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学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217299376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文化运动》教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科新文化运动教学案设计:汨罗市长乐中学 熊 湘课题新 文 化 运 动共 1 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讲故事、辩论赛等学习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李大钊、鲁迅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感,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难点 新文化运动把斗争

2、锋芒指向孔教的原因。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学 生 活 动时量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德先生”和“赛先生”,向学生解释其含义,引出课题。3导入新课: 从学生生活中的追星现象谈起,借助多媒体向学生介绍90多年前席卷中华大地的两位明星“德先生”和“赛先生”,从而引出本文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生活中追星现象谈起,能很快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环节学 生 活 动时量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学生进入学习网站,进行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自主检测内容。1、新文化运动是在社会上出现了一股 的背景下兴起的。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3、是: 年 在上海创办 ,并在创刊号上发表 一文,提倡 和 。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代表人物有 。4、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斗争锋芒集中指向谁?5、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有何影响?6、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期开始传播 ,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 。 10学生自学教材,独立完成自主检测内容。教师巡视,及时了解掌握学生自学情况。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归纳知识的能力。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下列学习内容。1、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新”体现在哪里?2、 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集中指向了谁?为什么?(结合相关链接资料) 3、搜集

4、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的相关资料,整合资料内容,尝试在小组内开展“讲故事、读经典、演短剧”等学习活动。4、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 15 教师深入小组,及时了解各小组探讨的情况与存在的困难,及时引导、点拨。“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是本课重点,1.3题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活动,第4题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的原因”是本课难点,通过相关链接资料的设置,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孔孟之道”,从而突破难点。教学环节学 生 活 动时量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拓展延伸深入探究1、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充满了坎坷,许多中国人进行了不懈

5、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禆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材料二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

6、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2) 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3) 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4) 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文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2、 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而现在很多学校都张贴了孔子格言,对这不同的两种现象你怎样看?为什么?应怎样正确对待儒

7、家文化? (链接“打倒孔家店”等相关资料) 8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整理归纳,通过网上论坛交流各自的看法。此题综合考查对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层次的深刻理解。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层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后来发展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洋务运动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技术;维新变法及辛亥革命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侧重于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教师归纳:对待东西方文化,我们应该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在。 学史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辩证地看问题。教学环节学 生 活 动时量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构建提升

8、归纳整理1、本节课,我学到了以下知识: (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图)2、我们的先辈们为了救国救民,追求真理,不惜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呢? 4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启发学生:怎样学习新文化运动先驱们的精神? 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巩固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结构。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自学评价课堂检测1、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 。2、 下列不属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 A.康有为 B.陈独秀 C.鲁迅 D.胡适3、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校初二学生小明想要了解“新文化运动”,你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种刊物收集相关史料( ) A.劳动者B.国民C.觉悟D.新

9、青年4、“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提出过类似思想主张( )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5、 阅读材料: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请回答:(1)作者热情颂扬的是什么? (2)除此文章外,他还发表了什么文章? (3)他在这篇文章中积极宣扬的思想是什么? 5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采用三种题型进行练习。一种填空题,是基本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种是选择题,考查对基础知识掌握是否准确,及分析判断问题能力。 第三种是材料分析,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有一定难度。板 书 设 计教学反思新 文 化 运 动背景积极性和局限性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兴起影响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斗争矛头发展前期:后期:性质宣扬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政治上:尊孔复古思潮泛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