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长阳铺镇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17734365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长阳铺镇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南省邵阳市长阳铺镇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长阳铺镇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长阳铺镇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邵阳市长阳铺镇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719题。我有一个姑妈,住在河那边的村庄里,许多年前的那些个冬天,我们兄弟几个常手牵手走过封冻的河去看望她。每次临别前,姑妈总要说一句:天热了让你妈过来喧喧。 姑妈年老多病,她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春天来临。 一个人老的时候,是那么渴望春天的来临。尽管春天来了她没有一片要抽芽的叶子,没有半瓣要开放的花朵。春天只是来到大地上,来到别人的生命中。但她还是渴望春天,她害怕寒冷。 我一直没有忘记姑妈的这句话,也不只一次地把它转告给母亲。

2、母亲只是望望我,又忙着做她的活。母亲不是一个人在过冬,她有五六个没长大的孩子,她要拉扯着他们度过冬天,不让一个孩子受冷。她和姑妈一样期盼着春天。 天热了,母亲会带着我们,趟过河,到对岸的村子里看望姑妈。姑妈也会走出蜗居冬的土屋,在院子里晒着暖暖的太阳和我们说说笑笑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一直没有等到这个春天。好像姑妈那句话中的“天”一直没有热。 姑妈死在几年后的一个冬天。我回家过年,记得是大年初四,我陪着母亲沿一条即将解冻的马路往回走。母亲在那段路上告诉我姑妈去世的事。她说:“你姑妈死掉了。” 母亲说得那么平淡,像在说一件跟死亡无关的事情。 “咋死的?”我似乎问得更平淡。 母亲没有直接回答我。她只是

3、说:“你大哥和你弟弟过去帮助料理了后事。” 此后的好一阵,我们再没说这事,只顾静静地走路。快到家门口时,母亲说了句:“天热了。” 17作者说姑妈“她怕寒冷”,这“寒冷”有几层含义?(4分)18请对“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春天来临”这句话中“偎”和“抱”作简要赏析。(4分)19“快到家门口时,母亲说了句:天热了。”这句话包含了母亲怎样的感情?(4分)参考答案:17作者说姑妈“她怕寒冷”,这“寒冷”有几层含义?(4分)答:(1)自然界的寒冷:姑妈的故事发生在寒风吹彻的冬天。(2)心绪的冬天:步入生命冬天的姑妈,总担心自己过不了冬天,这是来自生命终点的恐惧,是对无法逃避

4、的衰老与死亡的无奈。(每点2分。)18请对“天一冷她便足不出户,偎在一间矮土屋里,抱着火炉,等待春天来临”这句话中“偎”和“抱”作简要赏析。(4分)答: “偎”字传神地写出了姑妈年老的孤独,无人相伴,只有一间矮土屋。“抱”字反衬出姑妈所感受的寒冷十分强烈,不管是冬的寒冷还是内心的寒冷,都让姑妈饱受煎熬。(每点2分。)19“快到家门口时,母亲说了句:天热了。”这句话包含了母亲怎样的感情?(4分)答:这是悲苦者的自嘲,姑妈在世时,常让母亲天热了过去暄暄,但母亲迫于生存的压力,无暇顾及;2分。而姑妈只能孤独的生活,孤独的死去,母亲这一句“天热了”,正表达了母亲对姑妈的愧疚和怀念,也表现了贫寒者对残酷

5、现实的无奈。2分。2. 论述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孝与廉肖群忠孝与廉首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德目。孝,就是子女善事父母亲祖的伦理义务与伦理行为的称谓。而廉则是官员克己奉公、廉洁不贪的道德义务与品德。这是分别处理家庭家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的两种不同的道德。孝与廉是相互支持的关系。第一,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也是廉德的基础。在中国古人看来,孝是为人第一德,是诸种道德的基础。在家能孝亲,在朝必能忠君。廉实际上是为宫之人对公共财物的道德态度,它实际上体现为对君主、国家的忠诚之德。在孝德泛化的社会条件下,认为求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人有孝德就会有别的一切道德,有孝德就必然有廉

6、德。孝经诸侯章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这里的“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具有廉德内涵,也被看作是诸侯之孝,如果不具备这种廉德,不能长守富贵,是对祖先的不孝。第二,不辱其亲的孝道责任感使人产生清廉为官的责任意识。在中国古代,孝亲不仅是能赡养父母,而且要主身扬名,以显父母,起码也不能做辱没父母的事。中国古人的道德责任感产生于对父母亲祖的责任感,认为做了好事,成了功名能够光宗耀祖,相反做了坏事,就会辱没父母亲祖和门风家风。因此,一个守孝的人必然要在为官的过程中自觉遵守清勤慎德的为官道德,绝不能做贪赃枉法之事,受牢狱之灾辱没先祖。这种孝

7、道责任感成了某些官员得以廉洁自律的精神动因。第三,廉才能保证行孝。一个人在古代中国能为官,已经是有出息有成就的人,但是权力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风险,如果一个官员不能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在财利与权力面前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当官又要谋财,那势必就会成为一名贪官,轻则被贬,重则受刑甚至丢命,这样肯定不能顾及父母之养,而且辱没家门家风,而成为不孝之逆子。因此,廉洁,不仅能保证官员长守富贵,一生平安,而且还能保证官员行孝,做到“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孝与廉在中国古代虽有上述一致与相互支持之处,但它毕竟是属于处理家庭私人关系与国家政治关系的两种不同道德,而且其道德主体也是两种人伦角色即孝子与廉吏,或者说前

8、者是对为人子者的要求,后者是对为人臣或拥有一定公众权利的人的要求。在中国古代两者的统一性之所以被看重,是因为社会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在汉代实现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孝被全面泛化,当作一切道德的代名词,似乎有了孝,人就会有一切道德。不可否认,这种思维在中国古代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观性。但是,孝与廉毕竟是两种不同领域的道德,本身是有差异的,随着家国一体的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公民社会的形成,随着传统文化与孝道影响的衰落,随着现代社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日益区隔,我们更要充分看到孝与廉的差异和不同,在继承优秀传统道德资源时,既要充分肯定但又不要盲目夸大孝文化在加强干部廉政与廉德建设中的作用。以为只要干

9、部能孝其亲就必然会廉洁奉公,这种想法是简单化的,缺乏深入分析的。(选自2013年1月21日光明日报,有删节)19下列对于孝与廉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是廉德的基础,在孝德泛化的社会条件下,人们通常认为有孝德就必然有廉德。B孝可以使人产生清廉为官的责任意识,使人们在为官时都会自觉遵守清勤慎德的为官道德。C廉能保证行孝,具备廉德能保证官员长守富贵,反之则有可能辱没父母亲祖和门风家风。D孝与廉在中国古代是相互支持的关系,但毕竟是两种不同领域的道德,本身是有差异的。20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孝与廉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德目,是分别处理国家关系与家庭家族关系的两种不同道德

10、。B廉是官员克己奉公、廉洁不贪的道德义务与品德,这种廉德促成了对父母亲祖的责任感。C在中国古代,一个人能为官就已经是有成就的人,就定能够光宗耀祖,也是孝亲的表现。D有的人认为官员只要能孝顺父母就一定会廉洁奉公,这种想法夸大了孝文化的作用。2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孝德泛化的社会条件下,孝被认为是为人第一德,一个人在家能孝亲,在朝必能忠君。B中国古代那些廉吏一生清廉为官,不做贪赃枉法之事,是因为他们担心受牢狱之灾而辱没先祖。C古代中国社会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所以在中国古代更看重孝与廉这两者的统一性。D中国古代的孝文化作为优秀传统道德资源,对当前加强干部

11、廉政与廉德建设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参考答案:19.B“使人们在为官时都会自觉遵守清勤慎德的为官道德”以偏概全。20.D【解析】A项,“国家关系”与“家庭家族关系”顺序颠倒。B项,应是“孝道责任感促成廉德”。C项,“定能够光宗耀祖”表述过于绝对。 21.B【解析】强加因果。【解析】略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

12、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 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 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 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 词汇”构成

13、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中国建筑的特征1.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什么?请用一个单句表述出来。2.“中国建筑的词汇”,其中的“词汇”是什么意思?3. 在行文过程中谈“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 大文章”“ 小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了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

14、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中国建筑的规则和惯例。2.“中国建筑的词汇”,其中的“词汇”是建筑的零部件,如琉璃瓦、斗拱。3.在行文过程中谈“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大文章”“ 小品”,运用了比喻说明的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读者更方便地了解关于建筑的知识。1.解题时注意筛选关键信息:“ 这种 词汇和 文法到底是什么呢?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

15、总结。”还要注意单句的限制。2.解题时应思考:“词汇”是构成文章的小部件,那么,构成建筑物的小部件是什么呢?3.这是一篇谈中国建筑特征的文章,谈建筑以外的东西也是为了说明建筑。解题时,应沿着这个思路思考。【解析】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叶向高,字进卿,福清人。父朝荣,养利知州。向高甫妊,母避倭难,生道旁败厕中。数濒死,辄有神相之。举万历十一年进士,三十五年,向高入朝,明年,首辅赓卒,次辅廷机以人言久杜门,向高遂独相。当是时,帝在位日久,倦勤,朝事多废弛,大僚或空署,士大夫推择迁转之命往往不下,上下乖隔甚。廷臣部党势渐成,而中官榷税、开矿,大为民害。帝又宠郑贵妃,福王不肯之国。向高用宿望居相位,忧国奉公,每事执争效忠荩。帝心重向高,体貌优厚,然其言大抵格不用,所救正十二三而已。锦衣百户王曰乾者,京师奸人也,入皇城放炮上疏,讦奏郑妃内侍姜严山与学等及妖人王三诏用厌胜术诅咒皇太后、皇太子死,拥立福王。帝震怒,绕殿行半日。内侍即跪上向高奏。奏言:“此事大类往年妖书,陛下当静处之,稍张皇,则中外大扰。”帝读竟太息曰:“吾父子兄弟全矣。”叶向高再入相事冲主不能謇直如神宗时然犹数有匡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