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与账户培训(ppt 46页)

上传人:luobi****88888 文档编号:216452692 上传时间:2021-11-29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62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科目与账户培训(ppt 4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会计科目与账户培训(ppt 4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会计科目与账户培训(ppt 4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会计科目与账户培训(ppt 4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会计科目与账户培训(ppt 4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科目与账户培训(ppt 4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科目与账户培训(ppt 46页)(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Accounting principle基础会计学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作為會計我們必須: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原則不做假賬2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一、会计要素二、会计科目三、会计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一节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概念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即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会计要素是对经济事项引起变化的项目所作的归类。按照会计要素所处的变动状态,可以分为静态会计要素和动态会计要素两类。 4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一、会计要素的确立(一)资产、

2、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形成过程企业资金现金存货长期投资机器设备资 产投资者债权人所有者权益负债资金来源资金占用第一节会计要素5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现金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现金费用(投入)收入(产出)利润一、会计要素的确立(二)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的形成过程第一节会计要素6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二、会计要素的基本内容(一)资产 1. 含义过去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的本质与特征企业的经济资源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资产已经取得,是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企业的资产按照变

3、现或耗用时间的长短,资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第一节会计要素7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一)资产2. 构成 (1)流动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者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转化为现金)或者耗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使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待摊费用、存货等。 现金指企业的现款。用途:支付日常零星、小额的费用开支。银行存款指企业在银行的存款。来源:投入、借入、销售收入用途:还债、支付货款及费用短期投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转让财产使用权的行为。特征:随时变现、持有期不超过1年。应收票

4、据是在采用商业承兑汇票支付方式下,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尚未兑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票据(支票、本票、汇票)的一种。汇票到期前可以贴现。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应该向客户收取、暂时未收到的货款。企业出售设备的款项不属于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按规定可以提取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的款项。如各种赔款、罚款、租入包装物的押金、为职工垫付的各种款项等。存货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的准备出售或耗用的各种货物。存货有两类:一类是库存商品,主要用于销售,取得收入;一类是材料,主要用于投入生产,生产产品。第一节会计要素8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

5、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一)资产(2)非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长期投资,是指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长期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 投资目的: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或影响。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未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的工具、器具等,应当作为低值易耗品处理。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的条件,

6、它用于使用,不是用于销售。固定资产的收回是提供折旧的方式进行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它是企业的经济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收益有不确定性。其他资产,是指除上述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第一节会计要素9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二)负债 1.含义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

7、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本质与特征一种现时义务在未来偿付资产交易已经发生第一节会计要素10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二)负债2.构成 (1)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企业的负债应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负债的流动性,是就负债的偿还期限长短而言的。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含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等。第一节会计要素11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

8、计科目与账户(二)负债 (2)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长期借款包括向金融机构借款和向其他单位借款。长期借款应当区分借款性质按实际发生的数额记帐。长期借款利息根据具体情况记入工程成本或财务费用。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引进设备款、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应付款等。长期应付款项应当按实际发生数额记帐。第一节会计要素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 12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三)所有者权益1.含义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

9、债后的余额。不同角度的理解企业角度企业收到的投资者投资及其增值投资者角度投入特定企业的资金及其增值委托特定企业经营管理的财产产权角度属于出资者的产权(因而享有经济利益)第一节会计要素13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三)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本质与特征(与“负债”比较)产权归属不同存在期限不同收益与风险不同第一节会计要素14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三)所有者权益2.构成资本增值(留存收益)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第一节会计要素15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四)收入1.含义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10、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我国认定的收入概念,实际上指“营业收入”(与FASB观点一致)。2.确认收入构成的两种理论基础流转过程论(FlowProcessApproach)流入量论(InflowApproach)3.构成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流转过程论认为收入的实现应当是一个完整的流转过程,即企业在特定期间进行的物品和服务的创造过程。这种理论强调收入(产出)与费用(投入)之间应当具备的因果关系。如产品的销售与成本间的内在联系,依此观点其应当确认为“收入”。与此相反,企业没收租出物品押金由于没有直接发生与其可以“配比”的成本或费用,因此,其不能确认为“收入”。依照

11、流转过程论,收入必须以企业在特定期间进行物品或劳务的创造过程为基础,它是企业通过资产的流出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结果。该理论注重收入产生的过程。流入量论注重流入的“结果”而不是流入的“过程”。这种流入可以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现金或其他资产的“流入”,或者是因其他交易或事项(如利息、捐赠)所产生的现金或其他资产“流入”。流入量理论下的收入确定,并不注重收入的“形成过程”,关键在于其是否产生了“流入”结果。只要有结果都要确认为收入。流转过程论着眼于经营活动中资产的转化或流出,因而侧重于认可销售的产品或商品收入和提供服务的收入,而排除了没有完整获取过程的“利得”。而流入量论则不仅包括企业的正常经营

12、收入,也包括“利得”。一般而言,基于流转过程论界定收入的构成,称之为狭义收入的概念,如中国、美国;基于流入量论界定收入的构成,则称之为广义收入的概念,如国际会计准则的收入概念。第一节会计要素16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五)费用 1.含义 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的本质 费用以“资产消耗”形式存在 费用是企业实现利润的必要过程 费用的目的是为了获利第一节会计要素17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五)费用2.构成(1)损益性费用 主营(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2)成本

13、性费用 材料(或商品)采购成本 产品生产成本 长期工程成本 损益性费用:为获得收入而使含有经济利益的资产流出企业的消耗。这种消耗与当期收入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应当按配比性原则要求计入当期损益。成本性费用:为了在未来期间获得收入而形成另一种资产的消耗。该种消耗构成相关资产的成本,不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第一节会计要素18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六)利润1.含义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其用来衡量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的财务业绩。2.构成(1)经营收益(营业利润)(2)投资收益(3)其他收益经营收益是企业从事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所获得的收益,也称营业利润。它显示着企业未来的发

14、展能力。通常有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构成。投资收益是企业从事股票、债权及其他投资活动所活动的收益。它具有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其他收益是获得的除经营收益、投资收益以外的各种收益,如罚款收益、没收押金等。这部分收益与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在我国是指营业外收入(它其实是企业的一种“利得(Gains)”)。与其对应的是营业外支出(它其实是企业的一种“损失(Losses)”)。第一节会计要素19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三、会计要素的基本关系(一)静态三要素的关系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机器设备、厂房专利技术等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占用形式)资金的来源

15、向银行借向社会公众借向供货方借原始投入留存收益=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的含义:1.在会计期间的某一日(通常指期初、期末)企业的资产总额等于其当日的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合计。会计等式的含义:2.作为企业资金占用形式的资产与作为企业资金来源渠道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同一资金整体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相互依存。会计等式的含义:3.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之间的变动具有内在联系,企业的经济活动最终体现在会计要素的变动上。第一节会计要素20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收入 费用 = 利润 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利润计算(收益决定)的基本模式。其

16、基本含义:1.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直接影响企业期间利润的确定;2.来自于特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进行对比,可以进而确定该期间企业的利润数额;3.利润是收入与相关费用比较的结果。三、会计要素的基本关系(二)动态三要素的关系第一节会计要素21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资产 + 费用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收入三、会计要素的基本关系(三)综合会计方程式(动静结合的会计方程式)第一节会计要素22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四、经济交易与事项的基本类型(一)从现金流转角度的分类1.收款交易与事项现金、银行存款增加2.付款交易与事项现金、银行存款减少3.转账交易与事项不影响现金、银行存款第一节会计要素23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学原理 2 会计科目与账户(二)从会计要素角度的分类1.类型一:资产增加、负债或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金总额增加)例:(1)接受投资者以货币资金70万投资;(2)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30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70万资产30万所有者权益70万负债30万资产 100万第一节会计要素24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