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应急供水工程(漕河段)工程运用及度汛方案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1.40KB
约15页
文档ID:217858191
应急供水工程(漕河段)工程运用及度汛方案_第1页
1/15

应急供水工程(漕河段)工程运用及度汛方案1工程概况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漕河段工程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境内,距保定市约30km, 距满城县城约10km,满城至易县公路与漕河渡槽交叉,交通比较便利漕河段地形复杂,漕河南约3km处有石牛山,主峰高程393. 5m左右过石牛山后地 形逐渐降低,在荆山村附近地形高程一般在55.0m左右荆山村东北有保满铁路和京广西 线公路穿过,铁路路基高程约51.2m,公路路而高程约46.7ni总干渠线路经过铁路、公 路后,进入漕河滩地交叉断面处河宽约1100m,其巾主槽宽约230m,河底最低高程42. Im, 交叉断而以上流域而积588km2o过漕河后紧接岗头山总干渠漕河附近渠段自石牛山南 至岗头山北,总干渠设计流量125m3/s,加大流量150m3/s,设计水位为67.275〜65.643m, 渠底高程62.775〜61.143m根据总体布置,总干渠穿过石牛山需开凿长2373m的吴庄隧 洞,线路走向基本正北,之后经过长2101. 7m的渠道,其间有大楼西南沟和大楼西沟两座 排水涵洞穿过,然后布置长度为2300m的漕河渡槽跨越马连川河和漕河,与漕河基本正交 过漕河后线路折向EN9建盘山渠,于岗头村西北开凿1800m隧洞穿越岗头山,该段渠线 总长约9319.7m,建筑物长度为6473m。

漕河段建筑物工程特性见表1-1,漕河段工程布 置见示意图1-1渠道工程、吴庄隧洞、岗头隧洞、漕河渡槽(含退水闸)建筑物级别为1级大楼西 南沟排水涵洞、大楼西沟排水涵洞的主体部位亦按1级建筑物设计,上下游连接段等次要 部位为3级表1-1 漕河段建筑物工程特性表序号工程名称建筑物级别过水特性建筑物尺寸 (孔数X宽X高)(in)长度(m) 1吴庄隧洞1级无压2X7.8X8.1523732土渠 段土渠1级底宽19.52101.7大楼西南沟排水 涵洞1级无压2X3.5X4.0大楼酗排水 涵洞1级无压2X2.4X2.43漕河渡槽1级无压3X6.0X5.423004石渠段1级无压底宽22.57455岗头隧洞段1级无压2X7.8X8.251800合计9319.7惠阳机石家左(380十202"蝕混出li李家左神星•294(378*40n^^<金口377+657100变压器石渠段382■荆山岗头.320土渠段300(373+495. 5)哥隧洞出口(374+072)寸口大楼西南沟 I扌非洪涵洞40054L 9・216375*357渡楷进I】大楼74+650)大楼西沟 排洪涵洞小楼100200玉山ss^/4/0 3”・5•//9・co——引江总干渠 铁路卄十堤防 公路@1-1 漕河段交叉工程位置示意图 2工程运用及管理漕河段工程是南水北调巾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石家庄至北拒马河段)的一段重要 工程,担负着向北京应急供水及总干渠全线贯通后向京、津、河北北部受水区输水的任务。

为确保工程运用安全可靠,充分发挥其输水效益,提出本工程的管理与运用方案2.1管理机构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管理机构统一设置、统一管理,本工程不单独设置2.2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漕河段工程管理范围由桩号(371+122.5)〜(380+202),总长9319.7m渠段内 包括吴庄隧洞、漕河渡槽、岗头隧洞、漕河退水闸、大楼西南沟排洪涵洞、大楼西沟排洪 涵洞、土渠段、石渠段等工程,另外还包括各种观测设施、通讯线路、电力设施、交通道 路、绿化林带及区域内的生活设施等各建筑物的工程管理范围为:吴庄隧洞和岗头隧洞为进、出口建筑物轮廓(截流沟)外211);漕河渡槽为沿总干渠 桩号375+357〜377+702区间,建筑物轮廓线以外50m;渠道的工程管理范围为渠道两侧 林带或截流沟外2m;左岸排水工程为建筑物轮廓线以外30m;退水闸为建筑物轮廓以外 50m,退水渠为渠道开口线以外30m工程管理范围以内的区域属于生产区,作为永久占地征收,但建筑物管理范围重叠部 分不计入征地范围各建筑物的工程保护范围为:隧洞工程为管理线以外200m及洞身中心线两侧各300m;漕河渡槽为建筑物管理线以 外100m;渠道工程为渠道管理线以外30ni;左岸排水工程为建筑物管理线以外30m;退水 闸为管理线以外100m,退水渠为管理线以外30臥总干渠工程的保护范围为环境保护划定的一级保护范围,工程保护范围内的土地不征 用,但禁止在该范围内进行采矿等有碍工程安全和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污染水质的各种活 动。

另外,一级保护区外延2km为准保护区,亦按该区的环境保护要求进行管理2.3工程管理运用本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管理运用方式执行统一的标 准1) 工程正常运用管理本工程采用“定水位”运行方式输水,即按照总干渠设计运行条件和自动控制方式, 渠道在小于设计流量情况下,均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节制闸、分水闸的闸门开启孔数和开 度,调节渠道及分水闸流量,保持闸前渠道及建筑物以正常水位运行大于设计流量的输 水情况,节制闸全开,按无节制条件下的正常水位运行大楼西南沟排水涵洞在不排水时,兼有交通功能,但不允许超标准车辆通过 定期进行工程观测、巡视、检查,做好观测记录和整理,并做好维修养护工作2) 工程检修管理隧洞工程为双洞线布设,只允许单洞进行检修检修时先关闭进口闸门,再关闭出口 闸门;检修完毕后,先小开度(每级开度0.3~0.5m)开启进口闸门,待洞内充水平压后 再开启岀口检修闸门管理人员对闸门及启闭机要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漕河渡槽检修时,操作顺序与隧洞基本相同,但中孔检修时,要求两边孔对称输水; 边孔检修时,要求两边孔同时停止输水,中孔可正常输水渠道水上部分损坏的部位应及时维修,水下部分利用停水期进行检查维修。

3) 汛期输水管理汛前要进行渠道堤防和建筑物的防汛检查和处理,并与地方政府联合组织防汛队伍, 做好防汛物资的准备工作总干渠左堤的设计洪水位作为防洪警戒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 渠堤段、退水闸要派专人巡视、防守对于漕河渡槽,河道行洪时,应加强观察,当渡槽基础的承台或桩基被洪水冲刷出露 后,应及时回填恢复3设计洪水及洪水位3.1水文气象漕河段地处河北省满城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 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时日短促,冬季寒冷干燥本流域以满城站为代表,据实测资料统计, 极端最低气温-23.4C,出现在1970年1月4日,极端最高气温40.4C,出现在1972年 6月10 00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711小时多年平均风速2.2m/s,最大风速18m/s,风向 为皿平均无霜冻期191天,霜冻一般始于10月22日,终于次年4月14 最大探土 深度66cm,稳定冻结初日最早为11月26 0,开始解冻日期最晚为3月4日多年平均 水而蒸发量1928mm (20cm 口径蒸发皿)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45mmo3.2设计洪水3.2.1漕河设计洪水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与漕河交叉断面以上流域面积588km2,其中龙门水库至交叉断 面区间面积为118 km2o交叉建筑物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 核。

龙门水库目前采用的设计洪水是1984年龙门水库管理处分析计算并经省水利厅审定 的成果因此本报告也采用原审定成果漕河龙门水库以下至交叉断面区间主要由漕河干流和右侧的支流马连川河组成,区间 总流域面积118km2o其中:漕河干流部分流域面积58km2,河长11.0km,河底纵坡4.01 %马连川河至交叉断面以上流域面积60km2,河长14.5km,河底纵坡6.70%该支流 于交叉断面下游附近汇入漕河干流因漕河交叉工程为高架渡槽,同时穿越马连川河和漕 河干流,且两河主槽在交叉断面处相隔仅lkm,高标准时两河洪水将混合在一起因此将 马连川河纳入漕河区间,作为漕河区间的一部分进行设计洪水分析计算其中马连川小 (一)型水库因防洪库容很小,未考虑其调蓄作用鉴于马连川河和漕河干流两部分流域面积相近,流域特征相似,难以分出主次,因此, 漕河区间设计洪水分为两部分分别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将马连川河和漕河干流部分计算 的设计洪峰直接相加,作为漕河区间设计洪峰流量漕河区间各时段设计洪量以同时段径 流深乘以流域而积求得漕河区间设计洪水过程线以龙门水库“63.8”洪水为典型,采用 洪峰、洪量同频率控制放大交叉断而天然设计洪峰流量利用横山岭水库设计洪水按而积比法进行计算。

设计洪量 由同时段径流深乘以流域而积推求由于龙门水库具有洪水调蓄作用,为此在计算交叉断面设计洪水时考虑了水库设计、 区间相应和区间设计、水库相应两套组合方案,并取区间设计、水库相应的不利组合成果 作为交叉断而设计洪水取用成果漕河设计洪水成果见表3-1表3-1漕河交叉断面设计洪水成果表项目不同重现期设计值300年100年50年20年10年5年Qm (m3/s)5885449436401390880464W3d (亿3.582.571.981.230.750.353.2.2左岸排水建筑物设计洪水本标段共计有两条小型交叉河沟,两条小河沟的汇水流域均处在太行山迎风区,亦 是暴雨多发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与大型河道相比较, 所不同的是这些小河沟纵横交错,无序可循,降水量在年际、年内变化更加明显,河道径 流以汛期暴雨为主,平时干涸无水,汇流时间较短,常出现降雨即产流的现象小型交叉河沟域特征值见表3-2表3-2本标段小型交叉河沟流域特征值表序号河沟名称测量桩号流域面积 (km2)主河道长度 (km)主河道坡度 (%o)1大楼西南沟(374+075)3.443.0126 2 大楼西沟 (374+650) 1.56 1.44 40.1左岸排水交叉河道集水面积均小于20km2且无实测流量资料,故通过暴雨途径采用推理公式法推求设计洪水。

左岸排水设计洪水成果见表3-3o表3-3本标段左岸排水建筑物设计洪水成果表序号建筑物名称项目不同重现期设计值200年100年50年20年10年5年1大楼西南沟 排水涵洞Qm (m3/s)145125106744725W(73 m3)1641341046744252大楼西沟 排水涵洞Qm (m3/s)827162493717W(73 m3)7461473120113.3设计洪水位3.3.1漕河设计洪水位根据漕河交义断面附近河槽特征、河床质组成及其植被情况,参考有关资料确定主槽 糙率为0.03,滩地糙率为0.06o按以上选用糙率利用恒定非均匀流能量守恒方程式,由下 游向上游逐段推算水位,最终得出整个河段的水面线,得漕河现状河道交叉断面水位〜流 量关系漕河布置渡槽后设计洪水位采用《中国工程师手册》水利类(上)中提供的Aubisson 公式计算漕河设计洪水位成果见表3-4表3-4 漕河设计洪水位成果表项目单位不同重现期设计值300年100年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