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

上传人:亦*** 文档编号:217933658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 关于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工作总结 1、 工程区所在位置 2、 工程区农业资源情况 4、 工程区建设条件 区位优势十清楚显。交通条件非常优越,#公路、#河从#镇内腹部穿过南北长27华里,#公路从镇域的中部横穿东西长13华里,四通八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镇又是位于#市的较东部地区的家禽养殖重镇,东与陶破镇相靠,南有戴跨相邻,西与和垛接壤,北与昌还镇交界,辐射周边较多乡镇人气,财气比拟旺盛,区位优势十清楚显,因此#镇是开展优质种植业和无公害农业的有利区域。 根底设施初具规模。工程区内2.64万亩,虽有局部低产田和局部提水养殖,但灌、排、防等生产设施相对齐全,标准化

2、程度较高,种植条件很好,条田方整化面积较大,十分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 生态环境较好。工程区无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东临靖盐河,南靠蚌蜒河,西近唐港河,北有车路河,中有梓辛河、界河,水系条件十分优越,水质清淅,空气清洁,是开展稻鱼共作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理想区域。 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有丰富的农业种植、提水养殖,包括家禽养殖的多年历史经验,广阔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的新技术,有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农技、农机、水产、水务等主导职能部门均在工程区内。今年省下达实施的优质弱筋小麦工程建设就在该工程区内,并正在进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全省水稻机插秧的试点工作就在我镇进行,省长#亲

3、自来我镇视察和指导,插秧机达50台套,实施机插秧面积达1万亩以上。 建设的依据 土地治理、低产田改造是国家重点农业开发工程,#市是个农业大市,在全省及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农业的模式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亮点,改造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推动我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设的必要性 工程区内有 亩涝渍型和设施不够配套有低产田,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必须进行根底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从而提高这类低产田的综合生产力和抗御片段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质量,所以既是农业开展的需要,又是农产品市场竞争的需要,也

4、是农民增长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设计标准 工程区农业生产根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工程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工程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工程区有明显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并符合本地区农业开展的总体规划,采取综合措施,集中整治,连片开发。 工程区到达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 水利措施 灌溉工程:灌溉系统科学规划,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到达有关规划标准要求。 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

5、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建筑配套。 农业措施 农田工程: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 田间道路: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5m以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宽度3.5m以上。 土壤改进:通过农家肥的施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进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良种繁育与推广:工程区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100%,在有条件而又需要的工程区建立

6、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场和仑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 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根本实现机械化。 林业措施 工程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树进行植树造林。 人工造林苗林要到达二级以上的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到达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农田防护林建设,要到达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科技措施 农技效劳体系: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工程区农业效劳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效劳功能。 技术推广:在工程建设期间,推广一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平安、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工程区农业科

7、技进步奉献率与非工程相比,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 技术培训:做到在工程建设期间,对工程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是和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行政村有35名农业科技骨干,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 建设目标 工程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开展的原那么,通过实施农田根底设施建设来改造低产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形成地方特色,促进开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开展。 加强农田根底设施建设,通过田间建设实现农田标准化、方整化改造低产田,通过路、桥、渠、站、电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

8、械化作业水平。 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定型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态农业产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开展。 开展科技型龙头企业。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培植和建立一批与相适应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并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行订单生产、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发挥工程区示范带动功能。把工程区建成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为#及全省的农业开展提供经验。有效地带动区域性经济开展。 水利措施: 新建机耕桥 12 座; 新建小电灌站 25 座; 新建苏灌站 4 座; 新建硬质渠 0.48 km; 新配套小沟建筑特 186 个; 架设电

9、力线路 14 km; 新增100KV变压器 4 台套。 农业措施 全面条田方整化实现农田标准化 20xx0亩; 新筑机耕路砂石路面 5.5 km; 新增农业机械收割机10台,插秧机100台。 新建种子仓库 800 平方米。 林业措施:栽植防护林意杨 10万株。 培训措施:工程区根据季节特点,农事需要及时组织相关培训。 1、 投资概算: 本工程方案总投资850万元。 其中:水利措施 655.35 万元; 农业措施 160.1 万元; 林业措施 30 万元; 科技推广 3.25万元; 前期工作费 1.3万元。 2、 资金筹措: ,合计210万元)。 1、 经济效益: 通过土地治理,工程区建成后,2

10、.64万亩,产量产值将有显著提高。 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小麦100公斤,亩增收入75元,计增收 198万元;工程建成后,每亩可节约本钱 55元,计节本 145万元; 工程实施后,合计可增收 659万元,亩平 249 元,人均 319元。 2、 社会效益: 工程实施后,可年产弱筋小麦 600万公斤; 工程实施后,可年产优质稻谷 950万公斤; 工程实施后,主体高新技术普及率将达100%,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工程实施后,将促进我地无公害绿色农业迅猛开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工程实施后,能带动我地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开展,起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

11、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其他产业开展。 工程实施后,由于农田根底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防止一家一户灌水机械的重复投资,节约发能耗,节约用水,降低农本。砂石路面的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农副产品的运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 生态效益: 工程实施后,由于地面整治,改造低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措施、新技术,标准农业投入品质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状况。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开展。 1、 组织机构: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成立#20xx年度土地治理工程领导小组,由#市开发局,#镇及工程实施的相关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工程技术指导小组 (略) 2、 监督机制: 工程实施中,实行工程管理和资金管理别离,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建立工程内部相互监督机制,确保工程和资金管理正常运转。 3、 保障措施: 由工程管理部门与工程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细化建设目标、内容、标准,强化工程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