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他人我快乐》说课稿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217300258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帮助他人我快乐》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帮助他人我快乐》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帮助他人我快乐》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帮助他人我快乐》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帮助他人我快乐》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帮助他人我快乐》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帮助他人我快乐》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帮助他人我快乐说课稿众所周知,助人为快乐之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平日里习惯了别人的关爱和帮助,因此对自我关注较多,而对于关爱他人这个概念较为模糊,更不要说主动体察别人的困难并给予帮助了。针对这一现状,对他们进行帮助他人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二年级的孩子的特点是天真烂漫,富有同情心,刚好易于爱心的培养。带着这个神圣的使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上这节课的构思:一、把握意图说教材帮助他人我快乐是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二单元“我会这样做”的第四个主题。本课是根据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的核心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要求设置的。教师本着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这

2、节课让儿童在与教师、同学沟通、交流、感悟、合作的基础上体验帮助他人给别人和自己带来的快乐,并养成良好习惯,发展儿童的表达能力、合作表现能力,引导他们成为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二、结合学情定目标助人为乐这个话题对于学生来说,耳熟能详,在他们呀呀学语的时候,父母就已经有意识地向他们进行熏陶。但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同时又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家里学生是“小皇帝”“小公主”“小祖宗”、 只能人人为我,不能我为人人。这些都是当前青少年成长中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二年级学生已有集体生活的体验,与他人交往增多,很有必要进行心中要想着别人,要谦让,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教育。针对这种现实状况,结合主题

3、内容,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认知要求:知道许多助人为乐的故事。行为要求:见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帮助。情感要求:真正愿意帮助别人。教学重点:养成爱帮助他人的良好习惯,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来关心和帮助别人。教学难点:让孩子们能真正做到团结、友爱,相互帮助。三、独出心裁教与学在这个活动主题中,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和“渐进性”原则,注重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主线的指导思想,灵活地使用好手中的教材,利用蕴藏于学生生活中的丰富素材,把抽象的道德教育渗透于各种生动、活泼、形象的教育活动中,让课堂回归儿童的真实生活,引领学生在实践体验和交流感悟中,将所学的道德观念、道德

4、知识转化为生活中一种自然而然的道德行为在教法上,我采用了游戏、创设情境、故事、谈话、启发、分析、唱歌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采用了体验法、讨论法、游戏法把帮助他人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而不是纸上谈兵。四、紧扣主题设流程品德与生活的组织与实施都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在本节课中,我预设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游戏导入,直奔主题(二)换位体验,交流感悟(三)观赏片断,辨析导行(四)现场采访,榜样示范(五)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六)拍手歌唱,升华情感环节一:游戏导入,直奔主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环节一中,我安排三个步骤:1、安排学生玩“盲人过马路”的游戏。 2、提问:一问乔装盲人

5、的学生:“当你被蒙住双眼成了盲人时,你觉得怎么样?这时你最需要什么?”二问全班同学:“看见这种情景,你们最想干什么?” 3、直接切入,点明主题帮助他人我快乐。品德与生活课程引入的设计要指向主题,切忌带大帽子、绕圈子。我想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创设充分激活学生的兴奋点,这样自然、巧妙地调动起学生直接参与体验的积极性。 环节二:换位体验,交流感悟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学生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我想这一活动避免简单说教,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这一活动我预设了四个步骤:1、首先,观看

6、残疾人的生活图片,从而把学生带入残疾人的生活中,使学生的视觉感官受到冲击,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心,为整个课堂创设了情感基调;2、然后,全体学生参与“学盲人走路”、“扮聋哑人交谈”、“单手穿衣”等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3、其次,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并与其它同学进入交流。4、最后,了解在公共场所为了照顾老人和残疾人设置的专门设施。引导学生要爱护它们。学生在活动参与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情景交融。从而促使学生把“知”转化为“行”。使学生愿意走近残疾人,尊重残疾人,树立帮助残疾人的意识,明白帮助残疾人最好的方式是平等对待他们,把他们当作朋友,献出我

7、们力所能及的爱。环节三:观看表演,辨析导行在这一环节中充分激活教材图例的使有功能,创新活动形式,从正反两方面选取典型的教材:一个是蓝树叶一个是一个都不能少拍摄成录相播放给学生观看。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正面事例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但是,反面事例运用好了更能给学生以警戒和启迪。正反行为对比,辨析判断,想方设法促进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使学生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品德生成过程,把教材呈现的较简单的活动做得丰富与充实。学生观看后思考:他们做的对不对?为什么?教师及时评价在本环节中教学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要给学生对与错的判断,更要给予正确的导向,让每个孩子学会收集信息。环节四、现场采访,榜样示范

8、抓住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活生生的助人为乐的事例。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一活动我着眼于“夸”字,预设了以下步骤:1、学生分成小组,寻找自己和同学帮助他人的行为或者自己被别人帮助的过程;2、在小组内开火车讲述自己帮或被帮的故事,赞美身边乐于助人的孩子。3、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在班级汇报交流。4、评选“小雷锋”。以上环节无形中对学生进行了“润物细无声”的助人为乐教育,从而把“夸”化为帮助他人行为的动力。5、教师扮演记者现场采访。提问:当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并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让学生在叙说中体会到:帮助能给双方都带来快乐。学生认识到帮助给人勇气,使人开心,6、升华情感。引导学

9、生一齐在别人需要时帮助时大声说:“请让我来帮助你!”“Can I help you!”。(板书:帮助开心)环节五、出谋划策,解决问题道德认识是在活动和实践中得到深化的,品德与生活课应注重活动性、实践性教学,要真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此环节中,我利有教材中的图例再融入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事例,出示在学生面前:如果你是他们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请你开动脑筋帮他们一下好吗?我们采取各小组竞赛出点子,看哪组同学想的办法好,想的办法多,就评为“金点子”小组。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是低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让学生想一想、辨一辨,采用角色换位方

10、式,使学生设身处地地运用观点解决问题,设置这一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运用观点的能力。让学生想一想,帮一帮,激发学生运用观点解决问题的兴趣,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各组员积极动脑想办法帮助他人时,从中也明白了遇到这样的事情将如何去处理,深化了本课主题。所选的事例中我特意选取了两个比较特殊的,其中一个事例“光头杨明”是要让学生明白帮助他人的方式多种多样的。另一个事例就是告诉学生有时候帮助别人也会遇到难题,比如说:我只有一枝铅笔,并且正在用,这时候别的同学找我借,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我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相机点拨,让学生找到更合适的帮助方式,如:“发动周围有铅笔多的同学借笔给他。”等。同时也

11、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明白:帮助别人也要量力而行,如果自己不能直接帮助他,也可以通过其他适合的方式给他帮助。环节六、拍手唱歌,升华情感先让学生欣赏歌曲请让我来帮助你再师生共同合作创编乐于助人拍手歌。这一环节设计意图:歌声愉悦,学生轻松,儿歌是本课浓缩的精华,通过读儿歌,从而唤起学生产生做乐于助人孩子的强烈愿望,又很好的烘托了课堂气氛,将本课活动推向高潮。环节七、结束语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所以,最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同学们,让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帮助需要的人,这样做并不难,只要我们愿意,我们终会发现,如果是快乐无比的。(完成板书)六、匠心独运设板书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有一句话“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成功的教学是高度的科学性和精湛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的结果。在教学中力求板书简明、实用、构思精巧。用简练的文字、图形来直观地反映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总之,这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纽带,以多媒体为手段,以体验活动为中心,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附:板书设计快乐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