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H****H 文档编号:217597271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3-2014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3-2014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3-2014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2014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河北省邯郸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诗歌默写( 10 分)【小题 1】正入万山圈子里, 。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小题 2】争渡,争渡, 。 (李清照如梦令 )【小题 3】_,似曾相识燕归来。 。 (晏殊浣溪沙 )【小题 4】半亩方塘一鉴开, 。 (朱熹观书有感 )【小题 5】烟笼寒水月笼沙, 。 (杜牧泊秦淮 )【小题 6】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小 题 7】 次北 固 山下 一 诗 中 ,表 现 时 序变 迁 、 新 旧 交替 这 一 自然 规 律 的 诗句是:,。【小题 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2. 请按提示填写出空缺的句子。(7 分) 【小题 1】夜发

2、清溪向三峡, 。( 李白峨眉山月歌) 【小题 2】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小题 3】登临吴蜀横分地, 。( 陈与义登岳阳楼) 【小题 4】 答谢中书书中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是“_, 。 ”【小题5】如何对待德才兼备的人和缺少德才的人?我们应该像论语中孔子所说的那样“_, 。 ”1. 比较阅读孔乙己和范进中举课文选段,完成小题。【甲】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

3、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 “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 , 窃书! , 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来源 : 学科网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

4、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他爬将起来, 又拍着手大笑道: “噫! 好!我中了!”笑着, 不由分说, 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 “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老太太哭道: “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 众邻居劝道:

5、“老太太不要心慌。 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小题 1】用简要的语言分别概括【甲】、 【乙】两段选文的主要内容。【甲】【乙】【小题 2】选文用字准确生动,请结合语境体味下列句中划横线词的妙处。(1)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_ (2)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_ 【小题3】通过比较鉴赏,有人认为,在范进的脸谱上可贴一“丑”字标签,而孔乙己的灵魂深处却渗透出几缕“悲”,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说理由。_ 【小题 4】两文作者对各自笔下的人物的情感态度是怎样?【甲】文作

6、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乙】文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小题5】范进与孔乙己,一个中举而疯,一个潦倒而死,他俩在思想性格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暴露了科举制度怎样的弊端?(2 分)(1)相同之处:(2)弊端:2. 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回答小题。命题人心语:当心情蒙上阴霾,心灵迷失方向,请叩响灵魂深处的琴弦,用爱拂去沉重与忧伤,用阳光晾晒阴冷与无奈。因为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冷漠。拔掉那颗蛀牙她恨全家人。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 后来, 又生了弟弟, 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

7、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她沉默寡言, 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 母亲也要嚷, 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 可以看到半夜。 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 “我不吃学校的饭, 我自己带饭, 带几个馒头, 可以吃一个

8、星期。 ”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

9、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 “妞妞,妞妞 , ”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

10、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 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 家,破旧了。 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 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 。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

11、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 ”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 弟弟要开个超市, 这下, 也有资金了。 做完这些后, 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 年第 8 期,有删改)【小题 1】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小题2】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字数在10 字以内)地位尴尬,滋生仇恨 _ _ 回报亲情,收获快乐【小题 3】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

12、问题。(1)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小题 4】第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小题 5】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1. (一) (10 分) 阅读下面有关“忧患”的两个文段,完成下面题。(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1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小题 1】解释加点的字。 (4 分)人恒过 ( ) 而后喻 ( ) 以光 ( ) 先帝遗德引喻失义( ) 【小题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 分)【小题3】 (甲)文中的“法家拂士”具体是指(乙)文中的。(乙)文中,作者告诉后主解决“危机”的办法是。 (2 分)【小题 4】党的十八大指出: “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而现实中许多人心里往往缺乏忧患意识,请初三快毕业的你说说自己对忧

14、患意识的看法。 (2 分)1.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2.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324 题。 (4 分)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注释】 回乐峰: 指城东的烽火台。 受降城: 因唐太宗亲临该地接受突厥部投降而闻名。【小题 1】. 诗中“沙似雪”、 “月如霜” 两个生动的比喻, 形象地描绘出边塞怎样的环境特点?(2 分)【小题 2】. 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3. (一)梅   花( 4分)陈亮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东

15、君正主张。注释: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古有笛曲谢梅花之说。东君:司春之神。【小题 1】 诗中梅花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 分)【小题 2】 这首诗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愿望?(2 分)1. 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1)我以为自己能读懂春天原来,我只知道春天过了是夏天我以为自己能读懂青春原来,我只把青春当成了一段时间我以为自己懂得了母爱原来,我把母爱当成了早餐我以为自己懂得了友情原来,我把朋友当成了玩伴请以“原来我没懂”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文章要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2)有一天,毛毛虫问蝴蝶:“我要怎样才能变成一只蝴碟?”“要成为蝴碟,首先要有飞行的渴望,其次要有勇气冲出束缚你安全、温暖的茧。”“那不就是死亡吗?”“表面看是死亡,实际上是新生。在现实生活中,这就是差别,有的成为蝴蝶,有的因逃避而死亡。”某些时候,不是因为难我们才不敢去做,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去做,事情才变得困难。关键是要有勇气冲出去!冲出去,才有希望。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作文一篇,600 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