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2)》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216203043 上传时间:2021-11-2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认识新偏旁“目”。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语气变化。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教学难点:会写“同、学”等字。三、学情分析明天要远足是一首充满童趣、表

2、现童真的儿童诗。诗歌文字简练,立足生活,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小主人公因“明天”要去远足,控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而睡不着觉的情景。本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努力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体会小主人公远足前无比激动、无限期待的心理,从而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实现以读促识、读中感悟、读识结合的教学情境。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小组合作。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请你也回忆一下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去旅行?去旅行前你的心情如何?走入情境,揭示课题。过渡:美丽的景色让人陶醉,迷

3、人的风光让人充满遐想,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明天要远足,看一看课文里的小朋友是怎样期待这次旅行。(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教师范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预设:知道为什么“我”睡不着。(三)初读诗歌,认读生词1自由朗读诗歌,学生自学生字。(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字音。在学习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3)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目”。(4)同桌相互检查,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2随文识字品读文章(1)强调睡是翘舌音,认识新的偏旁“目”字旁。睡觉闭上眼睛,所以是目字旁,联系偏旁来记

4、忆,给睡组个词吧。还能说出目字旁的字吗?(2)“那”的反义词是“这”。跟进训练题火眼晶晶,我会选。(1)n?(2)n你去哪()儿?我去那(?)里。(3)能用“吗”说一句话吗?通过图片展示理解海为什么是多种颜色?认识“真”字,并说一说“真”的反义词是“假”,理解“洁白柔软”一词的意思。(4)三个自然段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等形式品读感悟孩子的焦急、无奈想要远行迫不及待的想法。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识字情况。(1)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睡不着大海那地方?老师真的吗?同学?什么?刚才天亮(2)开火车认读生词,教师适时纠正字音。游戏环节给闹钟送汉字,每个闹钟上出示一个本课生字,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5、(四)集中识字,指导书写1过渡:通过诵读诗歌,我们体会到了小朋友的想去旅行的焦急的心里,不过当中还藏着一些有趣的生字宝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2指导书写生字才、明。(1)学习生字明。“日”在竖中线的左边略上,月字竖撇在竖中线,向左穿插。(2)学习生字才。教师在黑板演示,学生书空,学写生字才。三个笔画要舒展,横在横中线,竖的部分要直,钩短小有力撇要舒展。(五)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诵诗歌,感受小朋友对远行焦急、无奈、期待的心情,体会了诗歌优美的语言,还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生字,让我们再读一读诗歌,体会这位小朋友急不可耐的心情。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检查词语和生字的认读情况。2回顾课文内容。(二)再

6、读诗歌,理解感悟。1这首诗中什么地方写得最有意思?预设1:睡不着的动作:翻过来、翻过去想一想我们平时睡不着觉的样子。预设2:三次叹气“哎”学生演一演三次叹气“哎-”,表情要生动。“哎”这条长长的尾巴是什么意思?表示叹气的时间很长。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有感情的读一读,体会当时的心情。2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3朗读比赛,读中体会小朋友着急迫不及待的等待心里。(三)指导背诵,积累语言。1借助填空背诵课文。指名背、小组背、全班齐背。明天要远足翻过来,唉睡不着。-翻过去,唉睡不着。-翻过来,翻过去,唉2我会说一说:我和()去了(),玩了(),心情()。(四)指导书写过渡:通过诵读

7、诗歌,我们体会到了小朋友的焦急,这些语言当中还藏着一些有趣的生字宝宝,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交流记忆方法,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2学习生字同、学。(1)观察生字结构,学习书写。(2)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3)比赛书写汉字,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书写汉字,比一比哪个小组写得美观、大方。(五)总结全文,再次感受夜色1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诵诗歌,感受小朋友对远足的渴望,体会了诗歌优美的语言,还认识了许多有趣的生字,让我们再读一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味。2播放音乐,学生配乐朗诵诗歌。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明天要远足是一首诗歌,描述了主人公因为明天要远足而翻过来

8、翻过去睡不着,表现了主人公掩饰不住的激动无比、无限期待的心情。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认识2个部首,会写“才、明”等4个生字;二是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心情。【教学目标】1、会认“睡、那、海、真、老、师、吗、同、什、才、亮”11个生字,认识“目字旁和京字头”;会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自然、向往自然的情感。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激动无比、无限期待的心情。【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心情。【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了解

9、远足,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拼读。2、质疑:什么是远足?3、明天要远足了,大家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学习新的课文-明天要远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课文。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3、学习生字“睡、那、海、真、老、师、吗、同、什、才、亮”三、书写指导1、学习生字“才、明、同、学”的读音、笔顺。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3、组内评议。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学生齐读课文。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要求学生说说图上的内容。2、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说明她睡不着?3、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睡不着?4、学生一边表演一边朗读。三、朗读课文,感

10、悟课文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学生自读四、表演朗读三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朗诵。五、拓展延伸我会说:那地方的(?)真的像(?)说的那么(?)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3 同学们,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表达这种兴奋、激动心情的小诗明天要远足。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目”。会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第一课时一、释题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外出游玩一天。明天就能去郊游了,你们的心情怎样?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表达这种兴

11、奋、激动心情的小诗明天要远足。3、“远足”是什么意思?二、自主识字1、听教师范读,圈画出生字。2、自由、正确地朗读课文。3、自由识字,口头组词。4、小组交流识字方法。5、逐个点名交流识字。6、多种方法朗读课文。三、朗读课文,巩固识字1、老师领读课文,巩固识字。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流畅。3、全班流利地朗读课文。四、检测识字,总结全课1、展示字、词,检测识字情况。睡不着 大海 老师 天亮 什么 地方 真正 同学2、这节课你有哪些学习收获?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检测认字。(课件展示)2、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全班分成了3个大组,每组朗读一节小诗

12、。2、这首诗中,你觉得哪个地方写得比较有趣,说说你的理由。3、诗中的小朋友明天要去远足了,他为什么睡不着?4、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练习说一说。5、多种方式读诗歌,直到能背诵。三、练习说话,深入感悟1、课件展示,学生练习说话。我和( )去了( ),玩了( ),心情( )。2、小组读,全班读,背诵。四、书写生字,练习巩固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才、明、同、学”,认字并组词。2、全班交流4个生字的笔顺及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3、让学生认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知识?2、布置作业:抄写生字。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会写

13、4个生字。2、会认 “目”1个偏旁。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季)那么在秋天,你们和家人都进行过什么活动呢?(爬山、赏菊)活动前爸爸妈妈都做了哪些准备活动呀?2、师: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远足了。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去很远的地方旅行)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哦!3、谁愿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