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217546779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生物学核心概念构成了当代生物学科结构的主干,在学科知识中处于最为本质和核心的地位。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第2页倡导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指出“生物科学素养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 同时在第39页提出要“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指出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生物科学史,将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处理

2、,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活动,对帮助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的来龙去脉、建立学科知识框架、理解生物学的重要观点、领悟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本节课中我尝试“以生物科学史中核酸发现过程的探索与研究为主线,以体验思辩为中心,以动手操作、模型展示为载体,帮助学生建构概念,提升学生能力。”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亮点和师生感悟”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三节,主要包括核酸的种类和功能以及核酸的结构。该节内容承上启下,前面已经学习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等,学

3、习了本节内容后,学生将继续学习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及遗传信息的传递等,学好这部分知识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学情分析l 已知知识:1.一切生物都有蛋白质和核酸。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能力: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l 想知:核酸在生命活动中扮演着什么角色?l 困难:学生思维处于由具体向抽象过渡的阶段,不注重寻求事物发展的本质。3.教学重难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重点:(1)核酸的种类和功能。(2)核酸的结构。难点: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的区别和联系。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2.简述核酸的结构

4、;3. 简述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的区别与联系。技能目标:体验利用资料、运用分析推理来探究问题的过程。情感目标:体会科学工作的过程和方法,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三、教学策略本节以构建“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这一核心概念贯穿主线,采用热点导入科学史探索创设活动、动手操作肢体模拟、反思内化等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l 引导探究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呈现生物科学史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感悟知识,培养能力。l 合作交流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意识。l 直观教学法:利用D

5、NA分子结构模型,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四、教学设计1APOS理论模型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家杜宾斯基在皮亚杰“自反抽象”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APOS理论,具体论述了概念构建的过程和途径。APOS四个字母分别由英文单词Action(操作或活动)、Process(过程)、Object(对象)、Schema(图示或概型)的首字母构成。意思是学习者对某概念的学习时思维要经历操作、过程、对象等阶段,最终才建构、内化为概念图示。这四个阶段具体如下:活动阶段亲身体验、感受概念的直观背景和概念间的关系。通过操作活动,理解概念的意义。这里的“活动”指的是广义的活

6、动,可以是外在的具体动作,如操作、实验、演算等,也可以是内在的思维活动,如回忆、猜想、判断等。 过程阶段学生对过程进行思考,经历思维的内化、压缩过程,学生在头脑中对活动进行描述和反思,抽象出概念所特有的性质。对象阶段认识概念本质,对其赋予形式化的定义及符号,使其达到精致化,成为一个具体的对象。图示阶段反映概念的定义及符号,建立与其它概念、规则、图形的联系,形成综合的心理图式 。2 .本节课教学设计思维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活动阶段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思【播放视频】山西临汾6岁儿童郭斌眼睛被害事件【教师引导】为什么通过DNA检测就能锁定犯罪嫌疑人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环节二穿越历史重温经典小

7、组合作共同探究【活动一】阅读核酸发现过程的相关资料,并思考问题:【资料一】:由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而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要研究DNA首先要制取细胞核。1868年,当时还是研究生的瑞士籍的米舍尔(JFMiescher),在研究脓血细胞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用酒精处理掉细胞中的脂肪性物质,再用猪胃黏膜的酸性提取液(一种能除掉蛋白质的胃蛋白酶粗制品)进行处理后,细胞的大部分被分解了,而细胞核只是缩小了一点儿但仍然完整。他得到了细胞核,随后对细胞核的物质进行化学分析,于是为人类揭示自己拉开了序幕。实验结果:发现细胞核内含有与细胞内其他有机物明显不同的物质。这种物质为一种含磷很高的强有机酸

8、,而且对蛋白酶有耐受性。后被米舍尔的导师霍佩赛勒(FHoppeSeyler)所验证,并把这种新物质命名为“核素”。【教师引导】最初的实验推断细胞核中含有什么成分?【资料二】:德国的科塞尔(AKosel1)在研究来自胸腺和酵母的核素时,发现核素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复合物,并且证明了存在着2种核酸: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他小心地水解核酸,发现2种核酸都含有鸟嘌呤、腺嘌呤、胞嘧啶这3种碱基,在DNA 中第4种碱基是胸腺嘧啶而在RNA中则是尿嘧啶。除了含有这些碱基以外还有些具有糖类性质的物质和磷酸。斯托伊德尔(HSteude1)又确定了这些物质的比例,他通过分析发现糖类物质、每种嘌呤或嘧啶碱基、磷酸的

9、比例为1 :1:1。【教师引导】:核酸的种类有哪些?组成核酸的基本成分是什么?这些成分的比例是什么?核酸的组成元素有哪些? 【资料三】:1911年,科塞尔的学生列文(PATLevine)证明核酸所含的糖类由5个碳原子组成,并将这种糖类命名为核糖。由于核酸有2种,他找到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它们中的五碳糖不同,另一种糖类比核糖少一个氧原子,称为脱氧核糖。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名称由此而来。 【教师引导】: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基本成分是什么?【资料四】:20世纪30年代,哈马斯顿(EHammarsten)等人的研究证明,DNA是一种高分子量的长链结构,分子量一般是几十万至几百万。作为生物大分子的

10、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那么同样是生物大分子的核酸,是否也有其小分子的基本单位呢? 1934年,列文(PATLevine)发现核酸可被分解成含有一个碱基、一个核糖或脱氧核糖和一个磷酸的片段,这样的组合叫核苷酸。 【教师引导】: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包括哪些成分?画出结构简图?这2种核苷酸的异同点分别是什么?【资料五】:弄清物质结构的最终证明是成功地合成出这种物质。核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达到几十万至几百万,糖类和碱基都是结构比较复杂的组分,它们有多种连接的可能,而且还有磷酸基团的位置问题。英国生物化学家托德(A.R.Todd)成功地合成了核苷酸,并于1955年成功合成了二核苷酸。【教师引

11、导】:核酸长链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借助史实资料、运用分析推理来探究核酸发现的过程。构建重要概念构建重要概念构建重要概念构建重要概念环节三动手操作勇于探究【课前准备】圆形硬纸片;五边形纸片;四种颜色、带不同缺口的长方形且两种形状互补、曲别针【活动二】利用所给材料,制作1个核苷酸模型【教师提问】同学之间制作的是否相同?若干个核苷酸如何连接?【活动三】同桌之间制作一条核苷酸链【教师引导】DNA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1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动手操作;积极思索、勇于探究环节四温故知新总结功能【教师引导】结构决定功能,核酸的特定结构使其具有了哪些功能呢?【温故知新】蛋白质的功能有

12、哪些?蛋白质结构为什么具有多样性?核酸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构建重要概念过程阶段环节五总结归纳反思内化【引导叙述】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核酸发现过程中,每一步所蕴含的生物学术语。重要概念: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反思活动过程组织语言获得概念重要概念:核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P;其中DNA的基本成分是磷酸、脱氧核糖、含N碱基(A、G、C、T);RNA的基本成分是磷酸、核糖、含N碱基(A、G、C、U)重要概念: 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重要概念: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

13、成的长链。其中, DNA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RNA由1条核糖核苷酸链构成。重要概念: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遗传信息蕴藏在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核酸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象阶段环节六模型展示肢体模拟绘概念图【模型展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四】要求:1.模拟核苷酸:每个学生左手握拳代表磷酸集团,右手并拢代表碱基,躯干代表脱氧核糖;2.模拟核苷酸链:每列学生将左手搭在前面同学左肩上;3.模拟脱氧核苷酸双链:同桌之间其中一列保持上一动作,另外一列向后转做上一动作,两人右手相对。【活动五】绘制本节概念图 核酸空间结构形象化。构建知识框架图示阶段将

14、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的核心概念纳入已有的概念框架中,并为后继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如图“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内容与其他内容概念间的联系。五、教学亮点1. 立意新:学生在第一章已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这节课上,学生在所呈示的核酸发现史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建构核酸结构的概念,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2材料新:学习材料的选择不拘泥于教材,而是结合生物科学史的资料改编、优化教材。3方法新:本节课中,我不仅给学生提供了DNA分子模型,而且还指导学生大胆地用纸片尝试建构模型。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事物的本质。六、师生感悟1学生感悟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不仅建构了知识,还体验了科学探究和发现的方法和过程,学生都有很深的感受。雷双瑞说道:通过这次课,我不仅学到了课堂以外的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 乔阳写到:在这次活动中,面对困难,我们小组团结合作, 最终取得了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