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一)

上传人:公西 文档编号:216152097 上传时间:2021-11-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一)(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隋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下列隋文帝的措施中,对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A建立隋朝 B发展生产C提倡节俭 D统一南北2“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和兵役负担十分沉重。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当时的刑罚极其残酷。隋炀帝继位连年大兴土木,多次发动战争,不惜民力,酷虐残暴,终于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材料认为秦隋两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国家连年征战 B统治残暴,矛盾激化C农民起义频发 D大兴土木,不惜民力3“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是后人对两位画家高超技艺的盛赞。其中“吴”的

2、代表作是()A游春图 B历代帝王图C步辇图 D送子天王图4唐代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描述:唐太宗贞观八年、九年时,粮食年年丰收,一斗米价值四五钱。到了贞观十五年时期,一斗米只值二钱。这段材料反映了()A当时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状况B唐朝商业繁盛的景象C开元盛世经济繁荣的局面D粮食价格低,农民生活困苦5唐代诗人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诗人所经历的“世乱”指的是()A黄巾起义 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6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

3、故衣、探博、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士大夫的提倡 B达官贵人的需要C商品经济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7根据以下四个语句判断:前身称司南;宋代时加以改进和完善;曾在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航海的眼睛”。它是()A指南针 B印刷术C火药 D造船技术8军功赫赫的元世祖忽必烈非常重视资治通鉴,请儒士专门讲解其中的治国之道,又设立蒙古国子学,把蒙古语译写的少微通鉴节要作为教材。这说明()A元世祖放弃武力征伐而实行文治B忽必烈善于借鉴历代的治国之道C忽必烈依资治通鉴管理政务D儒家思想在元朝始终得到重用9下面是某学生在学习了中国古代

4、地方管理制度后归纳的“元、明、清地方行政机构图”,由此可以看出,元朝的行省制度()A使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B是中国古代最完善的地方管理制度C影响了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D对中国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没有影响10“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层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材料主要强调了印刷术()A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B加速了欧洲经济的兴起C促进了欧洲教育的发展D推动了欧洲印刷术的发明进程11明朝前期建立厂卫制度,他们活动猖獗,上自官府,下至百姓,无孔不入;从城市至乡村都有他们的踪影。这反映了

5、明朝前期()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政局动荡,战乱不断C大臣专权,皇权旁落 D地方反叛,活动猖獗12这一机构的办事特点是“勤、速、密”,且“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决策权由皇帝控制。该机构是()A锦衣卫 B军机处C中书省 D六部13清实录顺治朝实录载:“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俟耕至六年之后方议征收钱粮。”这一措施()A阻碍了清初农业的发展B导致清朝社会矛盾尖锐C推动了清初农业生产的发展D减轻了全国农民的徭役负担14乾隆皇帝通知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于是清

6、廷在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反映了清朝()A乾隆时期商业不发达 B完全禁止对外贸易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15有学者认为,京剧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表征之一,是雅文化在中国文化整体中渐趋衰落的时代变革的产物。相对于昆曲而言,京剧更接近底层和民间的趣味。由此可知,京剧在一定程度上()A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B反映了农耕文明的衰落C取代了地方戏曲的地位 D秉承了封建的正统观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总计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北宋初,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贸易活动日益繁荣,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以致宋王朝从一建国便

7、面临着货币供给不足,及地区间货币流通被分割的局面铁钱既笨重难携以致远,又因私铸多而流通受阻当地一些既有信用又有大量财富的巨富豪商,为交子在成都的最初发行提供了信用基础。此外,先进的印刷技术,也为交子的印刷创造了便利条件。 摘编自宋元纸币流通及其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兼论中西方货币史演变路径的差异材料二这座城(杭州)方圆约有一百六十千米,它的街道和运河都十分宽阔,还有许多广场或集市这些广场的位置十分利于交易,每个市场四五万人来赶集。所有你能想到的商品,在市场上都有销售每一方形市场的对面有两个大公署,署内驻有大汗任命的官吏,负责解决外商与本地居民间所发生的各种争执。摘编自马可波罗行纪(1)据材料一

8、,概括交子产生的时代背景。(10分)(2)据材料二,概括杭州商业繁荣的表现。(6分)(3)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主题。(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1405年,郑和开始了伟大的远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材料二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到达那里(南洋)。明朝后期,在南洋的华侨超过了10万人。他们大多来自我国东南沿海他们带去了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文化知识,在那里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

9、和商业活动。华侨与当地人民一起辛勤劳动,为南洋的开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根据材料一,指出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总结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创举是如何促进南洋的开发的。(6分)(3)根据以上材料和问题,归纳郑和下西洋的意义。(6分)18阅读材料,探究问题。(17分)材料一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领袖“示之以礼”,加强了对四方民族的优待、册封、和亲以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实施,并使羁縻府、州、县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当地统治机构或“华官参加”,或实行“监管制”,使民族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摘编自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过程材料二两宋时

10、期,若干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中央王朝长期并立。少数民族与汉族间关系的历史进程是在和战交错的复杂场景中曲折发展的。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各少数民族政权建立之初,都主动感受中原封建文化,仿效中原实行汉制,加快了本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摘编自中国历代战争之两宋烽烟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对少数民族的政策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用史实说明两宋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间关系的历史进程是在和战交错的复杂场景中曲折发展的”。(6分)(3)据材料三,概括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特

11、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6分)(4)综合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中央政权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关系的方式。(3分)答案1D点拨:隋文帝杨坚在581年代北周建立隋朝,于589年统一全国,从而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大分裂局面,开创了继秦汉后又一个封建大一统的繁荣时期,为繁盛的隋唐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D项最符合题意;故隋文帝的措施中,对历史进程影响最大的是结束分裂,统一全国。故选D。2B3D点拨: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画家吴道子画技高超,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后世称他为“画圣”。吴道子笔下的人物,神情生动逼真,衣带

12、飘飘若飞,人们称赞说“吴带当风”,他的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等。D符合题意。故选D。4A点拨:由材料“唐太宗贞观八年、九年时,粮食年年丰收,一斗米价值四五钱。到了贞观十五年时期,一斗米只值二钱”可知,这反映的是唐太宗在位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的社会状况。故选A。5C6.C7A8B点拨:提取关键信息 “忽必烈非常重视资治通鉴” “其中的治国之道” “作为教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忽必烈善于借鉴历代的治国之道。B符合题意。A、C、D从材料中得不出。9C点拨:根据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

13、”,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明朝、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基本沿袭元朝的,因此,行省制度影响了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C符合题意。故选C。10A点拨:由材料“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阶层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出来”可以看出,印刷术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对黑暗的中世纪的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故选A。11A12.B13.C

14、14C15.A16(1)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短缺;铁钱使用不便;巨富豪商的信用基础;印刷术的进步。(10分)(2)打破市坊界限;市场规模大;商品种类多;交易量可观;注重市场管理。(6分,任意三点)(3)宋元商业发展。(2分)17(1)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以大国、强国自居;平等交流;友好往来等。(8分)(2)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到达南洋,增加了大量劳动力(人口);华侨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文化知识;华侨与当地人民共同劳动。(6分)(3)促进中外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南洋的开发;有利于宣扬明朝的国威。 (6分)18(1)开明的民族政策。(2分)(2)战:北宋与辽之间的澶州之战;北宋与西夏交战;南宋与金的战争(岳飞抗金、郾城大捷)等。和:北宋与辽的“澶渊之盟”;宋夏议和;南宋与金达成和议等。(战、和各举一例即可)(6分)(3)特点: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原因:元朝实现了大统一;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6分)(4)联姻和亲、册封、会盟、设机构、战争等。(3分)点拨:(1)据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