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1年12月西南大学(0405)《教育学》限时第一套答案

奋斗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4.87KB
约9页
文档ID:218183430
21年12月西南大学(0405)《教育学》限时第一套答案_第1页
1/9

西南大学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课程名称【编号】:(0405)《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3.0分,共30.0分)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说教育具有( )A.无限性B.一般性C.短期性D.长期性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 ),它规定了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与联系A.学制B.学时C.课程D.课时3.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理论的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 )A.保罗郎格郎B.杜威C.布鲁纳D.巴班斯基4.中国近代第一个由国家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 )A.壬戌学制B.癸卯学制C.六三三学制D.新学制5.( )是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理论家,也是最早将教育建立在心理学体系上的人A.斯金纳B.奥尔波特C.弗洛伊德D.赫尔巴特6.( )是对学校教育内容、标准和进程的总体安排A.课程B.学生C.教师D.作息7.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教育家沛西能与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8.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是( ),也称六三三学制A.旧学制B.癸卯学制C.新学制D.壬戌学制9.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A.演示法或参观法B.感知法C.表演法D.调查法10.现阶段我国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主体性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循序渐进与适度超前相结合原则、集体教学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A.生成性原则B.一般性原则C.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D.个体性原则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2.0分,共30.0分)1.教育本质“生产力说”:教育劳动属于生产劳动的一种,教育劳动的对象不是人、教育者是生产者,教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某种影响,受教育者对施加外在影响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智慧等,从而形成生产能力,教育也就成为了直接的生产力 )对       错    2.生物起源论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对       错    3.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主要归结为遗传、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二个方面 )对       错    4.斯宾塞在其名著《教育论》中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的问题,认为凡是人们所学的各种知识都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价值的大小和性质却不一样 )对       错    5.教育本质“文化说”:人类历史是文化的历史,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教育是文化继承、传递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主要方式,教育的本质就是主体间的文化传承 )对       错    6.荀子则认为教育目标在化性起伪,使人初为士,次为君子,最后为圣人 )对       错    7.按课程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划分,可以把课程分为选修课与必修课 )对       错    8.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对       错    9.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不是利托而诺 )对       错    10.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是产婆术或问答法 )对       错    1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工作关系、教师与学生间衍生出人际关系 )对       错    12.夏代,作为有较为完整形态的第一个王朝,就开始了较早的形式化教育,设置了“序”“校”学校 )对       错    13.家庭是人的发展的最开始的场所,是个体的启蒙教育地,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家庭是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特殊单位,既是生产单位,又是生活单位,同时又是教育单位,肩负多种功能于一身,与学校教育具有极强的互补性。

)对       错    14.最早提出终身教育论的是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 )对       错    15.教育目的大致可以归类为“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治世,“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育人,以及处于二者之间的“个社统合——不兼顾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这样三种类型 )对       错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道题5.0分,共30.0分)1.简答人的发展的内涵包含哪些层面答:人的发展的内涵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生理发展方面,即个体的生物学发展,包括生理结构和身体机能的正常发育,完善和衰退过程第二个方面是心理发展方面,即个体从出生到死亡这一过程中,其心理机能及心理特征的变化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力,记忆,思维,语言等认知的发展,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意向的形成,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的完善第三个方面是社会发展方面2.简答教育目的的特点答: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活动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点1)宏观性它是国家指导全国教育事业的总要求,是制定各项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的依据,它规定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的总目标和总任务2)预期性它是指社会或个人对教育对象未来发展状况的期望,所展现的是一种预期的状态。

3)强制性它在内容上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政府的主张和政党的利益4)时代性教育目的具有时代的气息,那种绝对普适性的超越时空的目的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教育目的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作出的主观选择3.简答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答: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适应主要表现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和整体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阶段性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4.简答古代教育及其特征答:1)专门育人的学校出现进入阶级社会后,人类的教育活动发生了分化:一方面,劳动阶层的教育继续在生活生产中进行,父母担当教育者的角色而对子女进行生活,生产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活动;同时,父母与遗留民间的巫师还承担了对青年人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俄宗教活动等方面的教育另一方面,统治阶层的教育则转移到学校进行,学校由此出现2)使人成为人的做人教育古代教育还具有众多的特性,但其以伦理教育为基本内容是一个重要的特征5.简答未来教育及其特征答:1)教育终身化下的终身学习2)教育全民化下的全民学习3)教育民主化下的民主育人4)教育个性化下的个性育人5)教育多元化的多元育人6)教育信息化下的科学育人。

6.简答特朗普制答:特朗普制是本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一种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由教育学教授伊德特朗普创立它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自学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首先,由优秀教师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给大班进行集体教学,然后在15-20人的小班里进行讨论,最后由学生独立学习,完成作业这种形式把教学时间进行了划分,大班上课占40%,小班讨论占20%,个人自学占20%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道题10.0分,共10.0分)1.结合工作实际论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答:教学与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正是这对矛盾的存在,运动,推动了教学的发展,成为教学过程运行的原动力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教学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应围绕这一目的的实现进行安排2)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稳定性和不平衡性等规律,处于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身心发展水平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教学活动必须与之相适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活动才会成功3)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受制于学生的发展水平,要以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成熟度作为基础,并与之适应,但是教学不只是消极的适应学生的发展,它还可以积极的促进阴道学生的发展良好的教学工作,对于人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