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的含义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内容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我国的国际地位2.我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1、外交政策的含义: 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 略、方式和手段2、我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我国制定外交政策的依据: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4.4、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1)宗旨:(2)基本目标:( 3)基本立场:(4)基本准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独立自主 要求: 表现:绝不屈服、绝不允许、不结盟、自主决定、尊重(详见p10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5.5、我国的外交实践带来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社会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6.【自主探究】判断并修改1.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2.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和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相同3. 弱国无外交,国家力量的强弱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而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受国家力量的影响一国的外交政策是由其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的,综合国力的强弱会对外交政策产生重要影响,但非直接决定因素,特别是随着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弱国也可以发展对外交往,推行本国的外交政策7.4. 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和地区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用我国处理台湾问题外交政策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目前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只能适用于处理和解决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问题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我国应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下实现祖国的统一8.【合作探究】材料一:中国政府坚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 高度重视周边外交,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提出和制定了“睦邻、安邦、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以和平、安全、合作、繁荣作为亚洲政策的目标积极推进睦邻友好和区域合作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实现什么外交政策?在材料中是怎样体现的?表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它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体现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体现了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以和平、安全、合作、繁荣作为亚洲政策的目标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9.材料二:近期,南海紧张局势升级,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中国的“核心利益”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了挑战中国一贯主张有关国家通过和平谈判、友好协商来解决南海争议但对于印度将与越南在南沙开采石油、菲律宾领导人赶赴美日,试图合纵连横,借助外力共同“牵制中国”的行为,中国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坚定的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上述做法的合理性1)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行为侵犯了我国的主权,所以我们要坚决反对2)主权国家拥有独立权、自卫权、平等权和管辖权我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3)我国的行为符合联合国海洋法等法律法规、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4)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5)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0.(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1)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采取和平的方式,增加财富,实现自身的发展; 11.2、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与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的趋势有利于我国的崛起我国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性质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和平发展是既可以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可以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12.3、中国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 (1)作为主权国家,我们要积极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2)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谐、协作、共赢精神3)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努力推动建设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的建立5)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反对各种形势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7)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能力13.材料二:近期,南海紧张局势升级,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中国的“核心利益”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了挑战中国一贯主张有关国家通过和平谈判、友好协商来解决南海争议但对于印度将与越南在南沙开采石油、菲律宾领导人赶赴美日,试图合纵连横,借助外力共同“牵制中国”的行为,中国及时采取反制措施,坚定的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上述做法的合理性10分)14.31、(1)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的行为侵犯了我国的主权,所以我们要坚决反对2)主权国家拥有独立权、自卫权、平等权和管辖权我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3)我国的行为符合联合国海洋法等法律法规、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主题4)在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5)坚持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5. 2012年6月16日 ,我国发射了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计划迄今为止最大胆的尝试该计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成功和技术实力的有力象征我国毫不掩饰自己在宇宙开发方面的雄心,同时指出中国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完全出于和平目的,也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中国愿意与致力于太空和平开发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促进航天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的道理16.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出于和平目的,发展载人航天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发展载人航天计划,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愿意与致力于太空和平开发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促进航天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出于和平目的,致力于太空和平开发,体现了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17.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如南北差距积极扩大、世界人口剧增、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对世界环境和发展中国家的关键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系统阐释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和基本纲领,并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有18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可持续发展观被不同国家所认同联系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被不同国家所认同18.国家利益是每一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一国家既重视自己的国家利益,又努力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利益共同点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利益共同点,它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利益,也关系到下一代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不仅关系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发达国际的利益 在当今世界,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发展问题上,经过联合国的努力,不仅达成了了持续发展观的共识,而且形成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也是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可的原因之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可持续发展观符合当今时代的主题,因此能被不同国家所认同19.(2011福建39)材料二: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外界有人对中国的发展展现出复杂心态:一方面对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表示认可;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巨大规模和发展模式感到恐惧,甚至提出了“中国威胁论”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复杂心态”进行评析10分)20.(2)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对旧的国际秩序产生了冲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的发展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21.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