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共6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16627460 上传时间:2021-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生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生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全生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共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全生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共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共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共6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安全生产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1.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A、主要负责人;B、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C、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3.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A、生活设施 B、福利设施 C、安全设施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 )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

2、应与员工宿舍保持安全距离。A、职工食堂 B、员工宿舍 C、职工俱乐部5.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 )。A、安全宣传标语 B、安全宣教挂图 C、安全警示标志6.依照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保证上岗的从业人员都经过( ),否则,生产经营单位要承担法律责任。A、安全生产教育 B、安全技术培训 C、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7.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 )证书,方可上岗作业。A、操作资格 B、许可 C、安全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 )起施行。A、2002年9月1日B、200

3、2年10月1日C、2002年11月1日9.生产经营单位对( )应当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应当采取的紧急措施。A、事故频发场所 B、重大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源10.生产经营单位对新录用的从业人员,要制定详实的教育培训计划,培训经费由( )安排。A、生产经营单位 B、从业人员 C、政府财政部门11.依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都( )向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A、有权 B、无权 C、无责任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A、危险因素 B、事故隐

4、患 C、设备缺陷13.新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 、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A启蒙教育 B厂级教育 C礼仪教育 14.被困在电梯中应( ) 、将门扒开脱险 、从电梯顶部脱险、电话求救或高声呼喊耐心等待救援 15.汽车在加油时( ) 、禁止使用汽车喇叭、禁止打开雾灯、禁止使用手持电话 16.车辆行人遇有灯光信号、交通标志或交通标线与交通警察的指挥不一致地,服从( )。 、灯光信号、交通标志或标线、交通警察 17.电工作业、金属焊切作业、锅炉作业等均属特种作业,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相关部门培训学习取得相应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操作。特种作业操作证每()年复审一次。 A、1年 B、2年 C、3

5、年 18.当遇到火灾时,要迅速向( )逃生。 A、着火相反的方向B、人员多的方向C、安全出口的方向 19.电器设备在发生火灾时不应该用( )灭火。 A、卤代烷B、水C、干粉20.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制度具有( )。 A、强制性 B、非强制性 C、建议性 21.当发生地震时,不可以躲避的场所是:( ) A、卫生间B、桌柜下C、阳台 22.防止触电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 A、不用湿手、湿布触摸电器B、不乱动开关、插座等 C、有人触电时,立即拉开 23.在室外遇到雷雨时,下面哪种做法不容易出现危险?( ) 、躲到大树下、躲到广告牌下、无处可躲时,双腿并拢、蹲下身子 24.车辆超车应该遵守下

6、列哪项规定?( ) A、被超的车不必减速B、可以超越正在超车的车辆 C、先鸣号,后超车25.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要迅速_以防止引起火灾。( ) A、打开排气扇通风B、打开灯查找漏气部位C、打开门窗通风 26.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喷射。A、上部B、中部C、根部27.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震逃生办法是( )。A、如果在高楼上,应迅速乘电梯下楼逃生B、如果附近有水库,应跑到水库大坝等高处躲避C、如来不及离开室内,应躲在墙角、卫生间、桌下等空间小而牢固的部位或坚实的家具下28.处理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指的是: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

7、A 事故责任人不悔改 B 相关人员未得到追究 C 事故责任者未得到处理29.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A、安全生产工具; B、安全防护设施; C、劳动防护用品 30.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培训。其他从业人员的培训,由( )组织实施。A、生产经营单位;B、行业安全协会;C、劳动就业部门 31.“安全第一”的涵义就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贯彻以人为本,把安全放在( )的位置上,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A、主要; B、重要; C

8、、首要 32.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 ),有关负责人应负管理责任。A、重要责任;B、主要责任;C、直接责任 33.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工伤保险费由( )缴纳。A、生产经营单位;B、职工个人;C、生产经营单位和职工个人各50% 34.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A、拥挤踩踏;B、中毒窒息;C、烧伤 35.灭火器材应放置在( )。A、陷落的地方;B、锁在固定物体上;C、易于取用的地方 36.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中,表示“禁止”的颜色为( )。A、黄色; B、红色; C、兰色 37.国家对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

9、工是指年满( )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A、15; B、16; C、17 38.工伤认定应当由当地( )部门作出。A卫生医疗;B、劳动保障;C、安全监管 39.高温作业工人为预防中暑应饮用( )。A、矿泉水;B、纯净水;C、淡盐水 40.如有化学品进入眼睛,应立即( )。A、用干净手帕擦拭;B、滴氯霉素眼药水;C、用清水洗眼 41.建筑施工安全“三宝”是( )。A、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 B、安全带、安全网、防滑鞋;C、安全带、安全网、防护服 42.建筑施工中,重特大事故多发类型是( )。A、高处坠落、施工坍塌; B、物体打击; C、触电 43.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场所面积不得小于10m2,

10、其与周边临近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场所的最小距离为( )m。A、50 B、40 C、60 44.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导线断落点( )米范围内,禁止人员入内。A、10; B、20; C、30 45.国家对矿山、( )、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等5类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A、军工; B、冶金; C、建筑施工46.剧毒化学品的储存、保管、发放必须严格管理,实行( )制度。A、双人收发、一人保管;B、一人收发、双人保管;C、双人收发、双人保管 47.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时,必须立即向( )报告。A、卫生部门; B、公安部门; C、安监部门 48.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

11、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属于()事件。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 49.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 )。 A、特殊社会保障B、特殊劳动保护C、特殊劳动保险 50.人体触电后,( )是救活触电者的主要因素。 A、拨打120急救电话B、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C、马上做人工呼吸 51.起重作业时,( )不能在起重臂和吊起的重物下停留或行走。 A、所有人 B、起重工 C、安全员 52.从事一般性高处作业脚上应穿( )。A、硬底鞋B、软底防滑鞋C、普通胶鞋 53.三线电缆中的红色线是( )。A、零线 B、火线 C、地线 54.锅

12、炉最危险的事故形式是( )。 A、爆炸 B、漏汽 C、炉墙裂缝 55.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V,它可发生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发火灾。A、36 B、220 C、数万56.检查燃气灶具接口处是否漏气,应采用()的方法检漏。、用明火、用肥皂水、用鼻子闻 57.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 )。、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 、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1-5、AACBC6-10、CACCA11-15、AABCC16-20、CBCBA21-25、CCCCC26-30、CCCCA31-35、CCABC36-40、BBBCC41-45、AAABC46-50、CBBBB51-55、ABBAC56-57、BC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