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私立实验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17740275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9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私立实验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福建省莆田市私立实验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私立实验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私立实验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市私立实验中学2021年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读下面的气候资料,回答41-43题:地点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A气温24242628292827272727272526降水333330465617351267561031793B气温-13-103.44.49.313.519.520.116.49.4-1-114.2降水10.5522477181135169112572412739C气温3.13.87.210.31417.11918.515.911.16.84.110.9降水5443323852505562514950495854

2、1表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42表中B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C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D终年受西风带控制43表中C地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 A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 B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C南北纬4060的大陆东岸 D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参考答案:41.C 42.A 43.D2.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水、净水,需要时将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谖的道路绿化

3、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36. 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防风固沙绿化带面积大,缓解城市内涝裸露地面铺设砾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下四式绿化带易造成城市内涝A. B. C. D. 37.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显著的是调节地表径流调节水汽输送增加大气降水增加下渗A. B. C. D. 参考答案:36. C 37. D【分析】城市绿化带面积大,下渗多,不易发生城市内涝。裸露地面铺设砾石,沙尘不易被风吹不起,水土流失少。“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蓄水,在需要时释放水,改变了地表径流环节,有利于下渗。36.防风林的主要作

4、用是防风固沙,错。绿化带面积大,下渗多,不易发生城市内涝,对。裸露地面铺设砾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对。下凹式绿化带不易造成城市内涝,错。37.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蓄水,有利于增加下渗,对。在需要时释放水,这种能调节地表径流,对。不能调节水汽输送、不能增加大气降水,、错。3.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划分为:A.日冕、色球、光球 B.光球、色球、日冕 C.色球、光球、日冕 D.光球、日冕、色球参考答案:B4. 岩石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B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C喷出岩、侵人岩、沉积岩 D花岗岩、岩浆岩、大理岩 参考答案:A5.

5、一架飞机于上海时间10月1日17时由我国上海(东8区)飞往美国旧金山(西8区),历时14小时,到达目的地,当地的时间是A10月2日15时 B10月2日3时 C10月1日15时 D10月1日3时参考答案:C6. 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形态,下列属于趋利避害的是()荷兰人民围海造田 澳门人民填海造陆湖南人民围湖造田 在坡度大的山体上修建梯田A. B. C. D. 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荷兰的围海造田、澳门人民填海造陆,都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进行的,利大于弊。而围湖造田,破坏了湿地环境,降低了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在坡度大的山体上修建梯田,易加剧水土流失。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不同的人类活动对地

6、表形态的影响,进而分析地表形态的改变对生态环境的有利或不利影响即可判断。7. 读图2“不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趋势示意图”。完成6、7题。 图26. 符合图中所示人口流动趋势的国家和地区是A. 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 B.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C. 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 D.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7. 引发图中所示的城市人口流动,最主要的动机是A. 政治因素 B. 环境因素C. 经济因素 D. 文化因素参考答案:6.D 7.C8.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 生物的形成 B. 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 煤、石油的形成 D. 火山的喷发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生物的形成、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7、煤炭、石油的形成都与太阳辐射有关,而火山喷发是地球内能的释放,与太阳辐射无关,故选D。9. 2008年12月28日,中国赴亚丁湾、索马里舰艇编队驶离南海,踏上穿越马六甲海峡的征程。读有关资料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一 图二(1)出发时,地球的轨道位置最靠近图二的 (代码)位置。此时地球公转到 (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2)此时,全球昼夜分布情况大致与图三中的 图相符合。 甲 乙 丙 图三 图三中杭州昼长时间按长到短的顺序排列依次是 。(3)当地球位于图二轨道处时,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太阳直射点正向 (南、北)移动。(4)当地球位于图二轨道处附近时,地中海沿岸地区气候特点是 。(

8、5)此时我国开往亚丁湾打击索马里海盗的的军舰沿途的情况是 (填字母)A、逆风逆水 B、顺风顺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6)图三丙图中AB线是_(晨或昏)线,此时C点的时刻_点。参考答案:(1) 近日点(2)丙 甲乙丙(3)0 南(4)炎热干燥(5)B(6)昏 12:0010. 有关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因素历来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B社会经济因素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起主要作用C交通和通信发展,加强了人类地域间的联系,减少了人口迁移数量D文化教育越落后,人口自发迁移的数量越多参考答案:B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

9、个人动机和需求等。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社会经济因素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起主要作用;自然因素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是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文化教育越落后,人口自发迁移的数量越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11. 陕西某农户通过引进食用菌和蔬菜栽培技术建起了7个塑料大棚,变冬闲为冬忙。在大棚里生产蘑菇和只有春夏才能生长的蔬菜。据此回答第3一4题:3.塑料大棚主要改善了作物生长的哪种条件? ( )A. 热量 B. 水分 C. 土壤 D. 光照4上述材料说明,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 )A. 改变耕作方式 B. 加大科技的投入C. 加大劳动力投入 D. 增加化肥的使用 参考答

10、案:A B12.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全流域的大水灾,为准确了解灾害,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据此完成3335题。33要准确勘探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监测长江水位宜采用( )A人工拍摄 B遥感技术 C全球定位系统 D多媒体技术34同是遥感图像,飞机图像清晰度高,主要因为 ( )A飞机上的传感器更为先进 B飞机的高度远小于卫星,受云量阻隔小C飞机上的图像比例大 D飞机上的相片质量优越35要准确快捷统计测算出各地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 )A传感器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技术参考答案:B C B13. 下列外力作用在月球表面存在的是A. 侵蚀 B. 风化 C. 搬运

11、 D. 沉积参考答案:B 14. 下图为“马太效应”示意图。“马太效应”指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占世界人口1%的富人掌握着世界上35%的财富。下列关于“马太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马太效应”会提高人类的平均生活水平B“马太效应”会降低现有资源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C富国有义务在环境问题中承担更多的责任D全球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越强,贫困群体的生活越艰难参考答案:A15. 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 合理利用地下水B. 鼓励购买小轿车C. 使用一次性筷子D. 使用剧毒农药参考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详解】合理利用地下水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鼓励购买小轿车,加重污染,B不

12、符合。使用一次性筷子易造成生态破坏,C不符合。使用剧毒农药易造成环境污染,D不符合。故选A。16. 右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根据岩石的相互关系,图中A、B、C、D、E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从新到老)为A、ABCDE B、CBDEA C、CDEAB D、DEABC参考答案:C17. 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处的地质构造是向斜 B图中B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 C地层C的物质来源是河流的泥沙沉积 DD河水常年受地下潜水补给 参考答案:C解析:从图中岩层特征看,A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B处的地质构造是向斜;D为地上河,应补给地下潜水。C地层应为河流的泥沙沉积。 18. 普通大棚只包括玻璃顶、砖墙两个基本结构。下图示意某家庭农场设计的改进型大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 大棚农业中,大棚的主要作用是改善A. 水分条件B. 热量条件C. 光照条件D. 土壤肥力24. 与普通大棚相比,改进型大棚的优势在于A. 水资源利用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