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XX年清涧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陕西省清涧县袁家沟 政 府 工 作 报 告——20XX年2月5日在清涧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县长 高明伟 各位代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回首xx,我们负重前行、追赶超越,实现新开展天道酬勤,日新月异xx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和魄力、苦干实干的作为和奉献,顶着经济下行压力追赶超越,聚焦精准脱贫合力攻坚,全县经济社会在极度困难中保持了良好的开展态势一)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实现生产总值51.08亿元,增长8.8%、居全市第6位; 地方财政收入1.4亿元,增长54.9%、居全市第3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67亿元,增长10.4%、居全市第4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亿元,增长18.5%、居全市第2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到达27776元和9765元,增长9.1%和9.5%、居全市第3位第三季度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列全省第47位、南六县第1位清涧县医院成功创“二甲”,路遥纪念馆、太极圣境被评为3A级景区,清涧县被命名为“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被评为全省“维稳工作先进集体”,义务教育均衡开展高标准通过国检。
二)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脱贫攻坚持续发力一是精准识别,夯实根底按照“应纳尽纳、应退尽退”的原那么,精准识别出12166户30681,并派驻143名第一书记、124支驻村工作队和4036名干部职工,深入贫困一线有的放矢扶真贫二是精准施策,补齐短板举全县之力推进“绣花式”扶贫,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4亿元,全面落实“八个一批”帮扶措施,831户2617稳定脱贫制定出台了《推进产业精准脱贫扶持全覆盖实施意见》,因地因户实施产业扶贫11313户,投入扶持资金 1.1亿元; 投资3710万元的21个村级光伏扶贫发电站实现并网发电; 完成劳动力转移就业1558人,开发扶贫公益专岗198人,聘用213名为护林员; 完成易地移民搬迁890户2978人、避灾搬迁370户1047人; 完成危房改造536户; 落实贫困生助学资金264.9万元,清涧教育扶贫“五项举措”在全省作了经验推广; 代缴参合费1158万元,开通了“一站式”报销结算窗口; 发放农村低保金和五保金2568万元; 发放扶贫小额信贷5958万元、村级互助资金2410万元投资1.7亿元建成通村水泥路221公里,新修生产道路125公里,硬化村组道路53公里; 投资3300万元完成农村平安饮水113处,填沟造田467亩; 投资542万元实施农网改造25公里,改造生产生活用电8402户; 投资248万元建成农村文化广场和活动室13个。
苏陕协作对口帮扶工作全市排名第一,落实帮扶资金570万元 (七)坚持依法行政、践行三严三实,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广阔党员干部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更加敢于担当,更加务实高效,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气氛逐步形成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那么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全年办理人大议案和建议54件,政协委员提案95件,办结率100%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守信鼓励和失信惩戒,“诚信清涧”建设初见成效投资530万元新建了秀延办上七里湾社区,维修改造了河西等3个社区投资910万元县政务效劳中心建成投用,进驻单位26个、开设窗口40个,215项审批和效劳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县长信箱”“百姓问政”等公众参与平台回复率和办结率均达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加强,正风肃纪更加严明,政风行风明显转变与此同时,统计、物价、体育、老龄、电力、供销、盐务、气象、金融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各位代表,岁月为犁,不负韶光回忆过去一年的工作,我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干成了一些老百姓热切期盼的实事,办成了一些以前想办而没有办成的难事,兑现了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的庄严承诺。
一是齐心协力勇担当众人划桨开大船,同舟共济海让路”,团结是干好事业的根本保证面对脱贫攻坚的被动局面,我们痛下决心、背水一战,确保了靠后局面全面扭转; 面对省委两个月的巡视,我们高度重视、严肃对待,确保了巡视工作圆满结束; 面对省上扶贫专项审计,我们自查整改、全力配合,确保了审计任务顺利完成尤其是面对延榆高铁站点的设立难题,我们本着对清涧长远开展负责、对清涧子孙后代负责,调动一切资源,发动一切力量,上北京下西安,主动对接、积极协调,争取实现设站愿望二是创新思路求突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思路是干好事业的根根源泉为了清涧文化旅游事业大开展、烧沸“游在清涧”这锅水,我们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理念,树立“酒香也要勤吆喝”的新观念,举办了千人唱道情、万人扭秧歌、十万人大相聚的“陕北过大年”活动,在央视连续滚动播放,网络点击量突破百万,声势浩大、影响深远; 举办了纪念清涧起义90周年暨中国清涧首届红枣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和推介,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清涧、走进了清涧、爱上了清涧三是大刀阔斧促改革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改革是干好事业的根本举措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落实教育体制改革37条措施,整体搬迁了第一小学,以全新理念新办了第三小学,撤销了石咀驿等5所九年制学校的初中部,取消了乡镇学区,有效解决了“择校热”“大班额”问题。
与此同时,一次性拨付了累欠的1.37亿元教育经费; 引进了97名高学历教师,发放教育奖励资金112.5万元,通过一系列实打实的“四制”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外出学生大幅回流各位代表,“积力之所举,那么无不胜”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的结果; 是县人大政协和衷共济、鼎力支持的结果; 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全县干部群众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领导、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为清涧开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县广阔干部群众、政法干警、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清涧开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过去一年,开展成就令人欣慰、令人鼓舞、令人振奋,但开展中存在的“七方面双重压力”同样不容无视:一是脱贫任务艰巨和群众主动脱贫意愿不强的双重压力30681数量大、任务重,且“等靠要”思想严重,稳定脱贫任重道远二是县级财政困难和专项资金逐年锐减的双重压力去年地方财政收入1.4亿元,而财政支出达22亿元,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各级各部门只盯县级财政要资金,无视了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县级财政捉襟见肘。
三是经济总量较小和产业开展层次较低的双重压力经济总量太小,GDP仅占全市的1.54%,农业靠天吃饭,枣果抵御灾害能力差,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四是开展任务繁重和干事创业劲头缺乏的双重压力有些干部存在“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不想为、不敢为、不会为,政策研究不透、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率不高五是干部管理缺失和专业技术人才缺少的双重压力领工资的人多,干工作的人少高学历人才严重短缺、且流失十分严重,好多成为“匆匆过客”六是根底设施滞后和工程开展环境不优的双重压力城区管网、电网老化,供水供暖供气设施不配套,农村脏乱差现象突出; 个别部门依然存在“吃拿卡要”现象,致使一些工程未能如期完工七是劳力大量外流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双重压力我县户籍人口21.7万、常住人口12.8万,户籍学生2万多、实际在清刚过1万,一半多劳力长期外流,严重影响我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综合以上,我们将直面压力、迎难而上,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二、直面20XX,我们众志成城、攻坚拔寨,开启新时代20XX年是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根据县委总体部署,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绿色、诚信、法治、富裕”清涧建设目标,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污染防治、风险防范”三场攻坚战,扎实开展“工程建设会战年、产业融合提升年、全域旅游突破年、城乡开展振兴年、民生改善攻坚年、作风建设强化年”六个主题年活动,奋力谱写清涧经济社会追赶超越、高质量开展的新篇章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到达55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到达1.5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到达10.5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到达54亿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到达30553元;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到达10741元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时代清涧追赶超越的航线已经明确,我们要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和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努力在以下七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精准推进脱贫攻坚,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取得新突破乡村振兴的前提是打好脱贫攻坚战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更坚决的决心、更精准的措施、更超常的力度,促增收、补短板、提信心,确保年内46个贫困村和5665户15687稳定脱贫。
一要想更多的方法促增收制定更接地气、更合民意、更为精准的脱贫攻坚产业全覆盖实施意见,实施以政府“配菜”、贫困户“点菜”、部门“上菜”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投资1600万元扶持贫困户养猪3.8万头、牛6100头、羊5.6万只、兔3200只、蜜蜂3100箱、禽类10万羽; 投资1100万元种植中药材630亩、小杂粮8300亩、菌棒12万棒; 建成粉条加工厂4个、红枣加工厂3个、农副产品加工厂1个、大棚35座投资2000万元建成50个标准厂房、新增就业岗位300个,让贫困户在家门口挣钱、零距离就业投资6800万元开工建设康家圪台扶贫产业开发工程; 投资3100万元完成32个贫困村7200亩根底农田改造二要下更大的功夫补短板投资3500万元完成46个村和上级下达的平安饮水任务; 投资1500万元完成46个村变压器安装、线路改造; 投资850万元完成14座信号塔、7座基站建设; 投资883万元新修环山生产道路441公里; 投资6156万元完成村组入户道路硬化173公里、通村公路12公里,新建桥涵25座; 投资1785万元建成农村文化广场20个、文化活动室41个、文化舞台39个; 投资2000万元完成危房改造765户; 投资1.6亿元完成966户2922人易地移民搬迁安置任务。
三要花更多的心思提信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搭建平台比亲手帮扶更有成效,思想扶贫比物质扶贫更为重要要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用心用情用智同步推进精神脱贫,帮助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和“争访闹”陋习,到达既“摘穷帽”、又“拔穷根”的目的要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那么,培养一批有技术、懂产业、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大力开展劳务产业,提高劳务输出的技术含量和组织化程度,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要进一步加大苏陕深度合作力度,强化与国家卫计委、陕煤集团、陕西果业集团、西安欧亚学院等对口帮扶单位的协调对接,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大扶贫格局 (二)强化法治思维,全面彰显依法履职新形象“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要纵深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标准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责要问责、违法要追究全面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以及政府层级、部门之间的关系; 凡涉及县域经济考核指标的部门,要加强与省市部门对接,确保“应统尽统、应入尽入”全面实施“七五”普法,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着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