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2号高炉铜冷却壁使用的体会摘要 结合首钢2号高炉铜冷却壁使用的经验,认为铜冷却壁是-•种长寿、高效的冷却设备,铜冷却壁需要 其热而的渣皮来实现对自身的保护,铜冷却壁热面的渣皮对炉内煤气分布的变化十分敏感,稳定煤气分布,实现 渣皮的稳定成为铜冷却壁高炉稳定.顺行的关键关键词高炉铜冷却壁渣皮Thought about copper cooling stave application for Shougang No.2BFAbstract With the experience about copper cooling stave application for Shougang No.2 BF, we consider that copper cooling stave is cooling equipment with long life and high efficiency・ Copper cooling stave protect itself with slag skull on its heated side and the slag skull is sensitivity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al gas distribution in blast furnace. So coal gas distribution must be stabilization, and then the good stabilization of slag skull become the key point of blast furnace stabilization and smooth operation・Keywords BF copper cooling stave slag skull前言高炉炉腹、炉腰、炉身下部工作条件恶劣, 风口前循环区内煤气的温度高达2000C以上, 从循环区逸出的超高温煤气和炉内生成的渣 铁流对炉腹部位剧烈的冲刷,将炉腹、炉腰的 耐火材料烧蚀,并且炉腹、炉腰和炉身下部正 是软熔带根部和焦窗所在部位,软熔带气流分 布的随机变化引起炉腰和炉身下部相应的温 度变化,温度的波动将引起耐火材料的严重剥 落,炉料中碱金屈氧化物与耐火砖衬发生反 应,形成低熔点化合物,并与耐火砖衬中A12O3 形成钾霞石、白榴石体积膨胀,使耐火砖衬剥 落。
一代炉役中,炉腹、炉腰、炉身下部耐火 材料是很容易被侵蚀的,这些部位绝大部分时 间依靠冷却设备维持工作,因此,髙炉炉腹、 炉腰、炉身下部的寿命不取决于耐火材料,而 是取决于冷却设备是否能长期可靠的工作铜 冷却壁利用铜的高导热性能,且铜冷却壁不铸 入水管,消除了气隙热阻,这样不仅降低了冷 却壁木体的温度,而且有利于形成能保护冷却 壁自身的渣皮,由于渣皮的导热性能极低,渣 皮形成后,就建立了一道炉内向铜冷却壁传热 的隔热屏障,从而减少了炉内热损失、保护了 铜冷却壁首钢2号高炉2002年5月开炉投产,有 效容积1780m3, 24个风口、2个铁口,为实现 高炉的长寿与高效,采用铜冷却壁薄炉衬结 构,在炉腹、炉腰、炉身下部安装3段铜冷却 壁,作为国内较早使用铜冷却壁的高炉,开发 了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连续监测系统、铜冷却 壁炉墙内型管理模型等,高炉操作者以理论指 导实践,借助铜冷却壁炉墙内型管理模型,在 实践中深化对铜冷却壁的认识,既取得了 2006 年6月-2007年3月焦比280Kg/t>煤比170Kg/t> 利用系数2.5t/m3.d的成绩,也经历T 2007年 10 月-2008 年 3 月焦比 420Kg/t、煤比 80Kg/t、 利用系数2.4t/n?.d、风口频繁损坏的低谷。
本 文从首钢2号高炉炉腹、炉腰、炉身下部3段 铜冷却壁的使用情况出发,从高炉操作者的角 度,对如何发挥铜冷却壁高效、长寿冷却器的 作用而避免渣皮频繁脫落危害高炉顺行、稳泄 生产,即如何维持铜冷却壁热面渣皮的稳定, 做一个简要的总结,以求与国内外同行印证、 总结铜冷却壁使用经验铜冷却壁使用情况1.1 使用情况2号高炉在炉腹、炉腰、炉身下部安装3 段共12()块铜冷却壁,第七段铜冷却壁安装在 炉腹上部、第八段铜冷却壁安装在炉腰、第九 段铜冷却壁安装在炉身下部,铜冷却壁厚度 140mm,铜冷却壁热面在高度方向平均分布多 个镶砖燕尾槽,槽内镶嵌SiC质耐火材料,以 利于挂渣,每块铜冷却壁设置4通道通水管, 水管热面距铜冷却壁热面67mm ,肋深度 37mm,采用软水密闭循环冷却,软水流量 3800m?/h,软水供水温度冬季40C,夏季50C各块铜冷却壁壁体均插入热电偶测暈壁 体温度,其中24块冷却壁(均匀布置)在不 同深度位置插入第二支热电偶,但两支热电偶 不在同一直线上,由于铜冷却壁内部在两支热 电偶Z间的温差非常小,两支热电偶温度未见 明显差别,本文之后所用热电偶温度系指在铜 冷却壁内插入深度相同的120支热电偶温度。
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在冬季40C〜50C,夏季 50C〜60C,正常生产中,七段铜冷却壁热电 偶温度稳泄性最好、八段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 稳定性次之,九段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稳泄性 差,七段、八段、九段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呈 逐步升高的趋势,但上下相差在10C以内2 号高炉自开炉投产后,铜冷却壁使用效果不 错,但自2007年年中开始,出现铜冷却壁热 面渣皮频繁脱落现象,伴随出现风口频繁损 坏,部分铜冷却壁也出现损坏1.2 热电偶温度分析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变化是反映铜冷却 壁工作状况的最直接手段,铜冷却壁内部传热 形式是导热,利用反映导热的傅立叶定律: q = _入• gradtq为热流强度,A为导热系 数,gradt为温度梯度),热电偶温度与铜冷却 壁热面温度建立相互关系,本文也利用傅立叶 定律对渣皮厚度定性分析影响热电偶温度的 因素,一是铜冷却壁设计参数及热电偶插入深 度,参数己经确定,分析过程可不考虑,二是 软水供水温度、流量,软水供水温度越低、流 量越大,热电偶温度越低,三是铜冷却壁对应 部位炉内煤气温度,煤气温度越低,热电偶温 度越低,四是渣皮厚度,渣皮厚度越大,热电 偶温度越低铜冷却壁长期正常工作的热面温 度应低于150C,否则其物理、力学性能会发 生改变,在铜冷却壁设计参数、软水供水温度 及流量、煤气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必然对应存 在热电偶的长期工作上限值,当然,这一上限 值是随高炉不同时期炉内冶炼条件、冷却条件 的改变而改变的。
在软水供水温度、流量一定的情况下,热 电偶温度上升速率较大、温度上升曲线存在明 显拐点,在lOmin内上升10C以上,认为该部 位发生渣皮脱落,因为渣皮脱落后,该铜冷却 壁热流强度急剧升高,造成铜冷却壁热血温度 升高,热电偶温度随之升高;热电偶温度上升 速率较小、温度上升曲线平滑,则认为主耍是 该部位炉内煤气温度升高,但渣皮未脱落若 软水供水温度、软水供水流量发生变化,热电 偶温度随之发生变化,软水供水温度降低、软 水供水流量增大,热电他温度降低,反之,热 电偶温度升高,热电偶温度变化的速率取决于 软水供水温度、流量的变化幅度2渣皮稳定性分析2.1 高度方向渣皮稳定性分析髙炉炉腹、炉腰、炉身下部由于处于炉内 软熔带根部位置,炉内煤气分布变化、原燃料 质量变化、炉缸热度变化等原因,造成炉内软 熔带根部位置的上下移动,由于铜冷却壁热电 偶温度的敏感性,可以通过观察热电偶温度, 来判定炉内软熔带根部的大致位置七段、八 段、九段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都稳定,说明软 熔带根部位置处于九段铜冷却壁以上;七段、 八段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稳定,九段铜冷却壁 热电偶温度稳定性差,说明软熔带根部位置处 于九段铜冷却壁位置;七段铜冷却壁热电偶温 度稳定,八段、九段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稳定 性差,说明软熔带根部位置处于八段铜冷却壁 位置;七段、八段、九段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 稳泄性差,说明软熔带根部位置处于七段铜冷 却壁或七段铜冷却壁以下位置。
高度方向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稳定性差, 认为是由高度方向上渣皮厚度变化引起的,炉 内高度方向上自软熔带根部开始产生渣铁混 合物,软熔带根部以下位置在炉内冶炼条件一 定的情况下最容易形成稳定厚度的渣皮;软熔 带根部及以上位置渣皮稳定性差,一方面受软 熔带根部位置煤气流改向冲刷渣皮影响,另一 方面该部位没有产生充足的渣铁混合物,所以 软熔带根部及以上位置会出现热电偶温度连 续高、不能及时完成渣皮重建的现象2.2 圆周方向渣皮稳定性分析七段、八段、九段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都 不稳定,且不稳定的现象存在于同一方向,说 明该方向炉内边缘煤气流局部过盛,使该方向 铜冷却壁热面渣皮频繁脱落软熔带根部以下 位置的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圆周方向稳定,说 明炉内边缘煤气流均匀、稳定,边缘煤气温度 的变化导致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的变化,进而 反映出炉内边缘煤气流的强弱2.3 渣皮稳定性的控制对于炉内高度方向的渣皮稳定性分析,可 大致判断炉内软熔带根部位置、监测软熔带根 部的异常变化,为炉内下部送风制度和上部装 料制度的调整提供依据若软熔带根部位置过 低,达到炉腹下部,尽量釆取措施提高软熔带 根部位置,否则由于现在国内大多数高炉的原 燃料、操作条件都无法达到非常稳定,极有可 能造成软熔带根部的进一步下移,从而使未充 分分离的生料下降到风口带砸坏风口,II软熔 带根部位置过低,易造成软熔带根部以上位置 不能及时形成渣皮來保护铜冷却壁;若软熔带 根部位置过高,则炉内间接还原减少,不利于 高炉降低燃料比,从2号高炉冶炼实践看,软 熔带根部位置绝大部分时间在九段铜冷却壁 位置。
对于炉内圆周方向的渣皮稳定性分析,特 别注意圆周局部方向的渣皮频繁脱落,尤其是 七段、八段、九段铜冷却壁渣皮都发生明显的 脱落,这说明在圆周方向上存在局部由风口循 环区逸出的超高温煤气,煤气到达铜冷却壁所 在位置,使该处铜冷却壁热面的渣皮脱落,这 对高炉冶炼影响很人,一方面脱落的渣皮滑落 到风口带造成风口损坏,另一方面渣皮脫落后,超高温煤气直接冲击铜冷却壁,铜冷却壁 热面温度过高,若长时间存在超高温煤气对铜 冷却壁的冲击,铜冷却壁热面的渣皮是反复脱 落的或者说渣皮不可能得到重建的若炉内存 在铜冷却壁热面渣皮在圆周局部方向频繁脱 落的现象,说明炉内中心煤气和边缘煤气都存 在不稳定的可能,必须及时调整,稳定煤气分 布3渣皮厚度分析3」渣皮厚度的判定没有直接手段测量铜冷却壁热面渣皮厚 度,现行的手段是通过传热学模型间接推算渣 皮厚度铜冷却壁反期工作的热面温度应低于 150C,这要求铜冷却壁在工作期间必须要有 约10mm厚度以上的渣皮保护在铜冷却壁 热面存在渣皮的悄况下,铜冷却壁热电偶温度 可以反映渣皮厚度的变化趋势,热电偶温度越 高,则渣皮越薄3.2 渣皮厚度影响因素影响渣皮厚度的因素,一是铜冷却壁的设 计参数,包括冷却通道形状及直径、冷却通道 间距、冷却水管布置、镶砖导热系数等;二是 软水供水温度、流量,温度越低、流量越大, 渣皮厚度越厚;三是铜冷却壁对应部位煤气温 度,煤气温度越低,渣皮厚度越厚。
3.3 渣皮厚度的控制渣皮厚度的控制,一方面受必须有约 10mm厚度以上的渣皮保护铜冷却壁的制约, 另一方面渣皮过厚会减小炉内容积、甚至存在 炉墙结厚的隐患若七段、八段铜冷却壁渣皮 稳定,渣皮厚度的控制范I韦I可以在10mm〜 100mm,甚至可以有倾向性的使渣皮厚度稍 厚,在对高炉容积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减 少高炉热损失若七段、八段铜冷却壁渣皮稳 定性差,渣皮厚度适宜控制在较薄的范I韦I,这 样脫落后的渣皮厚度较小,减少了其对炉缸热 量的消耗,降低了其砸坏风口的危险4铜冷却壁高炉操作4.1 渣皮脱落铜冷却壁热面渣皮脱落后,一方而破坏操 作炉型,另一方面造成炉缸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