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石头教学设计说明

上传人:l****i 文档编号:217552987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希腊的石头教学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希腊的石头教学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古希腊的石头教学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古希腊的石头教学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古希腊的石头教学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希腊的石头教学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希腊的石头教学设计说明(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希腊的石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古希腊文化的相关常识;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2了解本文视角独特、联想丰富的特点;品味语言,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3认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古代文化的感情。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圣斗士”相关希腊神话导入课文。二、介绍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文化最主要的包括了古希腊战争,古希腊艺术和古希腊神话。古希腊文化作为古典文化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爱琴海文明虽较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伯来文明和古印度文明迟,但其影响却更为巨大。换言之,上述文明以淘汰于历史长河之中,而古希腊文化精神却未被湮没。其灿烂程度影响力,长久的生

2、命力似只有中华文明方可比拟。特点:理想主义古希腊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思想就是和谐是美。古希腊人很早就提出黄金比例的观点,并运用于绘画雕刻。毕达哥拉斯学派哲学观一最根本的思想,就是宇宙和世界按照“数”的关系和原则构成的,因此是最和谐的、最具有数的规律性。文学作品中,男性大多具有非凡的力量、英俊的相貌、发达的肌肉。女性则有惊世的容貌,诱人的胴体。神其实与人一样拥有情感、缺点,只是他们拥有人不具有的神力,换言之,神只是理想化了的人。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决不偶然。古希腊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希腊人重视个人价值,追求自由,享乐。希腊神话中经常出现半神般的英雄,像赫拉克勒斯、忒修斯、珀修斯等,不需

3、要再举例。神同人一样,追求女色,争强好胜。理性主义希腊人是奔放的,拥有所谓的“酒神情绪”。但比起其他民族,理性色彩还是比较突出的。古希伯人信奉上帝、埃及人崇敬太阳神,印度人膜拜的就更多了。希腊人对神的态度与其说是崇拜不如说追求向往。人甚至敢开神的玩笑。这种理性主义使得苏格拉底可以为真理喝下毒酒。希腊人将这运用到哲学,思考世界的本原,探讨悖论的逻辑;运用到科学,研究杠杆、滑轮、浮力,发现数的奥秘。悲剧性。自身的追求与命运的矛盾,就形成悲剧。严格说,每个民族都有悲剧性,但希腊最浓,似乎只有日本与其向近。荷马史诗就是悲剧的代表。阿喀琉斯和赫克托尔是两种典型的悲剧人物。前者是自身追求与命运矛盾,后者是

4、自身思想与国家使命矛盾。这里不祥加介绍。雄伟性。这点是上面一点的延续。悲剧不是侧重写悲,而是写悲壮雄伟。希腊的史诗戏剧大多体现英雄主义色彩,抒情性较强。语言高亢,句式短促。希腊建筑帕特农神庙高大壮观,雕塑掷石饼者形象健美,都体现这一点。三、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标记疑惑之处,借助注释,正音正字,初知文意。2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课文通过游览古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拉奥雷斯帕果斯山上的雕像,以及迈锡尼遗址和海神庙,通过对古希腊“石头”的描写,阐释了自己对古代历史遗迹的思考以及对古代文物保护的态度和方法。四、研读讨论1作者为什么喜欢“古希腊的石头”?明确:在作者眼中,“石头”是文化

5、的使者,“石头”(雕塑)反映了古希腊的文明,或者说让冯骥才找到了“逼真地进入希腊历史的秘密”,它们从历史深处走来,与现代人交谈,现代人得以与这个地方“神交”,可以触摸到真实的历史。2从课文来看,作者真正关注的是什么?明确:作者当然不会简单的一门心思的沉醉在对外族文明的欣赏中,他更加关注的是古希腊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关心的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并存。所以,站在雅典卫城上,冯骥才有了惊奇的发现,有了对古希腊神像与中国佛像的简单的比较与联想,比较的结果让人对世界文明的未来和发展充满了信心。这是冯骥才在“古希腊石头”上最为温馨的遐想。3怎样理解“时间隧道就在希腊人的石头中间”这

6、句话?明确:古希腊的石头是古希腊历史的见证,所展现出来的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脚步,站在他们中间就如同站在时光隧道中,可以发现人类历史的过程。4应如何看待希腊人对历史文物的保护措施?明确:他们对于历史的严谨的保护态度令人感动,这是一种高度的对历史对后人负责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样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也正是作者所说的“高层次的文明”。5为什么要致力于文化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明确: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从不为美丽而耽搁,因失去而忧伤;它没有拖泥带水的留恋也不肯做搔首弄姿的回望。历史与古老的文明只有留给后人去苦苦追寻了。然而,“永恒是达不到的”,“石头并非坚不可摧”。历史会因为久远而模糊,文化会因失传

7、而断层。“在岁月的翻滚中,古希腊人的石头已经满是裂痕与缺口,有的只剩下一些残块和断片。”现在这些残块和断片”固然还向我们传达着那个时代零星的信息,但如果任其损毁,不加保护,很快,我们就再也无从找到历史的蛛丝马迹了。6学生就我国在文物保护及历史文化保护现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如敦煌文明(联系余秋雨的文章)、端午节申遗、圆明园兽首等。)7写作特色。明确:(1)朴素洁净的语言;(2)丰富的联想、想象。附:板书设计古希腊的石头冯骥才古希腊文化中华文明石头历史理念文物文化【教学过程】一、导入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之路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

8、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本文作者冯骥才先生行走在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的雕像间有什么感受?作者又是如何“行走”在古希腊“已经满是裂痕和缺口”的石头间的?面对“古希腊的石头”,冯骥才先生真的是遐想万千。今天,让我们沿着作者的足迹,走进希腊,走进希腊的石头堆,走进希腊的文明。二、走进作者、了解文体1、中国文坛之子冯骥才冯骥才,1942年生,当代作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著)、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化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和矮

9、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获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文本品读古希腊是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之一,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冯骥才通过写这些记载着历史文明气息的石头雕像、石碑、石柱等来歌颂古希腊人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的古希腊文明,进而歌颂现代希腊人珍惜古希腊文

10、明,保护并尊重文明遗产的做法,即不改变它的原貌、原状,让历史文明受到绝对与纯正的保护。三、题目阐释文题用借代的手法点明了写作的对象-古希腊文明。“古希腊的石头”,指的是作为宗教崇拜出现的雕塑。在冯骥才的眼中,“石头”是文化的使者,从历史深处走来,与现代人交谈,现代人得以与这个地方“神交”,可以触摸真实的历史。古希腊的石头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反映了古希腊的文明,让他找到了“逼真地进入希腊历史的秘密”,于是他喜欢上了“古希腊的石头”。作者借古希腊的石头,浮想联翩,将古希腊文明与中国文明联系在了一起,把希腊人文物保护的态度和方法与国人的做法对照起来,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对历史遗迹保护的深刻思考

11、。四、整体感知文意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填写下面的表格五、品读感悟1、作者为什么喜欢希腊博物馆的石头呢?喜欢这些刻着历史与艺术的石头,发现了古物的历史美和文化美。历史美(时间美):石雕神像迈锡尼遗址海神庙文化美:英雄时代-中西文化的融合-重现历史-中西文化的联系(作者为什么喜欢“古希腊的石头”?)思路点拨:“古希腊的石头”承载着古希腊的历史。通过分析,进而把握冯骥才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冯骥才眼中,“石头”是文化的使者,“石头”(雕塑)反映了古希腊的文明,或者说让冯骥才找到了“逼真地进入希腊历史的秘密”,它们从历史深处走来,与现代人交谈,现代人得以与这个地方“神交”,可以触摸到真实的历史。2、发现帕

12、果斯山顶的石碑,为什么有“奇异和美妙的感受”呢?.对“时间隧道就在希腊人的石头中间”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思路点拨:该题考查句子的含义。这类问题的理解把握除了句子本身的含义之外,还要结合全段乃至全文去理解,以免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参考答案:古希腊的石头是古希腊历史的见证,所展现出来的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脚步,站在他们中间就如同站在时光隧道中,可以发现人类历史的过程。3、 迈锡尼遗址的时候,作者为什么感到震撼?4、登临苏纽海神庙,为什么“由衷地钦佩希腊人”呢?A、希腊人珍视历史,保持古迹原状原貌B、希腊人决不让文化古迹受任何现代事物的干扰,历史空间受到绝对纯正的保护C、希腊人对历史有深刻的理解与崇

13、拜,有科学的保护方法,有优雅的美感和高尚的文化品味让我们再次回到文本,品读感悟,研读探究。六、自主探究,细加揣摩1.冯骥才对古希腊石头的欣赏,也就是对外族文明的欣赏,从文中看,作者真正关注的是什么?思路点拨:进一步理解作者对古代外国文化的深刻思考,其真正目的是中国当代文化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参考答案:作者当然不会简单的一门心思的沉醉在对外族文明的欣赏中,他更加关注的是古希腊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关心的是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和并存。所以,站在雅典卫城上,冯骥才有了惊奇的发现,有了对古希腊神像与中国佛像的简单的比较与联想,比较的结果让人对世界文明的未来和发展充满了信心。这是冯骥才

14、在“古希腊石头”上最为温馨的遐想。2、现代希腊人是怎样保护古希腊文化遗产的?告诉了我们什么?A他们绝不去动一动历史遁去之后的现场,尊重历史而不更改历史。只做加固和清洗工作。B旅游区的商店盖在隐蔽的地方,不干扰人们的视野,使历史的空间受到绝对与纯正的保护。C告诉我们,保护古代文明遗产,需要的是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崇拜,科学的方法,优雅的美感和高尚的文化品味。3、希腊人如此的珍惜他们的文明。面对同样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中国人都做了些什么呢A、星巴克进驻故宫2007年初,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其博客中指责星巴克咖啡将其分店开到故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因为“故宫是中国几千年最辉煌文化的载体,就

15、是中国的象征”,而星巴克则是来自美国的“不登大雅之堂的饮食文化代表符号”。芮成钢向星巴克的首席执行官发出“抗议”,要求其将店铺撤出故宫。进驻故宫七年的星巴克,最终在经历了一场公共关系危机后宣布退出。B、建设所谓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化城期间,山东济宁“号称”将投300亿元巨资在济宁建设方圆300平方公里的“中华文化标志城”,尽管外界对中华文化标志城的非议甚嚣尘上,但在当地,各项工作仍在按部就班地进行。有关人士称,标志城的建设不会因为现在面临的争议而停止。七、拓展延伸曾引起各方争议的圆明园复建工程将陆续启动,也许用不了多久,一个崭新的仿古建筑圆明园长春园宫门将出现在公众面前。结合本文作者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1、古物翻新,甚至更愚蠢的复原,破坏时间在每一件古物的体内全留下的美丽的生命的年轮。2、修复圆明园,历史的魂灵就会一下子逃离而去。3、圆明园遗址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鲜活历史见证,供游人参观凭吊,教育后人勿忘国耻。4、今人面对充满屈辱意味的圆明园时,应保持清醒。既然我们无法扑灭英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