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大赛2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216778613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大赛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大赛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大赛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大赛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大赛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大赛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的改良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在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材中,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学会利用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教材的第12页安排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教材中,对于探究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是这样来进行探究的:1、取一个冷而枯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2、取一个内壁蘸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了什么物质。两个实验在实际操作时难得到预期的效果。实验1缺乏之处:1.实验现象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此实验是课本

2、上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一般在在开学不久后就会做这个实验,九月份的南方白天平均温度还在三十度以上,做这个实验时,往往受天热的影响,加之蜡烛燃烧的产生的较高温度影响,烧杯壁迅速变热烫手了,水汽较难凝结在烧杯壁上。2.蜡烛燃烧产生的黑烟影响观察。实验2缺乏之处:1.不少同学探究的实验现象不明显。可能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接触不够充分,所以看不到明显的现象。2.实验设计不严谨。有的同学探究的实验现象是烧杯内壁稍稍变得模糊,就答复说: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因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这也是教材设计实验的本意。然而,有的同学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及疑问,这是不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使烧杯内壁上的水分蒸干,

3、溶解在澄清石灰水里的物质附着在烧杯内壁上,使烧杯内壁变得模糊呢? 这说明学生充分思考了,因为烧杯内壁上蘸有的是少量的石灰水,确实不能排除被蒸干的可能。那么,教材中设计的实验也就存在着缺乏之处。科学必须要有严谨性和逻辑性,必须一丝不苟,不能存在模糊认识。对于出现的疑虑必须要弄清楚。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怎样得出正确的结论呢?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教材中探究蜡烛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做如下改良。实验用品:1000ml烧杯、石棉网、两块木块、一支蜡烛,一瓶澄清石灰水,镊子石棉网实验方法:1、将燃着的蜡烛用蜡油固定。2、取冷而枯燥的1000ml烧杯,卡一块枯燥的石棉网于其中。3、烧杯将燃着的

4、蜡烛扣住,烧杯口下端用两块木块垫高。4、利用白色的石棉网观察现象。5、反转烧杯,用镊子将石棉网取出,将少量澄清石灰水沿烧杯内壁倒入,震荡,观察现象。创新之处:1、石棉网有良好的隔热作用,吸收了较多的热能,使烧杯尤其是烧杯底部的温度上升较慢。事实证明,经过改良的实验装置使实验现象明显,不久,烧杯底部和杯壁明显有水珠生成。2、石棉网可以挡住蜡烛燃烧产生的绝大局部黑烟,而让产生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顺利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受黑烟的影响3、在白色石棉网的衬托下,即使只有少量的水珠产生,观察也很明显。改良后的优点:1、实验现象明显,实践证明几乎不受外界气温、实验时间、蜡烛材质等客观因素的的影响,在教学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2、实验装置简单,操作简单平安,具有实用性、普及性。3、实验设计严谨。备注:石棉网选取石棉直径8厘米的最适宜。此文档可编辑打印,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