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创新路径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7355211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创新路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创新路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创新路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创新路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创新路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创新路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创新路径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创新路径研究 陈徐立 林从雨【摘 要】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安排不科学、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学目标模糊的现实问题,本文在界定什么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从转变观念、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优化师资队伍等维度为实现学生体育精神培养、运动能力提升和健康素质增强的目标提出政策建议。【关键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教育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是随着教育理念不断变革以及教育机制深化改革而逐步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其本质是要求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由传统的单一运动技能教学转变为多元体育健康教学。在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学生核心

2、价值观和核心素养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生体育教学也应当充分加强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一、什么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涵括了体育、健康两个维度,覆盖了体育精神、运动实践以及健康三個方面,包括了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六个要素。要求体育课程教学除了保证必要的系统科学的体育、健康教学,还需要积极的拓展校外自主锻炼以达到体育精神塑造、运动技能掌握以及健康发展的综合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给体育教师提出了以下三个要求:(1)重全面。即,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全体身体素质、体育精神以及健康促进多

3、个维度的培育和提升,做到“全维度-全过程-全方位”的中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2)补短板。体育学科的教学需要通过提升学生兴趣、强化健康教育等方式提升体育教学有效性,明晰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问题解决方案。(3)重效果。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是为了通过理论教学、运动指导以及精神教导的方式实现中小学生体育、健康素养的整体提升。这就要求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教学既不能仅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又不能偏重于体育运动环节的实践,二是要求二者的深度融合。二、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目前,传统体育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更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体育课程内容设计单一,师生互动性不足

4、。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是以教师教、学生跟着做的模式为主,学生体育课堂缺乏自主性,主要体现在教师在上课之前往往会安排好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了热身运动、篮球、跑步等常规的体育活动,并没有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行关注,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被动的接受老师安排,并不能真正的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不明晰、教学重点不突出。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健康素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学生掌握明晰的运动技巧,教学重点也没有进行清楚的界定,加上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体育学科的重视度不足,直接影响了体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教学有效

5、性的提升。(三)体育教学内容衔接不顺畅、安排不科学。目前,我国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泛而浅”。目前,我国中小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体育老师也会根据自身学校的体育设施向学生教授尽可能多的体育项目,这就直接导致了在有限的体育课时安排的现实情况下学生很难真正的掌握到相关运动技巧。除此之外,由于小、初、高的体育教学衔接性较差,导致了在不同的阶段学生学习到的内容重复率较高,不利于提升教学有效性。三、中小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举措针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育学科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理论框架,认为培养和提升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加强:(一)从学校、教

6、师、学生三个维度全方位的转变对体育课程看法,明确和设置科学的体育课程教学目标。首先,学校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当确保体育课程合理的课时安排,确保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向学生讲解不同运动项目的活动技巧和健康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其次,体育教师应当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最后,学生应当摒弃应试教育的禁锢,认识到体育精神、运动能力和健康素质对其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推进校内课堂教学和校外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我国体育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巧妙地向学生传递和传授体育学科综合素养的六要素要求。除此之外,学校体育教师还应当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的引导和鼓励

7、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在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运动习惯。(三)优化中小学校体育师资队伍构成。一方面,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机制的完善需要专业的体育教师支撑,学校应当采用人才引进的方式不断优化体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推动体育运动、健康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另一方面,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不仅要具备体育活动项目教学的实践能力,还需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在教学过程中明晰潜移默化的体育精神教育,通过理论讲解、运动教学和案例引入的方式实现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运动能力的提升和健康素质的增强。【参考文献】1于素梅. 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应把握的关键与有效策略J. 体育学刊,2017,24(06):84-88.2尚力沛,程传银.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目标、过程与策略J. 体育文化导刊,2018(02):109-114.3尚力沛,程传银,赵富学,董鹏. 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转向与教学转变J. 体育学刊,2018,25(02):68-75.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