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保险知识概述(共46页)

上传人:1537****568 文档编号:215968987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保险知识概述(共4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现代保险知识概述(共4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现代保险知识概述(共4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现代保险知识概述(共4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现代保险知识概述(共4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保险知识概述(共4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保险知识概述(共46页)(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章 保险概述2 第一节 保险的要素与特征 第二节 保险的种类 第三节 保险的功能 第四节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3第一节 保险的要素与特征 一、保险的定义 二、保险的要素 三、保险的特征 四、保险与相似制度的比较4一、保险的定义 (一)保险法中的定义: 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5保险法中保险的定义的图示缴纳保险费(简称:交钱)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简称:赔钱)投保人保险人6(二)三个角度看保险法律

2、角度风险管理角度经济角度合同行为风险管理的方法风险转移的机制有效的财务安排要约、承诺分散风险补偿损失将不确定的大额支出转变为确定的小额支出。7第一节 保险的要素与特征 一、保险的定义 二、保险的要素 三、保险的特征 四、保险与相似制度的比较8二、保险要素 (一) 可保风险的存在 (二) 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 (三) 保险费率的厘定 (四) 保险准备金的建立 (五) 保险合同的订立9(一)可保风险的存在可保风险的定义:符合保险人承保条件的特定风险可保风险应具备的条件:1、风险应当是纯粹风险;2、风险应当使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3、风险应当有导致重大损失的可能;4、风险不能使大多数标的同

3、时受损,损失的发生具有分性;5、风险必须具有现实的可测性,这是制定保险费率的要求。10(二)大量同质风险的集合与分散 保险的过程,既是风险集合过程,又是风险分散过程。风险集合与分散的前提条件: 1、风险的大量性 (这是风险分散的技术要求,同时也是概率论和大数法则运用的要求) 11风险集合与分散的前提条件:同质风险(大体相近)种类品质性能价值2、风险的同质性12(三)保险费率的厘定 保险费率的厘定即制订保险商品的价格。 1、公平性 投保人风险与保费对等; 保险人保费与责任对等。 2、合理性 保费在抵补赔付和给付以及有关营业费用后,保险人不可获得过高的利润。 3、适度性 保费足以抵补一切可能发生的

4、损失和费用。13 4、稳定性 费率在短期内应相当稳定 5、弹 性 费率长期内有弹性(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做调整) 保险费率的厘定是保险的基本要素。14(四)保险准备金的建立 1、保险准备金的定义 是指保险人为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义务,根据政府有关法律规定或业务特定需要,从保费收入或盈余中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的基金。 建立保险准备金的目的是保证公司偿付能力。152、保险准备金的存在形式非寿险责任准备 金寿险责任准备 金未到期责任 准 备 金:为尚未履行的保险责任而提取为尚未结案的赔案而提取未决赔款 准备金:总准备金:用来满足巨额、巨灾损失的责任准备金,来源于税前利润。未

5、到期责任准备金: 为将来的给付、退保提取16(五)保险合同的订立 1、保险合同是体现保险关系存在的形式; 2、 保险合同是保险双方当事人履行各自义务的依据。17第一节 保险的要素与特征 一、保险的定义 二、保险的要素 三、保险的特征 四、保险与相似制度的比较18三、保险的特征(一)互助性:(二)法律性:(三)经济性:(四)商品性:(五)科学性:“一人为众,众人为一”合同行为一种经济保障活动体现一种等价交换关系概率论、大数法则为基础19第一节 保险的要素与特征 一、保险的定义 二、保险的要素 三、保险的特征 四、保险与相似制度的比较20四、保险与相似制度比较1、前提:风险的存在2、对象:人的生命

6、或身体3、数理基础:概率论和大数法则4、物质基础:建立保险基金共同点(一)保险与社会保险 这里的“保险”主要指人身保险,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和工伤保险。21不同点:人身保险社会保险1、经营主体不同 商业保险公司政府或其设立、委托的机构2、行为依据不同 民事合同行为政府行为3、实施方式不同自愿方式强制方式224、适用原则不同人身保险社会保险个人公平社会公平5、保障功能不同 各层次保障基本生活保障6、保费负担不同 投保人个人个人、企业、政府不同点:23(二)保险与救济 共同点都是借助他人安定自身经济生活的方法 不同点 1、提供保障的主体不同 2、提供保障的资金来源不同 3、提供保障的可靠性

7、不同 4、提供的保障水平不同24(三)保险与储蓄 共同点: 以现在剩余资金做未来所需准备 25不同点保 险储 蓄消费者不同:技术要求不同:受益期限不同:行为性质不同:消费目的不同:符合承保条件的 特定的人任何单位和个人特殊的分摊计算技术本金加利息合同有效期内本息返还期他 助自 助应付风险事故获得利息收入26第二节 保险的分类 一、按照实施方式分类 二、按照保险标的分类 三、按照承保方式分类27一、按照实施方式分类(一)强制保险(二)自愿保险又称“法定保险”,是由国家通过法律或行政手段强制实施的一种保险。强制保险的实施方式有两种:一是保险标的与保险人均由法律限定;二是保险标的由法律限定,但投保人

8、可以自由选择保险人,如“社保”、“交强险”。即通常所说的商业保险。28第二节 保险的分类 一、按照实施方式分类 二、按照保险标的分类 三、按照承保方式分类29二、按照保险标的分类(一)财产保险:以财产及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1、财产损失保险:以各种有形财产为保险标的2、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3、信用保险:以各种信用行为为保险标的。30(二)人身保险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1、人寿保险:以人的寿命为保险标的、以生存或死亡为给付条件。2、健康保险:以人的身体为标的、以疾病或意外所致医疗费用或损失为给付条件。3、意外伤害保险:

9、以人的身体为标的、以意外伤害所致死亡或残废为给付条件。31第二节 保险的分类 一、按照实施方式分类 二、按照保险标的分类 三、按照承保方式分类32三、按照承保方式 按照承保方式,可将保险分为原保险、再保险、共同保险和重复保险。(一)原保险: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建立保险关系投保人保险人交纳保险费承担赔偿或给付责任33(二)再保险 再保险是保险人将其所承保风险的一部分转移给其他保险人的一种保险,是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建立保险关系,也称“分保”。投保人保险人1保险人2交纳保险费承担赔偿责任原保险再保险34(三)共同保险 共同保险是由几个保险人联合直接承保同一保险标的、同一风险、同一保险利益的保险,也称共

10、保。投保人保险人1保险人2保险人3共同保险的特征之一是可以只有一份保险合同。35特别提醒: 再保险是保险人对原始风险的二次转嫁,又称“纵向转嫁”; 共同保险是保险人对原始风险的一次转嫁,又称“横向转嫁”。36(四)重复保险 重复保险是指投保人以同一保险标的、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分别与两个或两个以上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的一种保险。投保人A投保人A保险人1保险人2重复保险也属于风险的一次转嫁。重复保险的特征之一是一定有多份保险合同。37第三节 保险的功能 一、保险保障功能 二、资金融通功能 三、社会管理功能38财产保险的补偿人身保险的给付保险保障功能资金融通功能社会管理功能社会保障管理:社会风

11、险管理社会关系管理:社会信用管理 保险的功能(最基本的功能)时间滞差和数量滞差减震器润滑器资金融通应以保证赔偿和给付为前提。39第四节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一、保险的历史沿革 二、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40一、保险的历史沿革 1、中国是最早发明风险分散这一保险基本原理的国家。 2、仓储制度是我国古代原始保险的一个重要标志。 3、国际上汉谟拉比法典是有关保险的最早法规。 4、基尔特制度即行会制度,是原始的合作保险形式。 5、在各类保险中,起源最早、历史最长者是海上保险。 共同海损分摊制度是海上保险的萌芽。共同海损原则:“凡因减轻船舶载重而投弃入海的货物,如为全体利益而损失的,必须由全体分摊归还

12、”。 6、船舶抵押借款(冒险借贷)制度是海上保险的雏形。 41 7、“黑瑞甫”制度和基尔特制度是火灾保险原始形态。 8、人身保险是由基尔特制度、公典制度和年金制度等汇集演变而成的。 9、现代海上保险发源于意大利。 10、巴蓬具有现代保险之父之称。 11、埃德蒙哈雷编制的生命表,奠定了现代人寿保险的数理基础。42第四节 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一、保险的历史沿革 二、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43二、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1、1995年我国第一部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2、保险密度: 指一个国家的人均保费收入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普及程度和保险业发展水平。3、保险深度: 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44谢谢谢谢 Thank you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实验/测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