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

上传人:l****i 文档编号:217552827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水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给水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给水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给水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给水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给水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水工程项目实施建议书(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总论1.1 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1.1 项目概述项目名称:xxx给水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性质:给水厂新建、给水管网重建项目建设期限:2007年9月20日至2009年9月20日,建设工期2年。项目法人:xxx人民政府项目地点:xxx项目建设规模:重新埋设给水管道6699.2m、新建一座出水量5000m3/d给水厂及给水厂的附属设施。项目投资估算:总投资约415.07万元,其中申请国家小城镇供水专项资金2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15.07万元(贷款187.78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27.29万元)。1.1.2 编制依据1.xxx总体规划(20032020)2.xxx南溪河桥建设项目建议书3.

2、xxx政府提供的地下水水质分析报告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6.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7.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8.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9.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41-91)1.1.3 编制原则1.给水系统的选择应根据当地地形、水源情况、城镇规划、供水规模、水质及水压要求,以及原有给水工程设施条件,从全局出发,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后综合考虑确定。2.因地制宜采用先进的给水工艺,确保给水的水质。3.充分利用现有给水构筑物、设备及管道,尽

3、量节省给水工程的投资费用。4.当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应有确切的说文资料,取水量必须小于允许允许开采量,严禁盲目开采。5. 尽量缩短管线的长度,尽量避开不良地质构造处,尽量沿现有或规划道路铺设。减少拆迁,少毁植被,保护环境。6. 确保供水安全,使供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满足环保要求。1.2 项目建设的背景1.2.1社会经济概况xxx位于xxx的西南部。辖24个行政村,1个街道,383个村民组,13377户,50840人。总面积205平方公里,山场23.8万亩,耕地18955万亩。2002年,xxx共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863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4778

4、亿元,实现财政收入761.4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3.98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68元。2005年,xxx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730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8610万元,农业总产值86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3元,实现财政收入257万元。xxx产业结构是第一产业为基础、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进行发展,工业以丝绸企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三大产业比例为1:8.52:2.28。2002年,全镇共有注册企业914个,从业人数8131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三家,实现企业营业收入1539万元。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3.1 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水质的好坏

5、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的大事,而xxx现阶段地表水水质较差,多种对人体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不宜作为饮用水源直接饮用。在部分落后村落,由于资金条件有限,饮用前不能对有害的水体进行处理,出现了饮用不达标的地表水导致身体的疾病的问题。建设安全合格的饮用水系统,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的条件,使xxx的每一个老百姓都喝上达标的饮用水,是xxx迫在眉睫重要任务。因此,xxx的给水管网和给水设施的修建和完善工作,是当前镇政府亟需解决的大事。1.3.2 xxx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解决好xxx饮用水的问题,是关系到xxx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发展的大事。一个地区要发展,首先要解决该地区的基础设施

6、问题。而安全饮水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饮用水环境是本地投资环境的一个方面。没有安全的饮用水源,投资者也不能投资;没有安全的饮用水源,本地的居民也不能长期居住,这样必然造成人员的流失;没有可靠的饮用水源,各种工业也不能生产,各项经济指标也不可能完成。因此,安全饮用水问题是关系到xxx的城镇的吸引力的问题,是关系到xxx的对外来资金的引进和各种高素质人才的吸引的问题,是关系到xxx的现在和将来的经济发展的问题。1.3.3 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刻不容缓的任务饮用水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而且关系到社会局势的稳定。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和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

7、本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作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第二章 现状概况、建设条件及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1 城市概况2.1.1xxx情1.xxx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北麓,鄂,豫、皖三省七县二区结合部。总面积 3814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1个办事处、415个行政村、188163户645950人。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山区县和库区县。2.xxx是重点

8、库区。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库区总面积1335平方公里,涉及13个乡镇153个自然村、6.2万户、25.7万人。地表水资源较丰富。3.xxx位于高寒山区。大别山脉由西向东北横穿全境,全县南北相对高差1669.6m,平均海拔500m,海拔600m以上高寒山区村146个、4.3万户。境内千米以上的高山101座,最高峰天堂寨海拔1729.13m,为大别山第二高峰。全县山场面积占74.5%,是全省山区面积最大的县。4.xxx是革命老区。1924年,xxx就建立了党组织,诞生了红32师、33师、红25军、28军等多支工农红军。全县有10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大多为国捐躯。xxx是全国著名的第二“将军县”,被

9、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5.xxx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改革开放以后,全县采取扶贫与开发并重,治穷与治愚同步,输血与造血并举的扶贫举措,先后实施了“119”科技扶贫工程、单位助村扶贫工程、451渔业致富工程。自1997年开始,扶贫攻坚战略由区域增长向农户受益转变,全县实施“万名干部结对扶贫工程”。由于基础薄弱、发展起点低、制约因素多,致使全县仍有5万人没有脱贫,扶贫决战的形式仍很严峻,任重道远。2.1.2 xxx概况1.xxx位于东经115 26115 40,北纬31 2531 34之间,地处大别山区xxx西南部,是鄂豫皖三省交界的重镇。镇区距县城梅山镇55公里,东邻双河镇,南接古柏镇

10、和斑竹园镇,北邻汤汇镇。城镇规划区面积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210省道穿镇而过,北达河南,南抵武汉。xxx是主要的库区镇之一,全镇24个村有11个村182个组5300余户地处库区一线,库湾面积600余亩。城镇范围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石灰石、花岗岩等多种矿产,其储量、等级和开发潜力仍有待进一步探明。2.xxx产业结构是第一产业为基础、以第二产业为主导进行发展,工业以丝绸企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三大产业比例为1:8.52:2.28。近几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市场牵引、外向带动,个私发家、集镇发财,农业富民、工业活镇”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农业固镇、工业强镇、市场活镇、科

11、教兴镇、依法治镇”的战略,南溪经济持续稳定发展。2002年,全镇共有注册企业914个,从业人数8131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三家,实现企业营业收入1539万元。2005年,xxx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730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28610万元,农业总产值86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63元,实现财政收入257万元。2.1.3xxx未来规划1.以xxx区建设为龙头,全面提高xxx区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逐步合理地缩并零散的自然村落,从而节约耕地,合理布局镇域基础设施,使乡村的发展更加有序,使镇区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镇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镇区带动镇域

12、共同发展,中心集镇、次中心集镇、中心村承担不同层次的职能,乡村基础设施条件有显著改观。2.xxx远期规划镇域人口约为6.5万人,其中镇区人口约为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46.3。根据xxx的经济的发展趋势,xxx在县域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镇区将带动全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全镇行政、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居住及工业中心。进一步加强村镇的道路、供电、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城镇的饮用水供水系统,确保老百姓能喝上水质合格的饮用水。2.2工程地点的自然条件1.地质 在大地构造上,xxx属淮阳古陆的一部分,成陆时间较早,尤其南部在10亿年前经五台吕梁运动(本省又称皖南运动),就已从海底隆起成陆。2.地貌

13、 xxx的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部边境最高处海拔1729.13m,东北部最低处海拔进60m,其相对高差达较大。平均海拔为500m,平均坡降达20。3.地震据xxx地震台资料,xxx位于地震列度6度的地区,故地基基础设计可按地震列度7度设防。4.气候xxx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温多变,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秋高气爽。由于地形的差异,xxx南北的物候相差半月左右。5.气象(1)气温 xxx多年平均气温为15.5,年际变化在15.016.3之间。累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0.6,平均最低气温为11.5。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2.8,累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0

14、.1;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为27.6,累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2.(2)降水 xxx年降水量在733.81862.4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1381.5mm左右,最少年份量是最多年份降水量的39.4%。雨季大部分发生在69月份,汛期也在这几个月发生。(3)日照 xxx的年平均日照达2039.4小时左右,夏季日照时间长,78月份平均日照时数达219小时;冬季日照时间短,12月份平均日照时间数133小时。累年平均日照为46%,8月份最大,为54%;3月份最小,为39%。南部山区全年日照时数不足2000小时。(4)风向 xxx属季风气候,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年最多风向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1.

15、7m/s,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全年各月均以静风为多。(5)霜期 xxx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差异,各地霜期和无霜期出现的时间和间隔天数不同,南部大别山区的初霜早,终霜迟,无霜期短;北部丘岗地区初霜迟,终霜早,无霜期较长。南北霜期相差半月左右。全县平均无霜期为228天,最长为255天,最短为179天,6.地表水xxx境内地表水丰富,全部来自大气降水。多年平均经流深在450850mm之间,溢流系数0.40.6,年平均径流量23.85亿m3,占年降水量54.48亿m3的43.8%,人均占有量约4000 m3,是全国人均数的1.45倍,全省人均数的2.8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丰水年份可达30.53亿m3,而枯水年仅为12.64亿m3,相差悬殊。7.地下水本县属河谷浅埋藏孔隙淡水富水亚区,含水层发育在河谷内的全新统古河道中,由粉细砂组成,厚度在520m以上,深部含水层不发育,单井涌水量1050 m3/s,孔隙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与河水水系联系密切,呈互补关系。2.3 自然条件对工程的影响2.3.1 对工程方案的影响 该工程的项目建设场地有山坡地、山沟地、城镇道路、公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