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7357277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研究 吕艳丰摘要:本文结合学术界研究理论,明确四项影响煤矿安全检查力度的要素,并提出其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假设,以某矿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问卷结果,构建数学模型,分析假设是否成立,并构建SD仿真模型,分析四项要素的影响程度,给出加大安全检查力度的相关措施。关键词:煤矿;安全检查;矿工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检查工作为核心内容。为保障安全检查工作的有效落实,提高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学术界提出安全检查力度的概念,表示安全检查工作的成效。可见,关于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分析,

2、可为煤矿加强安全管理提供帮助。一、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分析从本质角度而言,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可以看做是组织管理因素对人因事故的调节。基于该理念,大量研究学者对煤矿安全检查力度开展分析,本文总结前人研究理论,总结四项煤矿安全检查力度的影响要素,分别为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意识、违章处罚及安全奖励,并设定四种假设,即这四种要素可管控矿工不安全行为。为分析上述假设是否成立,笔者围绕煤矿安全检查工作要点,以检查内容、检查频次、检查手段、处罚方式、检查培训、安全教育等内容为问题设计核心,编制调查问卷,选择某矿区的矿工为研究对象,组织其填写调查问卷,应用SPSS软

3、件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1。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意识、违章处罚及安全奖励管控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假设成立。同时,构建SD仿真模型,结合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为四项影响要素赋值。其中,安全意识的权重为80;安全检查制度的权重为75;违章处罚及安全奖励的权重均为70,再应用矿工不安全行为管控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模拟四项要素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根据系统输出结果,明确管控有效性最高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安全意识的管控有效性最高,安全检查制度次之,违章处罚及安全奖励的管控有效性最低。二、加大煤矿安全检查力度的相关措施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

4、煤矿管理者可从安全意识、安全检查制度、违章处罚及安全奖励四方面入手,加大煤矿安全检查力度。本文结合煤矿安全检查工作现状,给出如下三项措施,为煤矿加大安全检查力度提供经验参考。(一)加强煤矿安全教育为提升矿工的安全意识,煤矿管理者需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做好安全宣传及矿工培训工作。以某矿区为例,管理者可从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在安全宣传中,煤矿管理者需注重宣传工作的全面覆盖,在不影响矿区生产的基础上,将安全宣传标语、宣传栏及横幅设置于明显区域,营造安全环境氛围,提高矿工对安全的重视;在矿工食堂设置大屏幕,滚动播放安全生产要点或安全知识讲座,警示矿工;定期举办安全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宣传画比赛等,将

5、安全意识渗透于矿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并给予比赛获胜的矿工以奖金奖励,调动矿工参与安全活动的积极性,进而深化矿工对安全知识的认识,约束矿工的生产行为,有效管控其不安全行为。在安全培训中,煤矿管理者定期举办培训班,组织安全检查人员参与安全培训,培训内容以传统知识、新政策、新技术为主,如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作业规程等,强化安全检查人员的综合素养,并将培训结果纳入安全检查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引导安全检查人员积极参与安全培训,保障安全检查工作的有效落实,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实现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二)健全安全檢查制度在煤矿安全检查工作中,制度是引领性文件,可为安全检查人员落实各项

6、工作提供指导。就此,在加大煤矿安全检查力度时,管理者需结合生产实际,健全安全检查制度。以某矿区为例,管理者制定多项安全检查制度,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全覆盖。(1)综合检查制度,从整体入手,对矿工生产安全进行检查;(2)突击检查制度,随机安排安全检查人员进行矿工生产的检查,提高安全检查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并确保矿工随时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提高安全检查水平;(3)现场检查制度,将安全检查工作落实在生产第一线,提高安全检查的深度;(4)特殊检查制度,在夜间生产或恶劣天气时,开展特殊检查,增加安全检查频次,保障安全检查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矿区管理者需注重安全检查内容的实时更新,结合矿区生产现状,优化安全

7、检查表,提高安全检查制度的全面性。以某矿区为例,要求安全管理人员结合最新政策法规及生产现状,总结安全检查要点,明确安全隐患,不断修订安全检查表,将其作为安全检查的统一标准,规范安全检查工作,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实现矿工不安全行为的有效管控。(三)制定安全责任制度为保障违章处罚及安全奖励的有效落实,矿区管理者需制定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安全检查及安全生产方面职工的具体责任及义务,并根据生产实际,对责任及义务落实状况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安全检查不到位现象或矿工的不安全行为,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以某矿区为例,管理者制定的安全责任制度如下:在违章处罚方面,管理者根据矿工的安全检查表落实状况,对存在不安全行为

8、的矿工进行经济处罚,并给予通报批评、取消晋升资格等惩处,要求矿工立即整改,确保安全操作规程的有效落实;在安全奖励方面,对于安全行为落实效果优异的矿工,给予通报表明、优先晋升、奖金等奖励。通过上述责任制度的实施,提高矿工的违章成本,提高矿工对规范操作的重视,保障安全检查工作的有效落实,强化其在管控矿工不安全行为方面的作用。同时,为避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复发,矿区管理者可编制安全检查整顿安排表,做好矿工生产规程的复查,实现安全检查的闭环管理,提高安全检查的有效性2。三、结论综上所述,煤矿安全检查力度中的安全意识、安全检查制度、违章处罚及安全奖励会影响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效性。就此,管理者需加强煤矿安全教育,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制定安全责任制度,加大煤矿安全检查力度,提高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能力,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参考文献:1贺大龙.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11):254+276.2刘登国,高敏.加强煤矿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分析J.冶金管理,2019(05):103-104.(作者单位: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监察局驻新集二矿安监处)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