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7357703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机制研究 李国祥摘 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引入第三方治理机制,实现污染治理的专门化和专业化。由于制度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以及行政干预过多,使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运行机制出现很多问题,基于此我们应转变治污理念,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第三方治理机制健康运行。关键词: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行政干预;运行机制随着经济发展,企业污染物的排放速度远大于污染物的治理速度和技术进步程度,根据法律规定,排污企业不仅要在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还要对造成的环境污染承担社会责任,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治污成本。张全(2014)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使企业逐渐摆脱行政

2、命令,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由于成本问题,企业很难承担自身产污治污的高昂费用,因此导致很多企业都存在违法排污问题,所以范战平(2015)认为,环境污染治理不能只依靠企业本身,要以新的市场手段引入第三方治理机制,使环境污染治理更加专业化和专门化,同时转变企业角色,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转化为经济责任。一、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运行机制问题分析(一)制度、法律体系不完善在“谁污染谁治理”的传统模式下,环保领域存在着所为的“三同时”制度,这一制度要求污染治理设施要与项目工程建设同步进行,因此企业建设项目要想通过验收,就必须拥有配套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各个企业由于项目建设时对环境项目的前期投入,在污染

3、物产生时他们宁可将污染物自身储存或处理,也不愿意再花费一定的费用将其交由第三方进行处理。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排污企业能够将自身产生的污染物直接排入区域内的污水管网,那么排污企业是不需要缴纳排污费的,这样不仅加大了对有毒化学物质的治理难度,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第三方治理的市场范围,挤压了第三方治理模式的生存空间,制约了专业化排污市场的发展,没有达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优。(二)行政管制过多,市场调节不足政府的行政管制很多情况下是没有效率的,不能对市场的供求状况进行有效调节,当企业排污产生负的外部性时,当地政府部门会考虑到该企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不能对其采取严重的惩罚性措施,但最终结果是政府

4、之后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去治理该企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因此,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一段时间之后社会收益可能会低于社会成本,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的过多干预,导致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发展缓慢,在环境治理中过分依赖于行政干预,而忽略了市场力量,从而使得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市场交易机制发育严重不良,市场选择的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违背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三)第三方治理参与主体实力较弱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虽然对改善环境质量有很大作用,但由于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第三方参与主体的力量比较弱小。受体制机制影响,企业在建厂初期就拥有一定的污染治理设施,这些设施的成本较高,设备

5、拆除或闲置对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都是不理性的,导致企业不愿意放弃这些设备而花费额外的费用将污染物交由第三方处理。目前,环境污染治理第三方市场上主要是一些小型污染企业,这些企业污染物的自处理成本与支付第三方的成本基本上是一致的,整体来看,参与的市场规模比较小,缺乏对中型、大型企业的吸引力,因此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参与主体的实力比较弱。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的转型发展(一)转变环境污染治理理念,加快发展第三方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发展缓慢,关键在于传统的污染治理理念的束缚。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要改变这种状况主要是转变政府的“谁污染,谁治理”的理念。作为市场中的中小型企业,可以逐渐将自身产

6、生的污染物交由本区域内的第三方主体进行处理,将环境污染治理的责任进行转化,避免小规模处理所带来的边际成本递增。一般情况下,企业违法排污处罚力度较小,使得企业不会真正考虑环境污染治理的行为绩效问题,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失去了现实的需求基础,因此要转变污染治理理念,加大对企业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避免出现企业在违法排污状况下取得更高收益的情形。(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培育第三方交易市场企业在建厂时存在所谓的“三同时”制度,这一制度的存在加大了企业参与环境污染第三方交易的沉没成本。政府部门要逐步取消“三同时”制度,取消对企业在建厂时必须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的要求,推动和培育第三方治理市场的发展。破除

7、市场壁垒,加大社会资本的投入,在市场发展初期增加政府补贴,从而降低第三方治理的成本,增强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政府权力严格控制,减少政府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的干预,以市场化手段促进第三方交易市场发展。通过环境责任立法,转变企业的污染治理责任,以服务合同的方式将污染企业的治污责任转移到专门性治污企业身上,使污染企业承担经济责任,治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三、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意识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很好地实践。为此,应充分考虑目前国内民众对环境质量需求的日益提高,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促进环境污染治理的专门化和专业化,积极为环境污染治理的社会化运营和第三方治理机制的构建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参考文献:1张全.以第三方治理为方向加快推进环境治理机制改革J. 环境保护,2014, 20: 31-33.2范战平.论我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构建的困境及对策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41-44.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