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教案(1)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217299681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色龙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变色龙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变色龙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变色龙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变色龙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色龙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变色龙教案 五马中心中学:鲁萍一、教学目标1、了解奥楚蔑洛夫前后六次的变色经过,研究“军大衣”细节描写,认识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形象。2、通过对社会环境的分析,理解奥楚蔑洛夫反复变色的原因,进一步认识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3、学会运用“变”中“不变”的方法分析学过的小说中的人物,并在写作中运用这种方法刻画人物。二、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奥楚蔑洛夫形象的社会意义。细节描写的作用。2、教学难点:环境描写对塑造主人公形象的作用。“变”中“不变”的写人方法。3、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解决生字词;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查阅资料,熟悉背景。教师准备:变色龙相关图片;制作相关课件。三、教学流程1、回忆中揭新课

2、,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学生小学学过说明文变色龙,对变色龙的特征很熟悉,通过这样一个导入,既锻炼了学生学科知识的衔接,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敞开对话营造了和谐的氛围。)2、情节中看变色,析人物师:那么契诃夫小说中的变色龙指的是谁呢?作者为什么用”变色龙”称呼他呢?(用一句话说说作者为何称他为“变色龙”。)(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能力,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把握关键信息。)那么奥楚蔑洛夫又变了几次呢?(投影)请同学们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设计意图:满足学生兴趣,鼓励其认真阅读文本,了解奥楚蔑洛夫整个“变色”的过程,聚焦“变色”。化繁为简,将文本转化成表格,直观清晰

3、地展现给学生。为下面小结做准备。)3、变色中赏细节师:各位注意了,蜥蜴靠表皮下多种色素块随时变色,奥楚蔑洛夫又借助什么道具来完成变色的?(学生回答:军大衣)请找出文中有关“军大衣”描写语句,认真读一读。(学生读书)(设计意图:紧扣蜥蜴特点,寻找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与之相似的外表特征,形象地感受人物借此道具而进行的滑稽而可笑的表演。)师:联系上下文,说说每一处的军大衣的细节描写有什么特殊作用?(学生交流、补充)(设计意图: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经典的作品,留给读者深刻印象的往往不是作者自我最得意之处,但绝对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却会令人永久难忘的种种细节。设计这一环节,一方面让学生领

4、悟、学习小说的一个写作特点通过细节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欣赏人物“一脱一穿一裹”的“精彩”表演时,更深层地思考这件军大衣所代表的特殊身份,以及这件道具所承载的社会意义,为下面探究人物为何变色做好充分的准备。)师:军大衣既是奥楚蔑洛夫沙皇警官身份的标志,也是其掩饰窘态和内心恐慌的工具。让我们通过朗读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个读、赛读、齐读;教师小结、板书:借什么变色)(设计意图:小说教学应该扎根语言。小说的美是学生自己品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聪明的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语言,让学生自己看到小说的美,尝到小说的味。)师:从奥楚蔑洛夫的

5、几次变色中,我们知道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呢?(设计意图:养成小结习惯,使板块更清晰。强化了人物给学生这个特定读者的深刻印象,让人物的丑恶嘴脸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性格更加暴露无遗。)4、变色中析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师:蜥蜴变色是为了保护自己,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变色又是为什么?(学生积极参与)(设计意图:衔接上下板块,在分析人物性格后,借此巧妙过渡,期望再次引发课堂研究的高潮。)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节,结合具体的词语或句子说说这是个怎样的社会。(再次引导学生读文本,挖掘文本信息)(设计意图: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生活的基础和前提。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其思想、情感、行为和作风。一个

6、人物的形象也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本篇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能充分揭示人物所处的时代特点,更是读者认识人物本质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人物活动的历史环境,是探究人物性格形成的主要途径。)师:浏览全文,你还从哪些语句里看到这个社会的影子?(学生再读文本,寻找信息:围观的群众的描写;赫留金的话中提到的几次法律)从社会环境的描写中你揣摩出作者的意图了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为什么变色)(设计意图:优秀的小说,除了精彩而集中的环境描写,往往在人物的言语中还不经意地透露给读者关于这个社会的信息。综合这些信息,读者会对人物生存的社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至此,奥楚蔑洛夫这个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清晰可见

7、。)(“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方法,这是一种思考问题、剖析现象的方法论。引导学生运用它来分析所学过的小说中的人物,如闰土、杨二嫂、胡屠户等,即教学生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一种思维的习惯。)5、变与不变中树观念师:鲁迅先生有两句话描写剥削阶级的“走狗”:“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这两句话用在奥楚蔑洛夫身上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他在富人面前摇尾乞怜,在穷人面前张牙舞爪。那么,在生活中和其他影视文学作品中,有没有像他这样的人?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我们怎样做到变与不变呢?(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小说的主题,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教师可引用莫言在母亲一文中的句子“人应该活得有尊严,不能像狗一样”来引导学生树立做人原则。四、布置作业1、续写课文内容,想象警官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以“广场事件之后”为题,把后来发生的事情写出来。要求:(1)内容上与原文衔接,不令编故事;(2)人物的性格、品质符合原文;(3)续写内容主题与原文保持一致2、课外阅读契诃夫的其他经典名篇,如小公务员之死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写出阅读心得,并与同学交流。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