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1Abstract 11目录 111第一章明代以前及明代前期花鸟画述 11.1明代以前花鸟画述 21.2明代前期花鸟画述 31.2.1以边文进为领袖的工笔重彩花鸟画 31.2.2孙隆等的设色没骨花鸟画 31.2.3林良开派的水墨写意花鸟 31.2.4吕纪的兼工带写花鸟画 4第二章明代前期花鸟画对前此之继承 62.1边文进、吕纪对宋代"院体"的继承 62.2 孙隆、林良等对徐熙一派的继承 …… 8第三章明代前期花鸟画之发展 103.1明代前期花鸟画对院体的新发展 …… 103.2林良等〃写意〃花鸟画的发展 …… 113.2.1 〃没骨"画法的发展以及明代画家的贡献 123.2.2明代画家的取水墨而舍色彩 133.3花鸟画的〃立意进规〃:以吕纪为例•・.・・ 15第四章明代前期花鸟画成因 194丄明代前期花鸟画形成的外部压力 194.2明代前期花鸟画发展的内在诉求 20结语 22参考文献 24致谢 25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26附图 27in第一章明代以前及明代前期花鸟画概述1.1明代以前花鸟画概述本节我们回顾明代以前的花鸟画发展历程,但我们并不试图追溯新石器时 代器物上的动植物绞样,也不探讨青铜时代和战国、秦、汉白画或者壁画上的 花鸟题材:既不关注谢赫《古画品录》所载陆探微画《斗鸭》、刘杀鬼画《斗 雀》、曹不兴画龙、陶景其画兔和孔雀,以及I光画蝉雀,也不讨论《宣和画 谱》记载的南北朝时期陈代(557-589)顾野王的”画草虫尤工”。
我们所述花 鸟画历程,是了解明代前期花鸟画的图式来源,探讨明代前期花鸟画所继承的 传统需要唐代时花鸟画的兴起阶段,花鸟画独立成科,技法日趋成熟晚唐的边莺” 最长于花鸟……草木、峰蝶、雀、蝉,并居妙品……下笔轻利,用色鲜明 中和元年(881)入蜀,后来成为五代前蜀画家的滕吕站工于花鸟、弾蝶,尤 长于画鹅,所作”笔迹轻利,傅彩鲜泽”「宛有生意”,与边莺作品相媲美: 天复(902)年间入蜀,使当地画花鸟的前辈”颇减价矣”的唐末画家刁光 乱工 画湖石、花竹、猫兔、鸟雀,黄笠、孔自曾亲受其诀他们注重写生,主要运 用勾勒晕染的重彩画法,形色俱真,对五代花鸟画产生较大的影响五代花鸟画继承了唐代花鸟画传统,进入成熟时期在战事纷扰的五代十 国,较少兵灾而相对较为安宁和富足的南唐和西蜀画家群集,名家辈出唐末 画家滕吕佑、刁光乱来到西蜀,给当地花鸟画带来新气象后蜀的黄笠父子作 品工丽谨严,使用勾勒填色法和南唐的徐熙,不用线条勾勒,而直接以色彩 点染,作品另有一种清新俊逸情趣二者各树一帜,形成了“富贵,利野逸”, 后世所谓”黄徐异体”的两派画风两宋时期为花鸟画的鼎盛时期,花鸟画也是宋代最为繁盛的画科,不论就绘画技巧而言,还是就其所表现的情趣、意境而言,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与中国传统美学所倡导的审美意识高度吻合。
黄徐二体进入宋代,分别为黄居 宋、徐崇嗣所继承和发展,黄居宋不但保持其父精工艳丽的画风,注重写生, 强调物象描绘的自然,而且再创运用墨线勾勒后填以重彩的画法,刻画细腻严 谨,色彩艳丽而日趋柔靡徐崇嗣则在其祖的基础上,又创直接运用颜料叠色 染法,所谓”没骨法”一百年馀后的熙宁、元丰(1068-1085)之际,崔白、 吴元瑜发展五代徐、黄传统,变格新风,丰富了表现技法,花鸟画风为之一新 崔白描绘季节气候变化中禽鸟的情态,善于表现败荷岛雁的荒情野趣,突破了 宋初以来画院内黄氏体制的规范,作画方法不拘一格,画境亦有新意,取得了 更为自然生动的效果总之,宋代花鸟画既有精工富丽,表现宫中珍禽异木的” 黄体(也有笔墨简拔、淡彩着色,描绘败 荷岛雁,富有野逸 意趣的”崔吴体 •o而文人画思潮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使宋代花鸟画风有趋向工写结合的新路 向,在以精工细笔刻画鸟兽虫鱼的同时,再以写意画法作坡石、草树等描绘,形 成了一种新的花鸟画风格,对后世花鸟画影响甚大元代花鸟画总体来讲并不兴旺,虽不以工丽取悦,而以清淡水墨写意为主, 但也有上承宋代院体,形体准确、笔法工细、设色细腻、格调优美的花鸟画佳 作,岀现了像陈琳、钱选、王讲等花鸟画大家,还出现了李仁柯九思、王冕等 文人墨竹、墨梅画家。
元代前期花鸟画基本延续院体风范,在重法度、精刻画、 风格所丽的总格调下也有所变化,由一昧工丽纤巧转向率真典雅,这自然与钱 选、赵孟顺等人的重要作用有很大关系后期发展主要表现在水墨取代色彩, 水墨花鸟画创作空前活跃,但在总体风格样式上还是以工致为主花鸟画家的 努力主要是在取水墨而舍色彩方面,如果说张舜咨是一个过渡的话,那么王讲 等人则完成了这一进程这一发展方向为后来明代的花鸟画发展指明了发展路 径,并奠定了发展的基础1.2明代前期花鸟画概述明代花鸟画承元代之余续,又宗徐、黄二体之法,并有新的发展,岀现多种风格面貌此期文人画地位更加巩固,由宋、元积累的水墨写意实践经验得 以继续发展明代初期,墨竹、墨梅画法仍较兴盛,技法承接元人其后,以 沈周为首的吴门画派,花鸟画笔墨放纵,格调质朴,进一步追求笔情墨趣,开 启了水墨写意花鸟画之先河到明代中晚期,写意花鸟画趋于成熟,陈淳等人 完成了大写意花鸟画的飞跃,使得花鸟画科以书入画、直抒胸臆等特性发挥到 新咼度O明代前期花鸟画名家辈出,一方面继承前代”院体”花鸟画程式,另一方面 又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延续元代花鸟画发展的方向继续前进,自创新格, 形成了多种风格样式。
这些风格样式对后世花鸟画的整体格局和多样风貌均产 生了重大影响对明代前期花鸟画做一最简单的概括,初创时期有边文进的工笔重彩花鸟 画,宣德(1426-1435)时期有孙隆的设色没骨花鸟画和林良的水墨写意花鸟 画,以及弘治(1488-1505)时 期吕纪的兼工带写花鸟画他们继承了前代各 派花鸟画传统,将之汇集一堂,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作出的巨大成就1.2.1以边文进为领袖的工笔重彩花鸟画永乐(1403-1424)间的花鸟画家最为知名而且有作品存世可供研究的当数边文进边文进宇景昭,福建沙县人其为人夷旷洒落,善绘事,尤善铺毛花果, 与吕纪齐名边文进所作铺毛被誉为”当代边莺\与当时的赵廉所画的虎、 蒋子成的人物画被称为画院中”三绝”所作”花之娇笑、鸟之飞鸣、叶之正反、 色之蕴藉,所丽生动,工致绝伦,不但钩勒有笔,其用墨无不合宜宋元之后殆 其人矣永乐间边文进被召至武英殿至宣德间仍供事内殿后因受贿荐举 陆悦、刘圭而被罢为民边文进的花鸟画主要继承宋代”院体\在宗黄笠的工笔写生方法的基础上 融入新风尚,创立了明代工笔重彩花鸟画的新风在当时的追随其所创立的花 鸟新风者蔚为风气,主要有其子边楚善、楚芳、婿张志信、甥俞存胜,以及邓 边氏花鸟之风的画作:弘治年间的吕纪也是从边氏工笔重彩花鸟一路起步。
文明、罗绩、刘琦、卢朝阳等此外,宣宗朱基亦对边氏器重非常,并有仿1.2.2孙隆等的设色没骨花鸟画孙隆,一作孙龙,宇从古,又宇廷振,号都痴,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开 国公憨侯(兴祖,1336/370)之孙「宣德间入直内廷,官至侍御天顺 (1457-1464)中为新安知府幼颖异,风格如仙画铺毛草虫,全以彩色渲 染,得徐崇嗣、赵吕没骨图法,饶有生趣孙隆花鸟画源于北宋徐崇嗣的设色没骨画法,又吸纳南宋梁楷、牧溪等水 墨写意画法,并且受到元代王讲、张中等的设色写意法影响,多种方法融会贯 通,形成了墨色兼具的没骨写意新方法另外,他画梅甚工,时称孙梅花,与 夏祀竹同价山水宗二米宣宗时的宫廷人物画家朱佐宇廷辅,江苏常熟人,偶作花鸟,风格近似孙 隆所绘《花鸟六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可知其受孙隆影响弘治年间的 郭诩宇仁弘,号清狂道人,江西泰和人,所作花鸟亦用没骨法,而笔墨更为放 纵,有《青蛙草蝶图 》(上海博物馆藏)存世1.2.3林良开派的水墨写意花鸟画林良(1416-1480),宇以善,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善画铺毛花卉, 取水墨为烟波出没,岛雁量陵容与之态,颇见清远,其放笔作水墨禽鸟树木, 道劲如草书「其着色花果铺毛,皆极精巧。
少时初为布政可奏役,布政使陈金假人名画,良从旁疵评,金怒欲拈之良自陈其能金试使备写,惊以为神 自此腾誉措绅间弘治时拜工部营缮所II,直仁智殿改锦衣卫百户与四明吕 纪先后供奉内廷林良的着色花果铺毛一类取法宋代”院体\但更多吸收南宋放纵简括的 画风,并受到浙派影响,融入草书笔法,以道劲纵逸、气势雄阔的笔墨来表达 或勇猛或野逸之生物林良花鸟画以水墨写意为多虽为水墨写意,但却并非 属于”逸笔草草“一类,其作所绘物象造型准确,在阔笔一抹之中却时有细笔 勾勒,放纵而不失法度,迅捷而不失沉稳,得神韵而不离形似,求野逸而不流 于粗俗林良花鸟画的追随者有其子林郊,学生邵节,以及瞿果、胡龄、韩旭、任 材等林郊,林良子也擅水墨铺毛曾在诏取天下画工时考试第一,授镇抚 直武英殿邵节,余姚人善画铺毛,尝从叔有良宦游至潮,学于林良,尽得 生趣盎然胡龄,善水墨禽鸟,宗林良韩旭,宇荆山,浙人善草虫,其铺 毛深学林良所作”花鸟如生,绘鸡雏图更得神尝笼诸禽,日夕盼视,索取 笔墨之外任材,兴化人善以水墨画禽鸟松竹,有 林良、夏祀、❷庭 章 之风「另有刘巢军学林良花鸟芦雁,技称精绝江宁人殷善,宇从善,所作 花木铺毛亦从林良、吕纪两派中来,渲染有致而神采独异。
宫廷外的画家王乾, 从其现存《双莺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来看,无论形体刻画、整体布局, 还是笔法和气势,都与林良同名作品相似王土,宇子毛,拓城人,寓居商丘 善花鸟竹石,多墨笔张庚游梁宋间曾见其《牡丹桃花图》、《竹木睡雅图》,” 结构不落时蹊,沉厚道媚,有林以善风格又见大幅墨竹,劲干俊叶,复出风 尘\并且根据张庚的观察,认为”士之涅没不彰者多矣,岂独一善画之王土 子毛也哉而继起的名家吕纪,据李开先记载,”凡(吕)纪所作,多 假书(林) 良名”总体上不及林良之名盛瞿果,宇柄元,号渔,常熟人,后寓澄江嗜洒落魄,能寺画花鸟明代水墨写意花鸟画由林良开派,其后之沈周、陈淳、徐渭等逐渐将写意画 法推向臻境,成为明代最为流行和最富成就的花鸟画表现形式1.2.4吕纪的兼工带写花鸟画吕纪(1477-?),宇廷振,一作廷孙,号乐愚,一作乐渔,部(今浙江宁 波)人为人谨厚,山水人物俱工,独以铺毛得名花鸟初学边文进馆于家, 使摩仿唐宋诸家名笔,始臻其妙:尝画雌鸡于壁,有生雄见之,谷谷绕其侧, 弗去弘治(1488/505)间与林良被征,同值仁智殿,为锦衣指挥使每承 制作画,立意进规孝宗尝曰”工执艺事以谏,吕纪有之。
其写风、鹤、孔 翠、鸳鸯之属,杂以花树株郁,灿灿夺目所作%殳色鲜丽,生意蔼然前与 宋元并肩,后无复能继踵大小屏幅,悉皆留心工致,故为后人所宗也「兼 作山水、人物,亦有法度吕纪入宫以前主要使用边文进的工笔设色画法,初至画院有受到林良水墨 写意画法的影响,后来遍备唐宋名画,集众家所长为一身,遂形成工写结合、 形神兼备的自家面貌,甚至于超过林良,创立了明代院体花鸟画的标准体格吕纪的追随者众多,其侄吕高、吕棠、吕远七,甥叶双石,学生萧增、刘 俊、胡镇等均师法于他,受他影响者还有殷善、殷借、殷宏、郑石、朱端、罗 素、唐志尹、胡毓奇等人吕高、吕棠”铺毛花石皆得家学“萧增宇益之, 官锦衣卫千户,师吕纪,工铺毛;佳者与师无辨”殷善宇从善,江宁人;花 木铺毛从林良、吕纪两派中来,渲染有致,而神采独异「其子殷借宇汝同, “能传其法幕殷宏,”工铺毛,在吕纪、边景昭之间-O罗素,进贤人:花鸟 设色师吕廷振”胡毓奇宇二韩,石门县库生:慧悟凤成,藻思层出鳥画花 竹铺毛兼得林良、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