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中学高二林传名青玉案的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217299344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山中学高二林传名青玉案的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龙山中学高二林传名青玉案的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龙山中学高二林传名青玉案的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龙山中学高二林传名青玉案的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龙山中学高二林传名青玉案的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山中学高二林传名青玉案的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教学设计 高二级 林传名【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理解这首词的内容及主旨。(2) 具体掌握辛弃疾生平经历。(3) 深入理解辛弃疾其它词的名句。2 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古诗。3 情感与态度(1) 学习作者 “自甘淡泊,不同流俗,志高怀远,别有所求” 的高尚人格。(2) 领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设想】“知人论世”是鉴赏古诗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高考中,也常用“注释”的方式向学生提供准确解读诗词所需的背景性资料。在平常的诗歌教学中,老师也常常要求学生记住重要作家的一些人生经历,这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对诗歌进行准确地解读。 基于此,本课教学试图以青

2、玉案元夕为范例,指导学生学会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诗词。为突出重点,本词的表现技巧等一些常规性教学内容从略处理。【教学重点、难点】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文解读“那人”的寓意。【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预习全文,解决字词,大致地疏通文意。一、初读感知1学生朗读。2展示图片,感知诗句。3疏通学生不懂的字词、句。二、整体理解概括词中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明白词中主要描绘了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1)元宵的热闹喜庆。 (2)美女云集。 (3)“我”在灯火阑珊处找到“意中人”。三、深入探究探究诗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人”有什么特点?如何理解“那人”的形象含义?(1)“那人”有什么

3、特点? 自甘孤独寂寞 不同流俗 似有所待(2)结合“知人论世”,探究 “那人”的形象含义? 政治含义: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自甘淡泊,不同流俗, 志高怀远,别有所求。这也是是全文的主旨。提示:一个个盛妆丽人纷纷走过,却都不是其意中关切之人。这时分明已没什么希望了,却忽然看到,在那一角残灯下,正是自己在千千万万人中所寻找与等待的那个,原来她在这冷落之处,也似有所待。“那人”是一个自甘孤独、寂寞和不同流俗的人。结合“知人论世”(写作时间:被免职闲居上饶),让学生明白:政治上失意的文人,许多作品都寄托了他自己的身世之感。这首词中的“那人”形象,何尝

4、不是作者自己人格的写照?写这首词的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已经好几年了。词里所谓“灯火阑珊处”,可能也就是作者那是在政治上被排斥的境地的写照。“那人”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词人对他的追求,怜其“幽独”,其实“别有怀抱”,含蓄的表达了词人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品格。四、知人论世(一)介绍“知人论世”: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知人论世”是鉴赏古诗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在高考题中,也常用“注释”的方式向学生提供解读诗词所需的背景性资料。在平常的诗歌教学中,老师也常常要求我们记住重要作家的一些人生经历,这有利于准确

5、地解读作家的其它作品。(二)辛弃疾的具体生平经历(补充)1在北方:英勇抗击金兵二十二岁时,曾聚集二千人,参加耿京的起义军。曾率领五十多人袭击敌营,活捉叛徒张安国,擒拿回建康。2南渡后:三起三落(“任职地方官”与“闲居”交替)(1) 二十三岁后,只担任转运使、安抚使等地方官职。四十二岁(1181),受弹劾被免职,归居上饶。(2) 四十八岁(1187),在福建任职。后又遭弹劾免职,闲居铅山。(3) 六十四岁(1203),被主战派起用,辛弃疾为之一振。六十六岁(1207)重回故宅闲居,年老多病,九月卒。总结:(1) 辛弃疾有将帅之才,一生主张抗金,是坚定的主战派。(2) 南宋朝廷长期由主和派把持朝政

6、。诗人怀抱利器,却一生不得重用,抱憾而终。五、温故知新(拓展)(一)重温名句结合“知人论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辛弃疾的名句。(1)涉及在北方“抗金作战”的诗句p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p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p 八百里分麾下留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p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2) 涉及“起用”或“闲居”期间的诗句p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p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p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p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p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

7、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p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p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p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二)课外延伸【全国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即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答案】12、(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

8、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解析】“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是写景,即使是春景也并非生机勃勃,而是残花败景。“车坐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是叙事兼抒情,着力写门前冷落。表达了在春日里心情也不好的郁闷之情。六、总结。七、课后练习:2008年【全国卷】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江间作四首(其三)潘大临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注潘大临(约10571106

9、):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