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资料(整理过)汇总(共12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18061447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复习资料(整理过)汇总(共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复习资料(整理过)汇总(共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复习资料(整理过)汇总(共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复习资料(整理过)汇总(共1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复习资料(整理过)汇总(共1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复习资料(整理过)汇总(共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复习资料(整理过)汇总(共12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山鬼屈原一、作者简介屈原(约前 340约前 278)名平,字原,战国楚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的作品,一般认为有离骚天问九歌(11 篇)九章(9 篇)远游卜居渔父等 25 篇。屈原诗篇反映了他的政治理想、高洁人格和爱国精神。作品采用大量神话传说,构思奇特,想象丰富,词藻瑰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它与诗经并称“诗骚”,被视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本篇选自楚辞九歌九歌是屈原别具风格的一组诗,它是在楚地民间祭神娱神乐歌的基础上创作而成。九歌的题名是乐曲名,“九”字并非代表篇数,事实上九歌共 11 篇。九歌的篇目:东皇太一天神;云中君云神;湘君;湘夫人湘水配偶神;

2、太司命主寿命之神;少司命主子嗣之神东君太阳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国殇悼念阵亡将士之魂,即人鬼;礼魂祭祀结束后的送神曲。二、教学内容1、分析山鬼形象。2、本诗在刻画人物时有何特点?3、体会山鬼赴约前后的微妙心理变化。三、山鬼的形象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之列,故仍称山鬼。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山鬼是一位美丽的女山鬼,是一个多情、痴情但却失恋的美女,她深感孤寂,饱含凄婉,内心忧愁,是一个失意与哀怨交织的形象 。四、本诗在刻画人物时的特点 在刻画女神形象时采用人神杂糅的艺术手法,诗中的女神既有神的身份和生活习惯,又有人的容貌体态和七情六欲,人神融为一体。既真实生动,又浪漫可喜

3、。 诗人还善于借景抒情,把人物的刻画和环境气氛描写完满和谐地统一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将描写与女神感情变化的心理历程紧密融合。五、山鬼赴约前后的微妙心理变化方位的变动(山阿山上山间)气候的变化(晴朗阴晦雷雨)情节的推进(赴约候人失恋)心灵的波动(喜悦惆怅怨愤)全诗分三个部分,非常细致地刻画了女神赴约过程中细腻的心态。 先写女神收拾打扮,准备与心爱的人约会,并采摘芳香的花草以“遗所思”,表达对爱情的憧憬、痴情。 接着写女神等待心爱的人来约会的过程,在久久等待中怅然若失,在怅然若失中仍为对方寻找失约的理由,着重表现其焦虑、希望和矛盾。 最后女神终于明白对方失约了,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神失恋后

4、烦乱、痛苦、失望、哀怨交织的复杂心情。全篇展示了女神喜悦惆怅哀怨的心灵波动,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女神的美丽、痴情和忠贞。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一、时代背景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人们一般将唐诗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期来观照。初唐诗人的主要贡献在于:开拓题材,贴近现实;逐步用刚健清新的文风取代六朝文风;确立律体。二、作者简介张若虚(约 660-720 年之间),是初、盛唐之交的一位诗人。唐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春江花月夜,被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三、教学内容1、分析暗示手法的运用。2、体会“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3、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内容分析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

5、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的旧题,相传为陈后主叔宝)创制,原词今已佚。张若虚的这首诗应为拟题作诗,已非原来曲调。全诗以明月为中心,描写了月亮从升起到落下的过程(生、照、斜、藏、落),描写了春、江、花、月、夜五种景象,对宇宙时空与人生离别进行了思考。四、分析暗示手法的运用白云比喻游子。扁舟子扁舟即小船,此指游子。鸿雁、鱼龙两者均指信使,暗示相思。闲潭幽静的水潭,暗示思妇居住的地方。碣石潇湘碣石,山名,在河北省,此代表北方。潇湘,水名,在湖南省,此代表南方。碣石潇湘,此象征男女天各一方。五、体会“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论语八佾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意思是说关雎这首诗,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

6、于过于伤痛。诗歌情调哀而不伤。虽带有不少凄凉伤感的成分,但总的看来显得清新健康。其中虽有对青春苦短的伤感,但笔调轻盈,交织着对生命的留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的宇宙人生哲理思索;虽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悠悠相思中饱含着脉脉的温情,充满着对重逢的企盼和对幸福的憧憬。六、艺术特色1、本诗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诗中写了许多色彩鲜明的形象,如花林、白沙、白云等,这些景物又都在皎洁的月光下获得了和谐统一的色调,造成了一个绚丽优美而又宁谧柔和的诗境。3、诗的韵律节奏也富有特色,每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形成整齐有致而又错综变化的韵律。4、诗歌语言自然流畅,旋律圆润悠扬,语言上采用了

7、一些顶真连环句式,如“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情味无穷。课文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之远,还有哪里的春江没有被明亮的月光所照耀呢?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甚至把江畔的白沙都照得看不见了江水、天空混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是什么人最初在江边看见月亮,而江上的明月又是在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人生一代代地天穷无尽,却变换着容颜,而只有江上的月亮一

8、年年地总是那个样子。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美好的闺房中的门帘卷不去月光,在捣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来了。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送信的天鹅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你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你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悠闲的水潭上,可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9、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圆圆曲吴伟业一、作者介绍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崇祯四年(1631)中进士。 明亡后,一度想自杀报国 。后迫于清廷压力,碍于老母敦促,于顺治十年北上应仕,感受到传统“名节” 观念的沉重负担,对于自己的屈节极为痛悔。 吴伟业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有“一代诗史”之誉,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吴伟业的七言歌行自成一体,时称“娄东派”,世称“梅村体”。内容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艺术特色方面主要有:1、结

10、构摇曳多姿、腾挪跳跃。2、多用典故。3、讲究声律。4、辞藻缤纷,色彩鲜艳。二、教学内容1、梳理全诗的叙事线索。2、作者对陈圆圆、吴三桂的态度。3、本诗的艺术特色。三、全诗的叙事线索帝死降清初识入宫遭弃相恋/为妾(分别)再遇随军(评论)四、诗中的借代手法鼎湖鼎湖即古代传说黄帝乘龙升天的地方,这里借指崇祯皇帝之死(自缢于煤山)。玉关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指山海关。“破敌收京下玉关”指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攻陷北京。黄巾、黑山黄巾即东汉末年的黄巾军,黑山即东汉末年河南黑山的农民起义军,这里均借指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田窦、侯门、戚里、豪家田窦即西汉武安侯田蚡和魏其侯窦婴,侯门、豪家即宫侯贵族人家,戚里即

11、汉代长安城中帝王外戚的聚居地,田窦、侯门、戚里这里均借指崇祯帝外戚田宏遇。浣花里浣花里即唐代蜀中名妓薛涛居住地,这里借指陈圆圆的出生地。通侯通侯是一种官职,地位较高,这里借指吴三桂。长安长安即西安,汉代和唐代的首都,这里借指明朝首都北京。凤皇凤皇即凤凰,这里借指陈圆圆。周郎周郎即周瑜,这里借指吴三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越女越国的女子,这里借指西施,进一步借指陈圆圆,同时夫差借指吴三桂。四、人物形象分析1、陈圆圆幼年丧母,为苏州名妓被强征入宫,遭冷遇入田府为歌伎被吴三桂娶为妾被刘宗敏掳获 复为吴三桂所得遭正妃悍妒,独居别院,后乞求削发为尼

12、自沉池水。从一个民间的采莲女到富贵荣华的平西王妃,命运跌宕起伏;引发明清易代的历史剧变,阴差阳错,都是身不由己。关山漂泊,辗转流落,完全无法自主,她的命运正像“狂风”中被吹扬的“落花”。作者对陈圆圆寄与了深切的同情。2、吴三桂作者对引狼入室导致明清易代的吴三桂,肯定有憎恶之情;吴三桂作为清朝新贵,诗人不得不投鼠忌器,婉转隐约,闪烁其辞;而作为一代文学家,对于吴三桂的悲剧性人生处境又不免同情,吴不能忍受所爱之人被人强占的耻辱,冲冠一怒,而由此付出的代价,是包括父亲在内的全家的毁灭。所以吴伟业对于吴三桂的态度是很令人寻味的,不是明确的,而是含混的,不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似乎有嫌恶之情,又有婉

13、曲的嘲讽,却又不时流露出同情。五、圆圆曲的主题歌颂爱情,讽刺卖国六、圆圆曲的艺术特色1叙述灵动多变,摇曳多姿 。2用典频繁而贴切,引人联想,耐人寻味。3顶真的多处使用。4转韵自由,格律严整。四句一韵,平仄韵交替,严整的律句穿插其中,变化错落,而气足神完。5色彩缤纷,辞藻华丽。多用绚丽的色彩词。预言何其芳教学重点1、应怎样理解诗歌所表现出的思绪与情怀?2、具体阐述诗歌的艺术手法。3、诗意朦胧往往能够给接受者留下更大的再创造空间。请结合所读,谈谈体会。生平与著作何其芳(19121977),四川省万县人,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收集有预言画梦录刻意集等,是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之一,并因与李广田、卞之琳合出

14、汉园集而被称为“汉园三诗人”。一、诗歌所表达的思绪和情怀1、预言是何其芳的成名作,是一首爱情诗,全诗共分 6 节,以“年轻的神”的踪迹为线索,倾诉了诗人每一刻的痴情。诗人心中的爱神形象是光彩动人的,诗人深深地眷恋着她,充满柔情地想象着她的到来,热情赞美她的美丽,同时也倾诉失去她的惆怅。相见时,“年轻的神”那“夜的叹息似的”足音,飘忽,而诗人却凭着自己细腻的感触,将她从“林叶和夜风的私语”和“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中辨认出来,诗人盼望“年轻的神”的心情是何等的热切,迎候是何等的专注。相见后,诗人热烈赞美“年轻的神”所生活过的光明、温暖和多情的世界,表达了自己由衷的倾慕之情。诗人祈求“年轻的神

15、”不要离开自己,“前行”到那黑暗、阴森和恐怖的地方去。可是“年轻的神”似乎并不了解诗人的心情,她执意要走。尽管如此,诗人也愿意为她引路,要在阴森黑暗的路途中给她抚慰、温暖和力量。最后,“年轻的神”终于走了,那脚步声竟“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悄悄地消失了、“年轻的神”从那美丽、温郁的南方而来,却走向了恐怖死寂的森林中去,从光明到黑暗,并不美满。她的轻飘而来使诗人激动得“心跳”,而她的无语而去却给诗人留了凄清的哀怨,给诗人留下了深深的惆怅。(1)年轻的神:年轻美丽,光彩动人来的世界光明、温暖和多情的世界去的世界黑暗、阴森和恐怖的地方(2)诗人:对“年轻的神”到来前和到来时的倾慕、热切、专注、痴情,对“年轻的神”离去时的哀怨、惆怅2、诗歌的主题预言抒写了个人的思绪与情怀,一方面流露着抒情主人公辨别不清前行方向的怅惘,另一方面又暗示出企盼获得某种超现实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