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怀化新晃侗族傩舞咚咚推的艺术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7357101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怀化新晃侗族傩舞咚咚推的艺术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南怀化新晃侗族傩舞咚咚推的艺术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南怀化新晃侗族傩舞咚咚推的艺术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南怀化新晃侗族傩舞咚咚推的艺术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怀化新晃侗族傩舞咚咚推的艺术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怀化新晃侗族傩舞咚咚推的艺术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湖南怀化新晃侗族傩舞“咚咚推”的艺术研究 施皓媛 向娟【摘 要】湖南怀化新晃侗族傩舞“咚咚推”具有悠久历史,内容丰富多样,有极强的民族特色和艺术表现力,将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通过简约粗犷的方式进行展现。民族交融的社会文化发展形势,使其将更多汉族文化情节融合其中,艺术表现内容更加贴近平民生活。本文通过对湖南怀化新晃侗族傩舞“咚咚推”的艺术研究进行探讨,分析“咚咚推”的艺术价值、艺术发展,希望促进侗族傩舞文化能够持续发展。【关键词】侗族傩舞;咚咚推;艺术:J607 文献标志码:A :11007-0125(2018)18-0144-01侗族傩舞“咚咚推”流传于湖南怀化新晃的天井寨,具有一千多年传承和

2、发展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形式独特、内容丰富,极具民族性和原生态特征。近年来,伴随民族文化兴起,以及非遗项目保护工作持续深入,“咚咚推”研究工作也日趋深入,涉及其传承发展模式、民族风情表现、民族文化与社会文化内涵等方面。本研究针对其艺术价值进行分析,以促进“咚咚推”艺术理解力提升,使其能够获得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促进其艺术价值不断丰富,并推动其在现代社会持续发展。一、活化石式的民族民间戏剧艺术价值侗族傩舞“咚咚推”被誉为侗族文化的“活化石”,虽然经过千年洗礼,但是其浓郁的民族文化表现形式依然流传至今。“咚咚推”的完整表演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准备、请神、祭祀、表演、送神、收坛等环节,各

3、个环节都有固定动作,通过动作表现体现内涵。当前流传至今表现完整的剧目总计有21个,其中包括小戏和折子戏两种类型,小戏主要表现民间传说或者民俗故事,如跳土地癫子偷牛背盘古喊冤等,而折子戏则主要以三国故事情节为主,如桃园结义关公捉貂蝉云长养伤等。由于地方民众对于“咚咚推”保护良好,其受到现代文化影响相对较少,其表现形式还能够体现出极为浓重的原生态特色,表演过程中古朴、简约的民族气质呼之欲出,具有极强的戏剧文化传承价值。(一)民族艺术气质的古典美“咚咚推”剧目中的表现人物多种多样,人物性格、故事脉络迥异,虽然仅着朴素的衣衫、唱腔唱词朴实无华,但是其表现的故事情节却生动自然,通过自然表现构建浓郁的情节

4、表现氛围,观众也是演员,在感受浓郁的情节氛围的同时,才能够更好表现角色,同时也在剧情表现中感受到原生态戏剧魅力,全寨人都融合到剧情表演过程中,戴上不同面具便扮演不同角色,在“咚”“咚”“推”打击乐伴奏下,跳动着三角式独特舞步,将千百年的民族历史尽情展现,展现出民族文化自豪感,通过剧情表达情感,全族人进行生活情感交流和沟通。(二)艺术表现形式的粗犷美“咚咚推”虽然没有经过现代舞美或者戏剧艺术加工,戏剧表演方式也能够体现出较为浓郁的地方特色,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固定的表演模式,其剧目的表演过程更加重视演唱的韵律美、唱词的工整美。而正是由于其没有经过现代戏剧表现方式加工,才具备与现代戏剧表演较

5、为鲜明差异。表演全程重视情感表达,应用侗族民族语言,对白较多,将打击乐与唱词结合,体现其简约自然的粗犷美。(三)侗汉文化的交融美“咚咚推”中的折子戏多表现三国故事题材,具体的戏剧情节设计在原三国故事的基础之上,又将侗寨人自己的思想融合其中进行二次创作,是汉文化实现与侗族文化交融,体现侗汉文化的交融美。二、“咚咚推”的艺术发展(一)重视原有特色的保留“咚咚推”的原生态和质朴是其中重要的特色,也正源于其特色才能够体现出其艺术魅力所在,因而“咚咚推”的现代化发展也需要重视其原有特色保留,并将现代社会文化气息融合其中,使其能够不断注入新活力和生命力。(二)重视“咚咚推”的创新创新是文化发展重要基础,社

6、会文化多元发展形势使社会民众对于文化形式要求也逐渐提升,具有稳定的受众基础,才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传承和发展。为使“咚咚推”能够获得广泛的受众基础,需要其能够不断创新,保留原有民族文化气质同时,也可以將创新思维融合其中,使更多社会公众能够了解这种极具原生态气息的戏剧表现形式,从而促进其不断发展。三、结束语“咚咚推”是侗族奠定的民族艺术形式,由于其特殊戏剧表现形式,使其具有民族艺术气质的古典美、艺术表现形式的粗犷美以及侗汉文化的交融美。为促进“咚咚推”这一非遗项目持续发展,需要对其艺术审美价值进行深入解读,探究保持其原生态气息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现代发展的有效途径,使“咚咚推”能够在现代具有新生命力。注释:钮小静.侗族傩戏“咚咚推”戏剧艺术价值管见J.艺术探索,2014,28(4):37-39.钮小静.侗族傩戏“咚咚推”音乐文化价值管窥J.音乐创作,2014,(12):167-169.钮小静,张敏,王淑贞等.侗族傩戏“咚咚推”的构成与特点新探J.艺术研究,2014,(3):121-123.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