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与我国供给侧改革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7760171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与我国供给侧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与我国供给侧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与我国供给侧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与我国供给侧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与我国供给侧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与我国供给侧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与我国供给侧改革(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与我国供给侧改革 摘要我国的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衡,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如制造业产能过剩,但其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滞后;生和生需求旺盛,但是供给严重不足。从产业发展视角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供给侧改革、的供给侧改革、先进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和现代农业的供给侧改革。进一步从要素投入视角分析了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土地和自然资源要素、制度和创新要素等方面的供给侧改革。我国需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市场与要素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均衡发展。关键词产业发展;要素投入;供给侧;供给侧改革 F121 A1007-8487(2016)06-0033-07一、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2015年

2、春节,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一文被国内各大新闻媒体大量转载,内容是中国游客春节期间在日本疯狂抢购马桶盖,导致马桶盖断货。除了马桶盖,遭到中国游客抢购的还有电饭煲、电吹风、陶瓷菜刀等。2012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国际旅游消费大国,海外旅游消费额突破1020亿美元,其中,仅春节期间的奢侈品消费就达到72亿美元。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异常强烈,他们购买商品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能用”,而是要“好用”“耐用”,并且还能“享受”。但是,中国本土的商品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出台解放生产力的增加供给政策,“卖方市场”迅速转变为“买方市场”,但是,其核心优势仍是低廉的土地、税收、

3、人力等成本。然而,随着人口红利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也带来了大量的“产能过剩”,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的需求和供给结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的扩大内需政策主要是下调存贷款利率、增加政府投资等,增加的是投资需求,我国的投资率从1979年的36.1%上升到2010年的48.6%;相反,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从1979年的64.4%下降到2010年的47.4%。我国工业投资需求的增加,带来了产能大量过剩问题,如煤炭、钢铁、水泥、冶金等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与此同时,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相对滞后。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富

4、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耐用品消费需求和城镇化投资需求大量增加,但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的教育、旅游、医疗、体育、文化、健康、家政、体育等生有着旺盛的市场需求,但是市场供给相对不足。此外,我国制造业对生有着强烈需求,但是,我国生缺乏有效供给,导致我国制造业的生入严重不足1。改革开放后,我国利用廉价的低端要素供给,吸引大量外商直接投资,发展加工贸易,形成了“为出口而进口”的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然而,在这种加工贸易模式下,我国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被俘获”的地位。同时,我国出口的产品基本上是电子产品、服装、鞋帽、玩具等附加值比较低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基本上是核心零部件和高端机器设备,如集成电路

5、设备、医院高端医疗设备、核电设备等。“为出口而进口”的贸易模式,还挤压了我国本土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空间和技术能力,割裂了生与本土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而导致我国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能力的落后。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中国制造2025将重点发展领域锁定在包括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农业机械装备等,都是装备制造业。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已经开始从需求侧管理向供给侧管理转变。从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变,并不是说国家的宏观调控不再注重需求,而是强调“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需求侧管理注重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构成的总需求,强调短期经济总量增长;供给侧管

6、理注重长期要素利用效率和产业结构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需求侧管理注重政策导向决定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的规模产出,强调市场需求被动创造供给;供给侧管理侧重市场主导型的人力资本、创新驱动等带来的效率提升,强调市场供给主动创造需求。需求侧管理注重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的招商引资,强调政府宏观调控中“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供给侧管理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简政放权,打破垄断,强调宏观调控中“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二、产业发展视角的供给侧改革(一)产能过剩行业的供给侧改革长期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侧重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通过刺激消费来扩大内需,短期内有效地提升了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地方政府在国家政策引

7、导下,制定地方产业政策或产业规划,甚至直接干预企业的投资计划。在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下,少数“优势”产业得到政府过度投资,从而出现过剩;产能过剩出现后,政府的“父爱主义”对过剩行业又过度保护,由此出现大量“僵尸企业”。我国的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的制造业领域,如我国的煤炭行业、石化行业、钢铁行业等。在我国出现产能过剩的12个制造行业领域中,重工业占85%,并且产能过剩范围在逐渐扩大,甚至国家政策支持的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2。中央曾经多次出台政策防范和治理产能过剩,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抵触情绪严重,效果不尽如人意。产能过剩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了巨大风险,产能过剩行业的“僵

8、尸企业”长期依赖政府补贴和救助,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如果任其发展,极有可能引发金融动荡3。产能过剩会导致企业亏损倒闭,大量工人失业,进而导致经济波动加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能过剩具有“自愈机制”。但是,我国的市场体制还不完善,产能过剩行业大多与政府产业政策相关,政策性补贴带来产能过剩行业的要素市场扭曲。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僵尸企业”多是国有企业,长期亏损,基本上是靠政府补贴维持生存,如果放弃“僵尸企业”,就会带来大量银行坏账和国有资产损失,并造成大量工人失业。 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淘汰“僵尸企业”,有效化解产能过剩。首先,要助推产能过剩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

9、产能过剩企业要开发国际市场投资机会,构建国际营销网络,优化配置现有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到欠发达国家投资设厂,向欠发达国家输送过剩产能。其次,要建立“僵尸企业”市场化退出机制。“僵尸企业”可以通过兼并重组、关闭破产、产权转让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清理“僵尸企业”有可能会带来大量工人失业和银行坏账,因此,政府需要在“僵尸企业”资产处理、失业人员社会保障及再就业等方面做好相应的配套措施。再次,要理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长期以来,地方政府为扶持和补贴“僵尸企业”,投入了大量财政资源,政府的“父爱主义”干预导致了“僵尸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更加剧了产能过剩。因此,政府要转变行政职能,创建良好的市场体系,实施

10、产业负面清单管理,并加强监(二)的供给侧改革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带来了制造业产能过剩,虽然国家也出台了大量扩大内需政策,但是,基于制造业的内需市场空间不大,而具有很强的内需提升潜力,因此,急需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当前,发展相对滞后,2014年比重为482%,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与相对,其本质是的现代化。伴随着现代信息通讯技术而发展,其商业模式、管理方式有别于。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和改造,具有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密集、附加值高、耗能低、无污染等特征。但是,当前仍以为主,整体水平较低,其科技和人才等高级要素支撑力度不够,制约了我国的发展。在中,无论是生还是生,都具有强大的市场需求,但市场供给不

11、足,市场潜力巨大。如旅游、养老、教育、医疗、家政等生市场需求异常强烈,但供给严重不足,引发消费者的强烈不满。生是为商品生供中间投入的行业4,包括创意设计、物流与供。生以制造业为母体,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逐渐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然而,我国制造业对生的中间需求很旺盛,制造业的生入却严重不足。发达国家的生提供中间投入,而我国的生要是为制造业提供中间投入5。生可以为居民提供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可以促进消费升级,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但是,当前我国高品质的生给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我国的供给侧改革,首先,要转变重视制造业、的观念。要逐步放宽或消除的市场进入壁垒,引导民间资本或外资进

12、入发展领域。政府可以通过负面清单管理,限制某些行业或领域不能进入,其他的领域都可以有条件进入,并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充分竞争。其次,要发展的政策性歧视。例如,中国制造业采用“增值税”征税方采用营业税征税方式,税基增用地、用水与制造业用地、用水成本差别过融资由于缺乏相应抵押,导致融资成本过高等。最后,要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基本都投向了制造业,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滞后,例如,缺乏高技术含量的实验设备和器材等。需要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作支撑,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降低交易成本,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规范和完善良好的市场秩序,保证供给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3、三)先进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我国传统制造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需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等方式进行供给侧改革。但是,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主要是低层次产品和产业的过剩,我国制造业中的高层次产品和产业仍然需求强烈,如我国粗钢行业产能大量过剩,但特钢却需要大量进口。我国的消费品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但消费者仍然到日本购买马桶盖、电饭煲、吹风机等。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迅速,但制造业中的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都需要进口。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和劳动生产率都远低于发达国家,其中,我国先进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20,而且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部分先进制造业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4、2014年我国高科技产品出口已位居亚洲第一。然而,我国先进制造业仍然没有摆脱“为出口而进口”的代工模式。而且我国先进制造业生产所需要投入的成套机器设备和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例如,我国的国产大飞机C919的发动机仍然依赖进口。先进制造业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大量生入,而不是来源于加工过程。生可以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嵌入到先进制造业中,提升其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但当前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生融合程度不够,抑制了我国先进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先进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其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大量生投入。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模式割裂了先进制造业与生的关联效应,使我国

15、先进制造业缺乏“心脏”和“脑袋”。我国先进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需要提升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促进生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首先,要提升我国生与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我国先进制造业对生有大量需求,但先进制造业在国内往往找不到合适的生供商,从而导致先进制造业的生入很低。其次,要促进生的自主创新。生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在关键领域要建立知识产权体系并形成行业技术标准。通过生业的自主创新,增强其产业转化能力,从而塑造生业的核心竞争力。再次,要加强跨区域产业分工与融合。生与先进制造业存在区域协同定位效应6,区域之间要降低行政壁垒,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实现产业之间的跨区域融合。 (四)现代农业的供给侧改革欠发达国家的出路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