传说写开去。想像中的一幅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做铺垫。D.尾联写出已是日暮时分,并以一个“愁”字收篇,以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答案】C【解析】C有误。“颈联继续用虚笔由虚幻的传说写开去。想像中的一幅”错误。颈联写晴日在黄鹤楼所见黄鹤楼外江上明朗之景,并非虚笔和想象。故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