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教案》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216151969 上传时间:2021-11-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9.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教案 一定要争气记叙了我国生物学家童第周青年时代发愤学习,攀登科学高峰的感人事迹。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精选教案一 教学目的: 1、学习童弟周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思想和发愤努力,刻苦钻研的精神。 2、学会本课 15 个生字,理解“发愤”、“需要”“资助”、“实验”、“耐心”、“尝试”、“钻研”等词语的意思,并会用“耐心”、“钻研”造句。 3.在理解关键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体会句子的意思,进而读课文。 4.学习本文围绕一个意思,选择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格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领

2、会童弟周是在什么情况下又是怎样勤奋学习的。 2、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 3、准确地理解词语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 1、解题。 课题中的中心词是哪个?怎么理解? (“争气”是中心词,其义是发愤图强,不甘落后的意思。“一定要”表示争气的决心很大。) 2、简介人物。 童弟周是我国的生物学家,优秀的教育家。在比利时留学时获得博士学位。他几十年如一日,忘我地战斗在科研第一线。本文介绍了童弟周在青少年时期,刻苦钻研和发愤图强的两件事。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查字典理解词语。 3、了解全文主要内容,概括每小节主要意思。

3、三、试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 四、默读课文,找出写与童弟周争气的两件事相应的段落。 (13段写童弟周因家里穷,上中学迟,基础差,但渴望学习、刻苦学习争气的事。46 段写童弟周到国外留学,为中国人争气的事。)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讲读课文中写童弟周第一次争气的段落。 1、指名读课文,读准儿化音“点儿”。 思考: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部分是按照原因经过结果想法四层意思写的。) 2、文章一开始写童弟周童年的穷苦生活与什么有关系?(童年的穷困生活,使他失去学习的机会。这是他文化基础差的主要原因。) 3、默读第 2自然段,说说童弟周为什么要争气?(同时理解“基础”、“考试”、“成绩”、

4、“退学”等词语) 重点理解文中的三个“才”字的意思。 17岁才进中学:这个“才”当“刚刚”讲,说明他上中学很晚。 “平均成绩才45 分”:这个“才”当“只有”讲,说明成绩很差。 “经他再三请求,才勉强同意让他跟班试读一个学期”:这里的“才”当“只好”讲,突出了勉强的程度,反映出他能跟班试读,机会来的不容易。 总之这三个“才”字突出了童弟周上中学时学习基础很差。 4、童弟周是怎样争气的?哪些词语最能反映出他发愤学习的精神? (引导学生抓住“更加”、“发愤”、“又”等词语来体会童弟周是怎样勤奋学习的。) 5、童弟周努力的结果如何呢?(抓住“终于”体会成绩来之不易,是发愤学习的结果。) 6、在成绩面

5、前童弟周是怎么想的?对这段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童弟周想的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一要争气,即要有志向,二要自信;三要经过努力。这就是童弟周在短暂的时间内赶上别人的原因。) 7、小结。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童弟周在中学时代发愤学习的事。作者紧扣“争气”这个中心,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将争气的原因、经过、结果叙述得非常清楚。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们注意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比较准确地把握了课文内容。 二、讲读第二次争气的部分。 1、指导自学。 这部分与上一部分的写法相似,在阅读中注意找出这两件事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采用边读、边想、边划的方法。 自学提纲: (1)这件事写的是为谁争气的事?为什么要争气?

6、(2)他做成功的是项什么实验? (3)童弟周取得成功靠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 3、交流自学情况,教师帮助理解。 (1)这件事写的是童弟周到国外留学,为中国人争气的事。 当时遇到的困难比在国内读中学时大得多,家穷,国更穷、旧中国贫穷落后没有地位,作为中国人同样被人看不起。 重点理解“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为中国人争气。”这里的“争气”要比前一个“争气”更加可贵。 (2)这项实验是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的实验,外国教授“做了几年没有成功”的实验。注意体会“不敢尝试”。 (3)抓住“瞧不起”、“决心”、“一遍又一遍”、“不声不响”、“刻苦钻研 ”、“不怕失败”、“终于成功了”等词语,体会童弟周一定

7、要争气的可贵思想。同时理解“实验”“需要”“耐心”等词语。 4、体会童弟周最后想的一段话。 “我们并不比外国人笨”、“一定能办到”这就是自信心!民族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事业都可以成功。 5、小结。 这一部分内容讲述了童弟周在国外留学时,为中国人争气的事。表现了童弟周强烈的爱国情怀,也说明只要有了为中国人争气的志向,就没有做不成的事。外国人能办到的事情我们能办到,外国人办不到的事情,我们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 三、总结。 1、课文中有两次讲到“一定要争气”,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 2、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精选教案二 一 教学目标 1.

8、理解课文2、3段,进一步理解“勉强、发愤、地位、熟练”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才”在几个句子中的意思。 3、抓住重点句体会人物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人体会童第周发愤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1) 朗读词语: 偏僻基础期末平均勉强 资助贫穷熟练尝试实践 (2) 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思考:童第周为什么要“争气”?他怎样“争气”?结果怎样? (2)为什么要“争气”?学习第2自然段。这个自然段中用了三个:“才”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句子:童第周17岁才进中学。 A 童第周17岁进中学

9、,晚不晚? B 哪个词强调进中学时间晚?(才) C “才”可以换什么词的意思不变?(刚刚) D 朗读,重音落在“17岁”、“才”。 用同样的方法理解第2句话中的“才”强调学习成绩差,可 以换成“只有”。朗读指导,重音落在“差、吃力、才、45分”, 速度稍慢。 用同样方法理解第3句话中“才”强调校长的态度勉强,可以换成“总算、方才”。朗读指导。 (3)完成作业本第四题。 (4)怎样争气?结果怎样?学习第3自然段。 默读第三段按照“时期、原因、做法、结果、感想”的记叙顺序找出重点词句。 抓住重点词“天不亮、路灯下、不注意、溜”等词语,体会童第周勤奋学习的精神。 出示句子: 一定要争气。我不比别人笨

10、,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A、联系上文,说说童第周作了哪些努力,哪些事实说明“别 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办到。 B、童第周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在句子中哪几个词中突出体现出来。(两个“一定”。) C、指导朗读(重音:一定语速:稍慢有力)。自由朗读指名朗读齐读 (5) 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3、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4.完成:课堂作业第5(1)、6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一定要争气精选教案三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童第周勤奋学习,为祖国为人民争气的精神。 2.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描写童第周勤奋学习的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1、 教学重点 1.领会童第周是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勤奋学习的。 2.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一定要争气”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学生自己预习课文,查找有关童第周的资料。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抓住课题质疑 注意引导学生将他们质疑的问题进行归纳。 二、学生自学课文 要求: 1、仔细认真地读课文,注意画出不懂的词句。 2、再次读课文,思考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把不理解的记下来。 3、理清课文的思路,思考课文讲了哪两件童第周“一定要争气的”的事。 三、初读课文,检查自学。 1.让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文要读通。 2.提问学生上述问题。提出未解决的全班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