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春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洋化学资源》单元总结原卷版

哈****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16MB
约23页
文档ID:216055397
春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海洋化学资源》单元总结原卷版_第1页
1/23

第八单元 海洋化学资源 单元总结知识点一:海洋化学资源【知识详解】1. 海水中的物质+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是 Na,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是 Cl,它们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NaCl ,化学名称是 氯化钠 ,俗名是 食盐 2)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流程和涉及的化学方程式:高温Ca(OH)2 的生成: CaCO3 == = CaO +CO 2 ↑ (分解反应)CaO + H2O == Ca(OH) 2 (化合反应)MgCl 2 + Ca(OH) 2 ===Mg(OH)2 ↓ + CaCl 2 (复分解反应)Mg(OH)2 + 2HCl === MgCl 2 + 2H 2O ( 复分解反应 )MgCl2 通电 Mg + Cl通电 Mg + Cl2↑ (分解反应)2. 海底矿物海底不仅蕴藏着煤、石油等常规化石燃料,还有一种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化物,它是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冰状固体,极易燃烧,又称可燃冰;除此之外,海底还蕴藏着一种含有多种金属的矿物多金属结核,也称锰结核,它含有锰、铁、镍、铜、钴、钛等 20 多种金属元素锰结核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 海水淡化海水淡化主要大淡化方法是:蒸馏法。

原理:把海水烧到沸腾 , 水蒸发为蒸汽 , 盐留在锅底 , 蒸汽冷凝为蒸馏水 , 即是淡水区别海水和淡水: 物理方法:①品尝 ②蒸发结晶化学方法:加入 AgNO3 溶液,方程式: AgNO3 + NaCl === AgCl ↓ +Na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典型例题】1.(2019?潍坊寿光市模拟)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流程 I 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 C a(O H)2 溶液、 Na2C O3 溶液和适量稀盐酸去除杂质B.流程Ⅱ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C.流程 IV 、V是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D.上述流程涉及到四种基本反应类型2.(2019?北京模拟)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化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的质量增加 B.溶剂的质量减少C.溶液的质量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2019?泉州模拟)下列利用海洋资源的做法不可取的是( )A.海水引入盐田进行晒盐B.利用潮汐发电C.工业废水直排入海稀释D.合理开发利用海底“可燃冰”4.(2019?潍坊诸城市二模) 2019 年 4 月 23 日,习近平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时提出: “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 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 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 各国人民安危与共。

”(1)南海丰富的资源中,油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对石油加热炼制时,根据各成分 的不同可得到的产品有 (写一种)2)海底蕴藏丰富的可燃冰资源,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 我国对可燃冰的技术开采已走在世界的前列,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南海中蕴藏 5 万亿吨以上的锰、 3100 亿吨镁、170 亿吨锡和铜, 其中所述锰、 镁、铜等是指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4)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我们要捍卫祖国的领士、领海和资源的完整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你的一点建议是 技巧总结】1. 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是水,含量最多的盐是氯化钠;2. 海水中镁离子的含量比较低,所以海水中提镁需要先加入氢氧化钙富集镁元素;3. 海水淡化的方法很多, 在世界范围内能做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是膜法和热法 膜法又称为反渗透法热法中较为常用的有低温多效蒸馏法和多级闪急蒸馏法知识要点二:海水“晒盐”【知识详解】1. 海水晒盐(1)海水晒盐的过程实际就是 蒸发 结晶;主要方法为 -- 盐田法(又称“太阳能蒸发法”)2)流程:2. 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某固体物质在 100g 溶剂里(通常指的是 水 )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

20℃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6g 的含义:在 20℃时,每 100g 水中最多溶解 36g 的 NaCl或者是在 20℃时,每 100g 水中溶解 36gNaCl 达到饱和2)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有: 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 温度(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性 易 溶 可 溶 微 溶 难溶(或不溶)20℃ 时的溶解度 大于 10g 1g—10g 0.01g-1g 小于 0.01g(4)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①提纯甲物质:降温结晶②提纯乙物质:蒸发结晶③A 点含义: t1 ℃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④t1 ℃时,甲、乙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 t2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t1 ℃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 t2 ℃,有溶质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升温至 t2 ℃,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 >甲>丙)⑤t2 ℃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甲、乙两溶液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丙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降到 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 >甲>丙)3. 粗盐的提纯(1)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①上各步中都要用到的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依次是搅拌,加速溶解;引流;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溅出。

②停止加热的最佳时间是有大量晶体析出(或有少量液体剩余)时方程式 : NaOH + HCl === NaCl + H 2O 、N a2C O3 + 2HCl=== 2NaCl + H 2O +CO2↑(2)将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质典型例题】5.(2019 春?江岸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水是纯净物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6.(2019 秋?城阳区校级期中)关于 20%的硝酸钾溶液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100g 水中溶解 20g 硝酸钾B.将 30g 硝酸钾溶解到 170g 水中C.将硝酸钾和水按照 25:100 的质量比配成溶液D.将 100g 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7.(2019 秋?济宁市任城区期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 ②加入水; ③蒸发水; ④降低温度; ⑤升高温度, 以上方法中, 能达到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①③⑤8.(2019?青岛市市中区校级模拟)把 t ℃时 50 克 20%的 KNO3 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掉 10 克水,有 1 克 KNO3固体析出,则 KNO3 在 t ℃时的溶解度为( )A.10 克 B.22.5 C.25 克 D.30 克9.(2019 秋?嵊州市校级月考)硝酸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 5 10 15 20 25溶解度 /g 130 140 160 190 220A.硝酸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5℃时,将 140 g 硝酸铵溶于 100 g 水可配制 240 g 饱和溶液C.25℃的硝酸铵饱和溶液冷却至 10℃有结晶现象D.硝酸铵属于易溶物质10.(2019 秋?道外区期中)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 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 50B.t 1℃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C.t 2℃时,可以配制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0%的甲、乙溶液D.t 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含未溶物)分别恒温蒸发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甲大于乙11.(2019?永州模拟)某同学按照课本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A. 称量 B. 溶解C. 过滤 D. 蒸发12.(2019 秋?青岛期中)已知: 20℃时, 100g 水中溶解 36g 氯化钠刚好达到饱和.请回答:(1)20℃时, 50g 水中溶解 g 氯化钠刚好达到饱和;(2)20℃时, 25g 水中加入 l0g 氯化納,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质量为 g;(3)向( 2)中加入多少克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 20%的氯化钠溶液?13.(2019 秋?青浦区校级期中)进行粗盐提纯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操作 A、B、C依次为 (填图 2 编号)。

②三个操作中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这种仪器在操作 B中所起的作用是 ③操作 B是除去固体混合物中 的方法④最后称得精盐质量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有 BC (填字母)A、过滤时滤纸破损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的水不足D、过滤时含有泥沙的混合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技巧总结】1.KNO3 中有少量 NaCl,提纯 KNO3 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陡升型)NaCl 中有少量 KNO3,提纯 NaCl 的方法是蒸发结晶(缓升型)2.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该点所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剩余;曲线下方的点:表示该点对应的温度下配制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3. 交点: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4. 曲线: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知识要点三:海水“制碱”【知识详解】1. 氨碱法制纯碱(1)制取原理①NaCl+NH3 +CO2 +H2O === NaHCO3+NH4Cl△②2NaHCO3=====Na2 C O3+H2O+C O2 ↑(2)制取流程精制盐水― ―→吸氨饱和食盐水― ―→碳酸化饱和氨盐水― ―→过滤、热解碳酸氢钠 ――→纯碱2. 侯氏制碱法制取原理:①NaCl+NH3 +CO2 +H2O === NaHCO3+NH4Cl△②2NaHCO3=====Na2 C O3+H2O+C O2 ↑③向析出 NaHCO3的母液中加入研细的 NaCI,还得到另一产品 NH4CI固体。

3. 纯碱与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1)碳酸钠( Na2CO3 ),俗称纯碱、苏打,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用途:玻璃生产、洗涤剂生产 2)碳酸氢钠( NaHCO3 ),俗称小苏打,白色粉末状晶体,受热易分解,能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用途:发酵粉中的主要成分、治疗胃酸过多 4.. 纯碱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作用 碳酸钠易溶于水,溶液显碱性2)与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 O2↑(3)与某些碱反应 N a2C O3+Ca(OH)2===2NaO+H CaCO3↓(4)与某些盐反应 N a2C O3+BaCl2===2NaCl+BaCO3↓5.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2NaHCO3 Na 2C O3 + H 2O + CO 2↑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NaHCO。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