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一历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

yingt****688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51KB
约7页
文档ID:217080174
高一历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课后练习、学习任务单_第1页
1/7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历史年级高一学期秋季学期课题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科书书名: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指导教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学生了解秦国灭六国完成统一的原因,通过分析秦巩固统一的制度措施和其他措施(秦统一的业绩),分析其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学生通过了解秦的社会矛盾及农民起义过程,能够理解秦灭亡的原因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史实;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角度、创设的情境对历史现象做出解释,形成根据史实得出认识以及历史解释的能力;培养对历史的理性认知学生通过学习战国末期到秦朝建立这一分裂到统一的过程的史实及秦朝在巩固统一过程中解决早期国家的管理问题的史实,能够理解中国古代“趋向统一”的趋势,增强国家认同,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认识,培养家国情怀教学重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突破策略:通过设计学习任务3和学习任务4,提供教材、结构图、地图教学难点:依据秦朝统一业绩理解秦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意义突破策略:通过对重点的突破,依据秦朝巩固统一措施的史实得出认识,最后任务7以材料总结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1分钟导入教师:从国博里耶秦简展览、现代户口本、秦朝户籍簿导入。

学生:思考秦能实现基层严密管理的原因,引出本课4分钟一、秦的统一1.客观条件【学习任务1】结合图1、图2、图3,教材p14导言和第1自然段,分析战国中后期出现了哪些利于统一的条件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引导从不同角度归纳,对较难回忆的知识点出示地图和教材文本等提示材料学生:回忆前课,结合材料,回答问题4分钟2.秦灭六国【学习任务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和图4,概括秦国能完成统一的原因教师:提出问题,引导从不同角度归纳,出示辅助分析材料学生:概括材料,回答问题8分钟3.巩固统一【学习任务3】阅读教材p15第2自然段,思考秦朝是如何巩固统一的教师:提出问题,提示学生分别从政治制度层面以及其他巩固统一的措施来回答制度层面,引导学生先列出史实然后进行分析分析时借助秦朝官僚机构示意图,从统治者、行政机构、人事任命方面引导学生和分封制对比,最后总结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其他措施,引导学生概括教材史实并对一些史实进行简单分析学习任务4】阅读图9,说明秦朝巩固统一成效如何教师:出示秦朝疆域图,指导阅读地图,总结秦朝巩固统一的成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初现根据上述史实,总结得出——秦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建立。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角度、地图、文字材料,回答问题;依据史实,得出结论1分钟二、秦朝的暴政【学习任务5】阅读教材p16、p17的第1自然段,概括秦始皇暴政的主要史实教师:提问,出示图示辅助,并总结学生:依据教材,归纳史实2分钟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学习任务6】读图13,概述农民起义的过程教师:提问,出示地图,指导学生阅读地图并总结学生:依据地图,讲述历史过程5分钟四、提升与总结思考提升【学习任务7】结合本课所学,谈谈你对下列两则材料的认识 教师:提供对秦朝正反评价的材料,提供分析的角度角度,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对秦朝做出自己的评价教师总结学生:依据材料、所学知识,谈认识总结本课教师:总结本课学生:回忆、梳理课后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历史年级高一学期秋季学期课题《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科书书名: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课后练习1、 选择题1.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这一年处在( )A.公元前2世纪前期 B.公元前2世纪后期C.公元前3世纪前期 D.公元前3世纪后期2.春秋战国500多年的斗争与融合为后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准备了诸多条件。

以下符合上述条件的有( )①中原周边的戎狄蛮夷产生认同观念,融入华夏族②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③各地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④分封制宗法制有利于实现对地方垂直有效的管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主要体现了( )A.皇位世袭 B.严刑酷法 C.皇帝独尊 D.君权神授4.秦统一六国后,北击匈奴,南统岭南,把“西南夷”纳入版图这些举措( )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 B.实现了在全国范围的长久治安C.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D.违背人民意愿加速秦的灭亡5.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项羽刘邦反秦 D.楚汉战争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他还在中央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权力体系——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秦朝在制度创新中的表现材料二 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廷,秦郡邑而促(短促)材料三 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六国者,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王夫之《读通鉴论》(2)请分别指出材料二、三、四在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方面的观点3)围绕“郡县制的推行是否导致秦朝的灭亡”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 选择题1-5 DACCB二、非选择题(1)表现: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全国推行郡县制2)观点:材料二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采用了郡县制;材料三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材料四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3)示例:郡县制与秦亡没有关系郡县制是历史发展和国家统一的必然趋势和需求,其设立加强了国家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

秦朝灭亡是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秦朝对新的大一统国家缺乏治理经验,没有顺应人民休养生息的期望,徭役繁重、刑法严苛,暴政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推翻秦朝政权也可以认为“有关系”,言之成理逻辑自圆其说即可要求必须有看法(即观点),有史实做论据,多角度进行说明即可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历史年级高一学期秋季学期课题《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科书书名: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了解秦国灭六国完成统一的原因,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和其他一系列具体举措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通过了解秦的社会矛盾及农民起义过程,能够理解秦灭亡的原因综合所学内容,能够依据史实客观评价秦朝能够阅读教材归纳史实,能够依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及创设的情境对史实进行分析,得出认识,进行历史解释;形成对历史的理性认知能够理解中国古代“趋向统一”的趋势,增强国家认同,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认识,培养家国情怀课前学习任务1. 阅读教材p14、p16、p17的三处“学习聚焦”,了解本课的学习要旨。

2. 结合初中知识,对p15第二自然段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分类3. 根据p15第三自然段,在p16页“秦朝形势图”中标出秦朝疆域四至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了解战国中后期出现的利于统一的条件以及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原因学习任务二】理解秦朝是如何巩固统一的,并依据秦朝统一的业绩分析秦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建立的意义学习任务三】 通过了解秦的社会矛盾及农民起义过程,理解秦灭亡的原因推荐的学习资源1. 纪录片:《中国通史》,第18集,“秦始皇统一中国”2. 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2.王子今:《秦汉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年4.王家范、张耕华、陈江:《大学中国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