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公开课教(学)案

上传人:l****i 文档编号:217552838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咏怀古迹公开课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咏怀古迹公开课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咏怀古迹公开课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咏怀古迹公开课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咏怀古迹公开课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咏怀古迹公开课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咏怀古迹公开课教(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课题咏怀古迹(其三)目的要求1、通过诵读,体会杜甫通过王昭君出塞所表露的情感2、掌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重点难点1、通过诵读,体会杜甫通过王昭君出塞所表露的情感2、掌握咏史诗的鉴赏方法教学方法问题引路 自主探究 合作探讨 成果展示 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课前准备课本 多媒体课时1课型新授导入【设计意图】以四大美女的对联导入,引起学生对本堂课的兴趣,从而引起对这首诗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初读全诗【设计意图】通过初读全诗,明确字的读音问题引路【设计意图】再读全诗,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全诗,使学生对全诗的内容和情感有初步的把握自主探究合作探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成果展示【学法】

2、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再将全诗通读一遍,这个问题较难,所以小组之间合作完成,由上游学生回答曲正 曲颖 王昱程 孔琛 【教法】此时教师穿插简单介绍昭君出塞的故事,这样既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对于诗歌内容有更好的理解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合作探讨成果展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过渡】 问题引路自主探究合作探讨成果展示【学法】这个问题学生在明白此诗的写作背景之后较好的能理解,所以找中下游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姜婷婷 王悦归纳总结【设计意图】理清思路,总结咏史诗的做题方法【学法】学生回顾之前诗歌鉴赏的方法,加深印象拓展延伸【学法】学生结合讲的咏史诗的方法,鉴赏这首诗【教法】教师加以点拨:金陵在

3、今天的南京,是六朝的故都,分别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板书教学反思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被人们誉为“咏昭君之绝唱”的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了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预设】字音:万壑(h)赴(f)荆门明妃(fi)朔(shu)漠青冢(zhng)【教法】教师示范读

4、,在读的过程中纠正字音,然后学生自读【问题一】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问题二】这个主旨在全诗中如何体现的?让学生联系全诗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并总结该知识点这个题难度适中,所以让中游学生回答曲梦欣【预案】主旨落在怨恨二字首先看一下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预案】曲正可能对首联只答首联只是景物描写,点出昭君村所在的地方。 【教法】教师指导点拨“群山万壑赴荆门”给人一种雄伟的气势,诗人这里却用来形容王昭君,可以看出王昭君的不同凡响颔联【预案】曲颖对颔联的解释可能过于简单只是答出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

5、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对于此联的对仗工整可能理解不到【教法】教师指导点拨:“一去紫台”与“独留青冢”相对应 。 “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颈联【预案】在前面介绍了昭君出塞的故事,所以王昱程对颔联的解释到位王昭君的悲剧命运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教法】大屏幕上展示王安石和金圣叹对这个问题的分析,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思考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联系背景进行思考该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小组间交流自己的观点,从而加深对全诗的理解毕乙方 唐晓嘉 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预案】孔琛能回到出最后一联直抒胸臆,

6、点出怨恨。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王昭君,并无作者个人情怀,这不是与标题“咏怀”不符?学生根据展示的写作背景进行思考该问题难度适中,学生思考过后,小组之间进行合作探讨,并整理自己的答案【预案】学生会想到王昭君不受宠和杜甫怀才不遇是一样的;王昭君很美,与杜甫很有才是一样的;王昭君被嫁到边塞和杜甫被贬是一样的,但是对于王昭君和杜甫的怨恨可能理解不了。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 (深沉怨恨)【教法】让学生根据这节课的分析思路,归纳总结咏史诗的答题步骤王艺 李雨 归纳总结鉴赏咏史

7、诗方法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教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点拨:我们之前学过诗歌鉴赏的思路,抓题目;抓作者;抓诗句(分析意象,体会情感);抓注释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问题】1、这首诗用了多种抒情表意的方法,请指出来2、“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有什么内涵?【预案】在理解咏古诗的答题方法之后,能够解答以上两个题目,故找中游学生回答王悦 韩旭1、一、二句传说抒情,三四句用典抒情,五六句借景抒情,七八句借象征抒情2、象征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围,贤者报国无门。“长安不见”表示远离京城,不得觐见皇上。先给学生3分钟时间

8、熟读全诗,回顾咏史诗的做题方法找林海东、沙倩倩背诵全诗,并总结学习本课后所收获的做题方法。鉴赏咏史诗方法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诗歌鉴赏的思路,抓题目;抓作者;抓诗句(分析意象,体会情感);抓注释红对勾P27第7题 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主旨:怨恨 “一去紫台”与“独留青冢”悲剧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千载之怨)(深沉怨恨)方法: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弄清史实) 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

9、这段往事 ?诗人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体悟感情) 优点:这节课师生配合较好,由于昭君出塞和杜甫创作此诗的写作背景被我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所以学生能很好的理解全诗,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背诵也变得简单。这节课以四大美女开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完之后,学生充分感受到昭君和杜甫的悲剧命运缺点:这节课不足之处在于最后的拓展延伸题时间不是很充裕,以致于学生对那首诗不能很好的理解,做题有难度,这可以稍微进行分析,分析之后会更好。【目标分析】诵读是鉴赏诗歌最主要的方法,通过诵读使学生体会杜甫的怨恨,并通过分析,从而使学生掌握咏史诗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加深印象【设计意图】这两道题的分析能够将全诗联系在一起,

10、这两个题的解决会使课文理解和分析更容易【教法】教师深入学生讨论,了解学生思路,及时指导点拨【学法】学生自读课文,并进行自主探究,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学法】学生针对这个问题,结合背景总结答案,然后小组间讨论,交流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教法】教师深入学生讨论,了解学生思路,及时指导点拨【教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教法】多媒体展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从而方便学生思考【教法】教师加以指导点拨:我们学过屈原的离骚,里面有一句“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这里就将自己比喻成美女,将美女的不受宠与自己的不遇联系在一起,抒发自己的怨恨【教法】若出现问题,老师加以指导点拨【设计意图】这道练习题方便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巩固 .页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