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品】宏观经济分析(图表法)

ss****gk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60.45KB
约13页
文档ID:217580737
【精品】宏观经济分析(图表法)_第1页
1/13

宏观经济分析一. 我国经济基本定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衡量工业化进程的标志值发展阶段人均生产总值 (美元)非农增加值比重 (%)非农就业比重 (%)城镇化率 (%)工业化初期1200652010工业化中期2500805030工业化后期5000907060后工业化阶段10000959080根据工业化进程的衡量标准判断我国所处的阶段: 人均生产总值一一2012年我国人均生产总值达37892元,进入工业化后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均国内牛产总{ft 8622 9398 10542 12336 14185 16500 20169 23708 25608 30015 35181 37892非农增加值比重一一2011年非农占比90%,表明我国进 入工业化后期2001-2011年农业与菲农产业占比50%r m c m i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第三产业.40. 541. 541.240.440. 540. 941.941. 843.443. 243.4■第二产业45.244.846.046. 247.447.947. 347.446.246. 746.6□第一产业14.413. 712.813.412. 111.110.810.710.310. 110.0非农就业占比一一2011年非农就业人口达到65.2%,达到工业化中后期标准。

2007-2011年非农就业占比情况□ 第三产业 32.4 33.2 34. 1 34.6 35.7□ 第二产业 26.8 27.2 27.8 28.7 29.5□ 第一产业 40.8 39.6 3& 1 36.7 34.8城镇化率一一2011年城镇人口达到51.27,达到工业后 中、后期水平2001-2011年城镇化率——非农人口占比二、城乡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国民收入向企业和政府集中近十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值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占比下降速度更快(见下图)城乡居民收入与GDP比值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由于城镇居民主要收入来源 劳动力报酬在逐渐下降,居民并没有完全享用到经济增长带 来的红利,相反收入逐渐向政府和企业集中,从下图中可以 看出,按收入法核算,劳动报酬比从2001年的48.2下降为 2011年的44.9%,生产税净额(代表政府收入)和营业盈余 (代表企业收入)比重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01-2011年收入法gdp构成要索变化趋势60.040.020.00.04 — 十 亠 ” 一》—~• ♦. 七 八 n— — 匸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劳动报酬4& 247.846.241.641.440.639. 743.246.645.044.9■•-固定资产折旧13.913.813.914.114.914.214.814.213.512.912.9生产税净额15.615.615.814.114.114.614.214.715.215.215.6营业盈余22.222.924.230.329.630.731.328.024. 726.926.5三. GDP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 •十年来GDP增速第一次下降到8%以下,经济增速放缓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处于大周期中的小周期,2001年自中 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增速一直保持在8% 以上,尤其2003年到2007年连续5年增长保持在10%以上, 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一定冲击,2012年末增速 第一次下降到8%—下,目前经济依然处于缓慢复苏阶段,随 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 保持低速增长。

支出法GDP影响因素构成:消费+投资+净出口(拉动经 济的三驾马车)具体构成见下表年份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I贡献率(%)拉动 (百分点)贡献率(%)拉动 (百分点)贡献率(%)拉动 (百分点)200150.24.249.94. 1-0. 10.0200243.94.048.74.47.60.7200335.83.665.26. 31.00. 1200439.54.054.55.56.00.6200538. 74.438.54.322.82.6200640.45. 143.65.516.02. 1200739.65.642.56.017.92.6200844. 14.246.94.59.00.9200949.84.687.6& 1-37.4-3.5201043. 14.552.95.54.00.4201155. 55. 248.84. 5-4.3-0.4由下表看出除了 2005年和2011年外,投资对GDP贡献 率始终大于消费对GDP贡献率,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中投资在 GDP当中的重要性,净出口贡献率从2002年开始到2008年 期间维持增长态势,2001年中国入世,带动贸易发展,2008 年遭遇金融危机,外需不足,2009年一度出现负贡献率,说 明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造成了一定影响。

2001-2011年三人需求贡献率100.080.060.040.020.00.0 -20.0 -40.0 -60.0fflatEEEl□消费贡献率(%) ■投资贡献率(%) □净出口贡献率(%)由表中可以看出,投资一直是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力量, 并确定了我国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十年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2003开始最终消费贡献率逐年提升,一是由于国民收入 增加所致,二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包括家电和汽车补贴等消 费刺激措施,三是由房地产的一路向上也促进了家具、建材 等商品的持续增长 朮终消费贡献率(%〉60.050.040.030.020.010.00.0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嚴终消赏员献 率(%)2010 201 1最终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无消费两部分构成,其中居 民消费占大头2001-2011年历年最终消费注:虽然消费的增加是由国民收入增长带动的,但是通 过前面的分析可知,这种带动作用并非由城乡居民的收入增 加引起的,而是由政府和企业推动的三、投资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资本形成由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两部分构成,其中 固定资本形成占大头。

资本形成构成鴛■存货増加 2014.9 1932.9 2472.3 4050.7 3624.0 5000.0 6994.6 10240.9 7783.4 998& 7 11963.5□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7754.5〔43632.1 53190. 7 65117.7 74232. 9 87954. 1 10394& 6」28084・・1」56679・ 8 183613. 2213(M3・ 1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有四处来源,国家预算资金、国 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其中自筹和其他资金 是最主要来源,这也说明我国的融资模式一直是以股权融资 为主,而且逐年增加,并未出现减少的迹象而债务融资和 外源融资基本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亿元)300000.0200000. 0100000.00.0234567891011+国家预算资金2546.4316L02687. 83254.94154.34672.05857. 17954. 812685. 713012.714843. 3亠国内贷款7239. 88859.112044.41378&016319.019590.523014.226443. 739302. 844020. 846344.5利用外资1730. 72085. 02599.43285. 7397& 84334.35132.75311.94623.74703. 65062.0自筹和其他资金26470.030941.941284.854236. 37013& 790360.2116769.7143204.9193617.4224042.0279734.1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四大领域是制造业、电力 燃气供应、房地产业和基建。

近几年固定资产总投资保持平 稳增长(见下图),平均增速在25%左右,2009年增速有减 缓趋势,而其中电力、燃气供应和水利基建的投资增速下降 最快,2011年甚至出现负增长,一方面是受08年金融危机 导致对投资预期下降影响,另一方面火电、风电等出现产能 过剩以及水利建设缺少资金等情况,因此2011年政府出台 政策规范电力行业发展,同时也将提高水利建设基金比例, 未来十年将向水利建设投4万亿,保障资金来源2004-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领域增速60. 0%40. 0%20. 0%0. 0%-20. 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固眾资产投资总额增速26. 8%26.0%23.9%24. 8%25. 9%30. 0%23. 8%12. 0%亠制造业33. 3%35. 7%28. 3%30.6%27.4%24. 5%25.5%15. 9%电力燃气供应46. 3%30. 4%13. 7%10. 3%16. 2%31.3%8. 6%一6・ 5%T—房地产业26. 9%16. 9%25. 7%32.3%24. 7%22. 0%31.4%25. 9%T—水利基建16. 2%23. 7%29.9%24.6%33. 3%46. 8%24. 9%-1.2%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通过下图可以看 出,其中房地产投资功不可没,从2004年开始就一直为GDP 创造较高的贡献率,2011年达到26.7%,拉动经济增长近34•净出口 一一贸易和金融资本项目一直处于顺差考虑净出口对GDP的影响首先要考虑影响净出口的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