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城郊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17740153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莆田市城郊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省莆田市城郊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城郊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城郊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市城郊中学2021年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08安徽信息卷)五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最高正化合价及负化合价见下表:元素代号LMQRT原子半径01600089014301020074化合价+2+2+3+6,-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L、M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大小为:L BQ、T两元素间可形成两性化合物 CR、T两元素形成氢化物分子的沸点高低为: DL、R两元素的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可能相等参考答案:答案:B2. 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去测定某溶液的pH值,测

2、得该溶液的pH值结果将会()A偏高 B偏低C不变 D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参考答案:D解析:此题中pH试纸已经用蒸馏水湿润,稀释了待测溶液,而溶液本身的酸碱性不确定,若溶液为酸性,经蒸馏水稀释后,所测pH要增大,若溶液为碱性,经蒸馏水稀释后,所测pH要减小,若溶液为中性,经蒸馏水稀释后,所测pH要不变所以无法确定pH是偏大还是偏小,故选:D3.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的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参考答案:D略4. 曾经因为闹得沸沸扬扬的毒奶

3、粉事件,三聚氰胺C3H6N6可算是臭名远扬,与三聚氰胺相似,三聚氰酸分子C3N3(OH)3中也氮元素的含量也较高,因而某些不法生产商也将其加入奶制品中以提高蛋白质含量。在工业上三聚氰酸C3N3(OH)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也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其反应原理为: C3N3(OH)3 3HNCO; 8HNCO+6NO2 7N2+8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3N3(OH)3与HNCO为同系物 B反应中HNCO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反应中NO2是氧化剂 D反应中CO2是氧化产物参考答案:C略5. 某MgCl2溶液的密度为1.18g/cm3,其中Mg2+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

4、,300mL该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A.0.37mol B.0.63mol C.0.74mol D.1.5mol参考答案:D略6. 右图是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A用H2O2溶液与MnO2制取O2B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C用生石灰和浓氨水制取NH3D用铜片与浓硫酸制取SO2参考答案:A略7.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 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 NN放出942KJ,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与N2互为

5、同位素C. 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 D. 1mol N4气体转变为N2将吸收882kJ热量参考答案:C【Ks5u解析】A. N4是由氮原子构成的单质,错误;B.同位素研究的微粒是原子,它们都是分子,错误;C. N4与N2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D. 1mol N4气体转变为N2的能量变化为6167-2942=-882,放出882kJ热量,错误;选C。8. 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影响产生H2的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盐酸的浓度;镁条的表面积;溶液的温度;Cl的浓度。A B C D参考答案:C略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燃烧消耗的氧气不

6、相等B淀粉、纤维素、蔗糖、纤维二糖等水解后的产物中全部都有葡萄糖C同位素示踪法是研究化学反应历程的手段之一,红外光谱法可用于研究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和滴定法不能用于测量盐类物质溶液的浓度D石油裂化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参考答案:B略10. 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 18.5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pH=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B 气体A中SO2与H2的体积比为41C 反应中共消耗Zn97.5gD 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mol 答:参考答案:B略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0.1

7、 mol/L 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BAl3、NO3 、Cl、CO32 、Na可大量共存于pH=2的溶液中C乙醇和乙酸都能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2SO4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参考答案:A12. 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石墨) + O2(g) = CO2(g) H = -393.51kJ mol-1C(金刚石) + O2(g) = CO2(g) H = -395.41kJ 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

8、金刚石的高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参考答案:答案:A13. 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晶体是 ()A. CH3COOH B. NaOH C. CaO2 D. Mg3N2 参考答案:答案:C14.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2H2OCO32CCu与浓硝酸反应制NO2:Cu+4HNO3(浓)Cu2+2NO3+2NO2+2H2OD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32+ CO2

9、+H2O =H2SiO3+ CO32参考答案:B【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 【答案解析】B 解析A电荷不守恒,错误;B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CaCO32H2OCO32,正确;C浓硝酸中硝酸是强电解质,应写成离子符号,错误; D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应生成碳酸氢钠,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要注意的问题:电荷要守恒,当反应物过量时产物的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区分,是常见的题型,难度不大。15. 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在下列假设(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选项是 ( ) A探究SO2

10、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B探究Na与水的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O2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以Cl2,酚酞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9分) 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探究过程(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人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2)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

11、,加热,充分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先用 (选填序号)。a铁粉和KSCN溶液 b酸性溶液 c浓氨水 dKSCN溶液和氯水 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g。由于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参考答案:(1)铁钉表面被钝化(或其他合理答案)(2)b 66.7%(或其他合理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12、。 A、F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等于其周期序数,F原子的电子层数是A的3倍;B原子核外电子分处3个不同能级,且每个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相同;A与C形成的最简单分子为三角锥形;D原子p轨道上成对电子数等于未成对电子数;E原子核外每个原子轨道上的电子都已成对,E电负性小于F。写出B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A、C形成的最简单分子极易溶于水,其主要原因是 ;与该最简单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为 。比较E、F的第一电离能:E F(选填“”或“”)。BD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的晶胞如下图所示。该晶体的类型属于 (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或“金属”)晶体,该晶体中B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参考答案:略1

13、8.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模拟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杂质为铁及铜的化合物等)制备高纯碳酸锰,过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缓慢向烧瓶中(见右图)通入过量混合气进行“浸锰”操作,主要反应原理为:SO2+ H2O = H2SO3MnO2+ H2SO3 = MnSO4+ H2O(铁浸出后,过量的SO2 会将Fe3+还原为Fe2+) 向“浸锰”结束后的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纯MnO2粉末。 再用Na2CO3溶液调节pH为3.5左右,过滤。 调节滤液pH为6.57.2 ,加入NH4HCO3 ,有浅红色的沉淀生成,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高纯碳酸锰。回答:(1)“浸锰”反应中往往有副产物MnS2O6 的生成,温度对“浸锰”反应的影响如下图,为减少MnS2O6 的生成,“浸锰”的适宜温度是 。(2)查阅表1,中调p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