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北省)吴桥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河北省工作报告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50KB
约16页
文档ID:217216656
(河北省)吴桥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河北省工作报告_第1页
1/16

河北省)XX年吴桥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河北省工作报告 吴桥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崔炳甫一、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回忆 过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开展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新开展理念,以“五城建设”为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四化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稳增长、扩总量,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跨上新台阶xx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人均GDP由XX年的19357元提高到26370元,年均增长6.8%; 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5亿元,年均增长8.4%;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87亿元,年均增长7.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2.6亿元,年均增长15.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4亿元,年均增长12.1%;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到达26790元和11005元,年均分别增长9.6%和11%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上工程、引资金,工程建设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重点工程领导分包责任制和工程观摩考评机制,一批大工程、好工程落户吴桥。

五年来,全县共启动投资超亿元工程443个,总投资1658亿元其中 ,续建工程87个,总投资380.6亿元; 新开工工程81个,总投资352.7亿元; 竣工工程34个,总投资117.5亿元,列入市重点工程47个,总投资385亿元xx年,全县共落实投资超亿元工程79个,总投资256.7亿元,其中,竣工工程6个,总投资13.2亿元; 续建工程23个,总投资110.7亿元; 新开工工程21个,总投资52.2亿元; 签约工程29个,总投资80.6亿元,连续三年举行投资超亿元工程集中开工仪式,集中开工数量到达47个,在XX年以来的10次全市工程观摩评比中,我县9次获得小组总评第一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强技改,促升级,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迈出新步伐制定了“企业升级规划”,引导扶持116家企业进行技改扩产,规上工业企业由XX年的22家增长至50家,工业增加值到达9.3亿元,是XX年的1.64倍,其中,景博玻璃制品连续三年实现税收翻番,荣泰木业股份在天交所上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43家,其中,艺能锅炉等8家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 盈丰钢结构等12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贵和汽车配件、正能锅炉等企业申请国家专利10个; 益民减速机获得“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效劳平台”称号; 吴桥银晶助剂建成全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环保汞触媒技术研发中心,填补了我县国家级研发中心的空白。

实施品牌兴企战略,培育了华锋工具(吴工)、宏艺宫面(亿丝)等一批河北省著名商标; 海恩橡塑等10家企业获得河北省名优产品称号; 志远减速机等7家企业产品被评为“河北省中小企业名牌产品”,艺能锅炉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著名商标”,是xx年全市唯一一家获批企业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抓改革、促开放,经济开展释放新活力认真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和机构改革,圆满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理顺了食安办、扶贫办、保密局等多个部门的机构编制体制设立了政务效劳管理办公室,共衔接取消行政审批工程76项,衔接接收下放行政审批工程13项,衔接国务院改为后置审批的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32项,进驻政务效劳中心行政许可事项91项实行“四个清单”“三级平台”“两个代办”制度,全面推行“阳光政务”,政务效劳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标准运转; 全面落实“六个零”企业登记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制度, 放开行业准入,激活市场主体,全县市场主体到达7876家,是XX年的1.9倍园区平台日益完善,五年来,累计投资近5亿元用于开发区和宋门园区水、电、路、讯、气等根底设施建设,实现“九通一平”,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至目前入区企业已达131家,实现经营收入18.9亿元,被省工信厅列为“河北省第一批创立省级清洁生产试点园区”,被省商务厅评为“4A”级开发区。

深入开展定向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和小团组招商活动,先后引进了艾格瑞(中国)叶轮盖板托辊输送带生产等一批大工程,五年累计引进内资1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910万美元,完成进出口总值1亿美元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强规划、重建管,县城建设开创新局面聘请上海同济大学编制完成了《吴桥县城乡总体规划(20XX—2030年)》,启动了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给水、综合管网等11个专项规划编制,城市规划体系更加科学完善累计投资72亿元,实施了城市根底设施、公共效劳、广场公园等一批重点城建工程完成了泰山道、104国道等10条城区主干道路建设和改造,形成了“九纵八横”路网格局; 完成了杂技文化艺术中心、县体育场等重点工程建设,建成了杂技文化公园、老干部乐园、黄河路带状公园、清馨园等四大公园和26处街景游园,县城效劳功能更加完善; 对城区及104国道两侧供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初步实现了城区污水、供排水管网全覆盖; 尤其是总投资1.5亿元的城区集中供热工程,实现集中供热面积140万平方米,解决了居民冬季取暖效果差、污染重的问题; 新建垃圾中转站10处,购置大型环卫车辆11辆,实施全天候保洁,县城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评审验收,荣获河北省“人居环境进步奖”称号,xx年6月,我县又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县城复检验收铁城镇XX年被住建部等国家七部委命名为全国重点镇,xx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00个重点打造的特色小镇之一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稳根底、重调整,“三农”工作取得新进展五年累计投资10亿元,实施了高标准根本农田、小型农田根本水利、人饮平安、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村电网改造等100余个农业工程,新建乡村道路383公里,修建桥涵175座、扬水站点162座,铺设输水管道870公里,新增输配电线路500公里,新增高标准农田28万亩,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20万亩,建设农村集中供水厂3座,解决了111个村和99处农村学校的平安饮水问题,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小麦单产和增幅始终位居全市首位启动了大运河、杨家寺、曹洼三个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其中大运河和杨家寺两个万亩现代农业园被市政府认定为xx年度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全面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农村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累计流转土地10.4万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30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28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到达66.3%。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资6.3亿元,集中打造了杂技大世界省级重点片区和于集、铁城、曹洼、宋门等4个县级精品片区,完成了239个省级重点村和19个县级重点村建设,其中于西村、前李村、张朝寺村先后入选省级“美丽乡村”,桑园镇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 ——这五年,我们始终坚持壮规模、提品质,杂技文化旅游产业谱写新篇章科学编制完成了《吴桥县杂技文化旅游产业开展总体规划(20XX—2030年)》《吴桥杂技大世界核心区提升规划和修建性详规》,启动了5A级旅游景区创立,累计投资3000万元对景区周边环境及根底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完成了“鬼手居”新剧场和游客综合效劳中心建设,景区吸引力显著提升,五年累计接待游客261.5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1.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9%和17%启动了杂技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安陵法藏寺、铁城澜阳书院两个“3A”级旅游景区正在加快建设,进一步延伸了杂技文化产业链条组建了吴桥传奇杂技股份,培育了近40家知名演艺公司,其中,铭扬、龙之传奇、华艺三家公司被认定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到达4.7%成立了杂技艺术研究会,积极开展杂技艺术的研发,《灵性—手技》《晃梯》和《秦俑魂—独轮车技》分别获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银狮奖、特别奖和金狮奖。

投资3000万元编排推出了大型杂技主题晚会《江湖》,填补了河北省杂技情景剧的空白注册了我国第一个以地方区域冠名的证明商标“吴桥杂技”,入选全省十大文化产业聚集区,获得“河北省文化产业十强县”“河北名片”等多项荣誉称号,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二)推进转型开展,提升开展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转型升级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攻方向,扎实推进供应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以新型工业为主体、现代效劳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根底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1.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打造一批纳税超千万元的“小巨人”企业2.推进全域旅游和产业融合开展,积极打造“5A”级旅游景区,推进一批文化产业重点工程建设,精心打造2个3A级旅游景区和3-5条精品旅游线路,延伸产业链条建设一批星级宾馆和公共效劳设施,培育金融效劳、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现代效劳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3.推进农业供应侧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平台建设,完成“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全力打造生态粮食示范县积极推进大运河、杨家寺及曹洼三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带动我县农业向高端、集约、生态方向开展二是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企业升级规划”,加快传统产业创新进程,到202X年,全县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2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建立企业研发中心2家,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到达55%以上2.创新金融效劳体系,积极引进更多金融主体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县乡村三级效劳新模式,推动企业上市3.创新市场运作机制,积极推进PPP模式,抓好涉及养老、新能源、城乡根底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杂技文化旅游等9个方面工程的落实4.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实施更有灵活性、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加快高精尖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向吴桥会聚5.大力推进品牌创新,努力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著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三是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开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开展,保证民营经济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三)推进协调开展,提升县城建设品位一是大力推进全县区域协调开展深入实施“小县大县城”战略,以创立国家级园林县城为目标,开展县城建设攻坚行动,推动根底设施、产业聚集、人口规模、公共效劳迈上新台阶,力争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到达60%以上。

1.加快路网工程建设,完成104国道绕城、省道宁武线吴桥段改建工程、太行道北延(黄河路至海河路)、泰山道北延和开发区局部道路建设,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2.加强市政工程建设,积极与沧州建投公司合作,完成杂技文化效劳中心、县体育馆、规划馆、博物馆、档案馆工程; 实施天然气镇镇通工程,实现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及县城区、开发区和宋门园区雨污分流; 实施好城区供水管网、城区集中供热扩面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3.实施安居开发工程,启动一批高档小区开发建设、县城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提高县城档次和水平4.谋划建设教育园区,推进产城教融合开展,逐步实现“高中和职教学校向教育园区集中,初中向县城和乡镇驻地集中,小学低年级向乡镇集中,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实现全覆盖”的教育布局二是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开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小城镇,全面提升城镇化率,力争到202X年城镇人口到达18万人坚持美丽乡村片区建设与县域杂技游、运河观光游、农业生态游相结合,加快“农旅一体化”进程,到202X年,实现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三是统筹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开展大力弘扬“勤劳善良、崇文精艺、立德守信、开放包容”的“吴桥精神”,努力创立文明乡村、文明行业、文明家庭,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推进全县人民人文素养和道德全面提高。

(四)推进绿色开展,建设天蓝地绿水秀吴桥一是持续推进绿色攻坚行动大力实施绿色廊道和森林公园建设工程,构筑“森林围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