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真题(解析版)

上传人:全****全 文档编号:217088710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化学】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化学】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化学】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化学】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真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真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真题(解析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真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5题各2分,第6-10题各3分,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O BSi CAl DFe【分析】利用识记知识,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的比例进行判断解决即可【解答】解:根据记忆可知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2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闽南特色粽子的主要原料为大米、肉、海蛎干、食盐,主要原料中富含糖类物质的是()A肉B大米C食盐D海蛎干【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

2、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B、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C、食盐中主要含有氯化钠,氯化钠属于无机盐,不是糖类物质,故选项错误D、海蛎干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闻气体气味C塞进橡皮塞D量筒读数【分析】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在试管口塞橡皮塞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

3、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酒精灯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化合物的概念结

4、合图示进行分析解答,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据此解答【解答】解:A、该物质表示的是化合物;B、该物质表示的是混合物;C、该物质表示的是单质;D、该物质表示的是单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概念结合图示进行5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SeO3中Se的化合价为+3 BSe是一种金属元素Cn的值为6 DSe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硒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B硒元素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

5、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信息分析【解答】解:A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错误;B硒元素带“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则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n=342818=6,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单位不是克;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

6、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6早期治疗疟疾的原料是奎宁碱(化学式为C20H24N2O2),现在普遍使用的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奎宁碱分子含有一个氧分子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22:5C奎宁碱和青蒿素都是氧化物D奎宁碱和青蒿素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分析】A根据分子构成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错误;B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错误;C氧化物中只

7、含两种元素,奎宁碱和青蒿素不是氧化物,故错误;D奎宁碱(化学式为C20H24N2O2)含有四种元素,青蒿素含有三种元素,故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A使用过量的红磷B把红磷改为蜡烛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D不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

8、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解答】解:A、使用红磷的量必须足量,才能将密封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掉,故选项正确;B、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气体,不可以代替红磷,故选项错误;C、实验没有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由于瓶内气体温度偏高,气压偏大,会导致测量结果小应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故选项正确;D、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可以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不用打开橡胶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故选项正确答案:B【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

9、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8建立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升高使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因此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B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当一铜块的所有原子都被移出之后,该铜块的质量只减少一部分DNaOH和KOH都具有碱性,其原因是在水中均能解离出OH【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温度升高

10、,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因此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故选项说法正确B、冰和干冰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C、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当一铜块的所有原子都被移出之后,该铜块的质量减少至为0,故选项说法错误D、NaOH和KOH都具有碱性,其原因是在水中均能解离出OH,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相应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除去铁制品表明少量的铁锈用过量的硫酸长时间浸泡B除去硫酸钠

11、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C鉴别氢气和甲烷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D从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后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溶解固体,过滤后对滤渣进行洗涤、烘干【分析】A、根据铁锈、铁能与硫酸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C、根据氢气和甲烷燃烧均有水生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后的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锈、铁均能与硫酸反应,不能用过量的硫酸长时间浸泡,故选项相应的实验方案不合理B、碳酸钠与稍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

12、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相应的实验方案不合理C、氢气和甲烷燃烧均有水生成,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不能鉴别氢气和甲烷,故选项相应的实验方案不合理D、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后的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溶解固体后,过滤后对滤渣进行洗涤、烘干,故选项相应的实验方案合理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0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13、的是()A反应中CaO为催化剂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C反应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减少D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增大【分析】由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这个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反应后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质量都增加了,是生成物,碳酸钙的质量减小了,是反应物,该反应是碳酸钙高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反应;A、氧化钙在反应中不是催化剂,是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该反应是一种固体反应物生成一种固体和一种气体的反应,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该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14、,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反应后容器中的氧元素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图中质量比例的变化,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75分)11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了丰富的化学知识(1)我国是最早生产钢铁的国家这一,“百炼成钢”是指将生铁转化为钢,其主要原理是降低生铁中C(填符号)元素的含量;(2)黑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请完成配平(在方框内配上计量数,计量数“1”也要写):KNO3+S+CK2S+N2+CO2(3)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文献记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4)古诗“投泥泼水愈光明”:在高温条件下,炭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OCO+H2【分析】根据生铁和钢的差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百炼成钢”是指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故填:C;(2)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为:2KNO3+S+3CK2S+N2+3CO2,故填:2,1,3,1,1,3;(3)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故填:Fe+CuSO4=FeSO4+Cu(4)碳与水蒸气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故填:C+H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安全文明施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