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管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HC)新技术

上传人:l****i 文档编号:217552095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压管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HC)新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静压管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HC)新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静压管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HC)新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静压管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HC)新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静压管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HC)新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压管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HC)新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压管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HC)新技术(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工程地质概况- 2 -三、施工工艺- 2 -3.1材料及机械准备- 2 -3.2施工组织管理- 3 -3.4压桩的顺序- 4 -四、质量保证措施及验收标准- 5 -4.1质量保证措施- 5 -4.2检验批的划分- 5 -4.3验收标准- 5 -五、施工技术要求- 7 -六、预应力管桩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 8 -七、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9 -双城北站房桩基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客运专线沈阳至哈尔滨段双城北站房施工图纸1.2客运专线沈阳至哈尔滨段双城北站房施工组织设计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

2、J79-20021.4新双城车站房建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 2007年5月)1.5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3SG409)1.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7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序 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新建铁路客运专线段双城北站站房及雨棚工程2建设单位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3设计单位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4监理单位铁路客运专线监理站分站 5施工单位建设集团有限公司6施工周期8天7质量标准实现“一流的工程质量”,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必须

3、达到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实车最高检测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的110%,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8工程规模双城北站车站建筑总建筑面积3226.50m2,进出站通道及楼梯建筑面积为1399.50m2。站台风雨棚投影面积为14009 m2建筑层数:地上一层,局部地下室(消防泵房)。9基础形式桩基础(预应力管桩)10施工工艺双城北站桩基础采用静压管桩2.2工程地质概况2.2.1.标高0.000的高程为171.95,站场新填土厚度为0.620.79m。2.2.2.黏质黄土,层厚4.66.6m,黄褐色,孔隙较大,局部有少量锈色条纹和斑块,硬塑,级普通土。2.2.3

4、.粉质黏土,层厚14.418.4m,青灰色,局部灰褐色,土质较均匀,可见少量锈色和有机质斑点,局部有粉土夹层,硬塑软塑,级普通土。2.2.4.粉土,层厚2.45.0m,青灰色、灰绿色,夹于粉质粘土之间,土质不均,层理明显,可见锈色条纹局部夹薄层粉砂,潮湿饱和,中密密实,级普通土。2.2.5.无地表水流,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位受季节影响,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10.512.7m。2.2.6. 场地环境类型为类,冰冻分区为冰冻区,地下水质良好,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无侵蚀性。三、施工工艺3.1材料及机械准备 表3-1序号材料机具名称规 格单位数量备注1管桩PHC-A

5、B500(100)-26a米4422管桩PHC-AB500(100)-24.2a米1213静力压桩机YZJ680型台14经纬仪DJ2台15水准仪DJ-2台16CO2气体保护电焊机KB500K套1-23.2施工组织管理3.2.1生产准备项目召开全体人员进行生产任务安排,施工内容明确,安排施工项目。3.2.2人员准备人员岗位职责李余鸿桩基施工的总负责人刘洪祥对施工进度的控制及施工人员的管理任冠群现场技术负责人肖宏坤现场安全监督周树荣机械设备管理王德志现场技术指导及过程控制李红召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验收王英良材料供应及设备保障王大玮现场电力供应及电器维修3.2.3资料准备()开工前应具备场地工程地质资

6、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桩基工程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场地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精密仪器车间等的调查资料。 ()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具有有效的桩基工程的施工方案,有关载荷、施工工艺的试验参考资料。 3.3静压桩的施工工艺3.3.1.施工工艺标定桩位 桩基就位 吊装插桩 桩对中 桩身垂直度调整 静压沉桩 焊接 继续静压沉桩 达到终压值停止沉桩a. 按照图纸布置进行测量放线,定出桩基轴线,先定出中心,再引出两侧,并将桩的准确位置测设到地面,每一个桩位定一个木桩;并测出每一个桩的标高,利用场地外设置好的2-3个水准点检查桩顶标高。b

7、. 压桩时,桩机就位系统利用行走装置机构完成。确保桩机达到要求的位置。c. 根据设置图纸的要求:接桩部位50%错开,故长分为15m、14m、13、12m、11m、10m、9m、8m、7m、6m、5m等11种。d. 吊装时利用桩机自身的吊机将预制桩吊入夹持器中,将桩入土0.5m1m左右的时候调整桩两侧的垂直度。在压桩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记录桩入土深度和压力表读数的关系,停机对照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e. 接桩。采用CO2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接桩。3.4压桩的顺序为保证施工和土体挤密情况,采用下图的施工顺序: 分段压桩图四、质量保证措施及验收标准4.1质量保证措施4.1.1.需要具备

8、的资料a.本工程的地质勘查报告。b.书面技术交底书、图纸会审记录。c.专业施工方案。d.预制管桩的生产厂家的资质、管桩的产品合格证、产品的检测报告、相关人员的资质证书。4.2检验批的划分4.2.1.检验桩数不少于总数的5%,且不应少于7根。本工程总桩数为114根。故检验桩数为7根。4.3验收标准4.3.1.沉桩后的允许偏差应满足表4-1的要求。 预制桩桩位的允许偏差(mm) 表4-1项项目允许偏差1盖有基础梁的桩(1) 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2) 沿基础梁的中心线100+0.01H150+0.01H2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1003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1/2桩径或边长4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9、(1) 最外边的桩(2) 中间桩1/3桩径或边长1/2桩径或边长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双城北站站房桩的桩顶标高为-2.300米和-4.100米,最多为4根桩在一个一个承台内。故检查尺寸为123mm、141mm、250mm。 4.3.2.静压管桩检验批质量验收标准具体标准见表4-2。项目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1成品桩质量外 观用钢尺量截面边长mm5桩顶对角线差mm10桩尖中心线mm10桩身平整度mm2外观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角深度10 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的0.5%。2电焊接桩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min1接桩是允许上下偏差mm10接桩时节点弯曲矢高/1000L

10、(L为两节桩长)3桩顶标高mm50水准仪4.3.3.构件进场检验a.进出场由项目部材料员、技术员签字后执行。b.在监理审批相关准备材料后方可投入使用。4.3.4.材料的码放a. 管桩在运输、堆放时的支点位置距二端均为0.2L(L为管桩长度)。 b. 堆桩场地要平稳坚实,不得产生过大的或不均匀沉陷。支点垫木的间距应与吊点位置相同,并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最下层的垫木应适当加宽。堆放层数不宜超过三层。不同规格的桩应分别堆放,堆放位置和方法应根据打桩位置,吊运方式以及打桩顺序等综合考虑。五、施工技术要求5.1静压管桩的定位静压管桩的桩头处理及定位参见下图:注:h为角焊

11、缝高度为12mm。管桩与承台的位置关系:管桩平面布置后附图六预应力管桩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6.1桩压不下去a.桩端停在砂层中间接桩,中途间断时间过长。b.桩基上抬。上述问题的处理措施,详细阅读地质勘查报告,避免在砂层接桩。详细检查压桩设备,采取停车在开车的办法,使桩缓慢下沉穿过砂层。6.2桩达不到设计标高a.持力层与地勘不符。b.补压的时候压不下去。上述问题的处理措施,变更设计桩长或改变过停压的做法。6.3桩身倾斜或位移a.桩不能保持轴心受压。b.上下接桩不一致。c.遇到横向的障碍物。上述问题的处理措施,及时调整并加强测量。遇到障碍应回填后重新压桩。6.4压力表指示器不工作a.压力表开关未打开

12、b.油路堵塞,压力表损坏。处理措施打开压力表开关,检查油路是否通畅。更换压力表6.5注意事项如建筑的控制点距离某个桩点较近,在距离控制点较近的压桩过程中,应及时用仪器观测控制点是否有位移或者沉降变化。如果有,及时更换控制点防止影响建筑的后续施工。七、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1.安全目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管理,满足现行建筑行业相关安全生产规定的要求。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铁路交通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确保本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到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2.安全施工原则坚持“安

13、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及兼职安全检查人员,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安全生产活动。3.安全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和安全保证体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项目安全监察部为安全保证职能部门,设专职安全工程师,架子队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跟班作业,形成自上而下的安全保证体系。安全领导小组以施工安全、人员安全、财产安全为工作职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制度,定期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召开安全会议,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制定安全规划,搞好安全教育,消除事故隐患,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组织机构详见图7-1。4.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工人在上岗前,进行安全教育,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养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计划的对重点岗位的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施工纪律进行培训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