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比较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217301297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课异构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同课异构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课异构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课异构比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同课异构,是近年来才时兴起来的一种教学交流形式,它是不同教师选用统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实际。他最大的好处是能够展示教学者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引发教学者智慧的碰撞。同时,使听课者在比较学习中感受不同设计的优劣,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而达到培训和提高的作用。但是同课异构不是执意求新求花梢,它应该坚持学习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下面以一次同课异构小马过河的三个环节比对中分别作以说明。 1、学习性原则,即明确的学习目标。主要解决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去“异构”,也就是教师教教材还是教语文的问题。 例如导入环节: 甲:“叮叮当,叮叮当,铃儿响叮当大家听,一

2、匹可爱的小马驹驮着粮食要到磨坊里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你们想知道小马是怎么做的吗?”(生答:想)可是,老师带来了几个生字宝宝想和大家交朋友,之后就让生字宝宝带大家去看看小马是怎么做的好吗?(教师出示生字卡,指认。) 乙: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从前,马棚里住着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有一天. 丙:同学们,当你们在家里写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了难题怎怎么办?(生答)当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比如个子矮够不着高处的东西的时候,或者自己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你们都是怎么做的呢?(生答)同学们真的了不起,能想好多好多的办法解决生活中的困难。那么,有一匹小马在一条小河边遇到了困难

3、,请大家一起帮帮它想想办法可以吗?(学生自读课文) 这三个导入环节迥然不同。其中第一位教师以前面学过的生字导入,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前先学习生字,可以扫清生字障碍,为后面直接进入文本解读打开局面,教学设计简单明了,操作性强。但是,采用集中识字又增加了学生的识字负担,加大了学习量,反之,在课文中学习生字,把生字学习当作解读文本的一种手段,生字学习就显得灵活,能够拓展学生灵活运用生字词的能力。但不管放在哪个环节,这种导入强调的是学生基础知识点的掌握,是典型的应试教育折射下的教学模式。相对而言,第二位教师的导入设计最能吸引人,他用讲故事的方法创设了一种情境,把学生的思想引领到美妙的童话当中,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自然过渡到文本解读搭建了有效的平台。而第三位教师的设计显得大气一些,他不是站在教材的角度,而是把生活的问题用教材来解决,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视角,以文本为例子,体现了当前所倡导的“大语文”教学观,他对学生辩证的认识事物和了解事物以及有效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2、主体性原则。主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也就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体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即使以学生为主体,还要看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