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中的应用分析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7357196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中的应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中的应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中的应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中的应用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中的应用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中的应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中的应用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中的应用分析 徐海燕摘 要: 激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心理动机,从而使其产生很好的外在动力。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在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的同时,学生的学习潜能也得到有效的激发。再者,激励还能够促进学生在收获更多的知识基础上,使其专业素养和学科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说,将激励理论切实的应用到初中政治的实践教学中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基于此,笔者在阐述了激励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激励理论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将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落到实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关键词: 激励理论;初中政治;应用建议

2、一、激励理论的内涵概括的来讲,激励理论就是改变既有的以严厉的制度规范或者严厉的说教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通过有效的激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犯下的错误,提高其学习效率和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二、 将激励理论落实到初中政治教学中去的重要意义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将激励理论落实到初中政治的实践教学中去,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和解决中国政治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够高、教师存在倦怠心理等教学问题,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学习与参与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展和学习技能的提高,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很有必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中

3、切实地落实和应用激励原则。三、 将激励理论落实到初中政治教学会中去的建议通过上述对激励理论内涵和应用到初中政治教学中重要意义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将激励理论落实到初中政治实践教学中去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而如何将其落到实处,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一) 为学生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适当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确保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得以落实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在讲授相关的内容之前,为学生量身定制一个学习目标,以确保学生只要努把力就能够达到目标,并有所提高,而这对于学生来说,本身

4、就是个激励;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为学生重新制定其他的学习目标,达到层层提高的效果;此外,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学生要落实分层教学法。也就是说,不同的学生由于成长经历等的不同自身的基础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实际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其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大目标的小目标,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努力之后有所收获,能够感受到成功之后的喜悦,而这也正是对学生的激励,从而能够在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的同时为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说,为了将激励理论切实地落实到初中政治的实践教学中去,就需要教师能够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二) 教师要

5、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可以说,教师的职业内容除了授业解惑外,更重要的是做出榜样,而榜样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在学习生活中,教师是与学生接触得最频繁的群体,也是学生的榜样。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严于律己,做好表率作用,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身上感受到学习的作用和价值,并愿意在老师的带领下好好学习。而这就需要教师从以下几个基本点着手:一是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二是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综合素养,确保自己的一言一行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三是能够加强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力度,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和要求,并且能够在交流过程中

6、与学生成为朋友,进而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愿意跟随老师,向老师学习,从而实现不断地成长。(三) 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政治课堂教学也就是说,在实际落实政治教育教学的工作时,教师可以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小老师”的角色出现在课堂学习中,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有助于课前预习工作的高效完成。同时,初中学生的好胜心理都比较强,他们为了讲好课就会认真准备,不仅是包括专业知识的方面,还有自己的言语等方面。当然,如此课堂角色转换不仅能够使得学生的自我表现和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地锻炼,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工作的辛苦,从而在日后学习中更加地尊重老师劳动,更

7、加积极地与教师沟通和交流。这样一来,在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中能够有效地激励更多的学生,甚至是一些平时不愿意表达的学生。可以说,这一方式的采用,不仅能够让激励理论落到实处,同时,能够使得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激发和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政治知识的学习和丰富,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值得推进和实施。四、 结语總之,激励理论是新课程标准下诞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通过相关的实践分析和研究发现,将其落实到学科教学中确实有着不可小觑的促进作用,对于初中政治教育教学工作来说亦是如此。所以,作为一线的初中政治教师一定要掌握激励理论的精髓,并能够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确保激励理论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并且能够真正地为培养更多的专业及综合素养强的新青年贡献力量。而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本文仅是笔者在研读了相关专家和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对激励理论的理解,和自身所总结的经验,对其探索性进行的分析和研究,愿意抛砖引玉,同时,自己也将在今后的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学习中做进一步的探索和贡献。参考文献:1 刘晓珊.激励理论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文理导航旬刊,2016,(8).2 谭琳琳.激励理论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2016,(27):00181.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