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15968702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探究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探究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探究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探究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探究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模式 辛酉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舞蹈艺术逐渐被人民接纳重视,当下以培养舞蹈艺术人才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学校和教育机构越来越多,其呈现出的发展态势多样。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对舞蹈艺术职业教育模式研究分析,当下舞蹈艺术职业教育教学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究舞蹈艺术职业教育教学的创新模式,旨在培养高素质、专业强的舞蹈艺术人才,并为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舞蹈艺术;职业教育;创新模式1、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随着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人民对艺术的追求不断提升,舞蹈艺术职业教育已经成为艺术类学生就业和创业的主要渠道

2、。舞蹈专业人才的就业空间广阔,例如很多中小学的舞蹈选修课教师、社会艺术团体的专业演员、文工团演员、艺术培训班教师等,因为其对舞蹈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也意味着在职位上其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就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舞蹈艺术职业教育成为很多艺术类学生的就业渠道,以当下的就业形势来看,无论是当培训机构教师亦或是群众文化团体,舞蹈艺术类学生都有很大的就业空间。2、基于职业特点下的院校舞蹈艺术课程现状舞蹈艺术职业教育包括舞蹈学和舞蹈编导两部分组成,其不仅要舞蹈理论知识、舞蹈历史、舞蹈鉴赏这类基础性知识,还要学习舞蹈编导、舞蹈创作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其教学难度也比较大。舞蹈艺术职业教

3、育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层次的知识素养,还要需要具备舞蹈的编排和创作的能力。根据多所职业院校的舞蹈艺术课程现状分析,有以下两点仍然需要改进。2.1 课程设计不合理,舞台实践拓展欠缺在课程设计上,很多舞蹈艺术职业教育倾向于专业化学习,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只强调学生舞蹈技能的提升,但是在艺术培养和实践课程上较为欠缺。教学过程中只教授了学生怎么进行舞蹈训练、提升自身的舞蹈水平,却没有重视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创造能力。再者很多学生都没有舞台实践经验,导致很多舞蹈艺术职业教育都是闭门造车。2.2 教学模式宽泛,人才培养模式缺乏针对性新时代背景下培养技能导向型专业舞蹈艺术职业人才是大势所趋。但是很多院校

4、没有采取定向培养舞蹈艺术人才的模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只能学到宽泛的舞蹈理论知识,却没有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确定其重点培养方向。因为人才培养没有针对性,导致即使是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竞争的优势也不能得到良好的凸显。3、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教育模式研究为了能提升院校职业教育的有效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提升舞蹈人才的职业素养,促进舞蹈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3.1 重塑教学评价目标,重视学生潜能开发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内在潜能的开发,采取以生为本的教学体系改革,在学生入学之初就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让学生对舞蹈艺术职业教育未来

5、的就业有清晰的认知,此外,丰富开设艺术选修课的门类,让学生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和职业需要选择学习。开设古典舞、芭蕾、现代舞、剑舞等多舞种的教学课程,还要开设舞蹈教学法、舞蹈写作等专业课程的选修课,保证院校人才的培养层次高、职业规划明晰、综合素质高。另外还应当改革教学评价体系,除了对舞蹈知识的考察,还要加入对审美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考察。近年来艺术管理和文化创意类专业人才紧缺,学校可以顺应时代发展增设相关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提升舞蹈艺术职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保证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3.2 将非物质文化资源引入舞蹈教学中,提升舞蹈艺术教学的内涵为了培养职业竞争力强的舞蹈艺术人才,高校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6、,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引入到舞蹈教学中,充分发挥高校的地理优势,进行当地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高校可以将舞蹈教学与当地的地方民族风俗统筹结合。以四川省的舞蹈艺术职业教育院校为例,四川省少数民族丰富,其传统舞蹈是当地人最朴实、最单纯的表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锅庄舞、十二项舞、翻山铰子、得容学羌等。院校可以通过申报专业特色课程、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组,开设有当地特色的校本教材教学,同时邀请地方民俗艺人、专家学者到校开展讲座,将当地乡土文化与现代教育教学碰撞摩擦出火花,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力度和教育体系的改革创新。3.3 搭建跨行业的现代文化产业链,开展舞蹈专业技能实践

7、院校可以提炼本校的人才优势,实行“点对点”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与合作,采取定向培养人才的模式,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专业化舞蹈艺术类人才。加强与企业、剧院的沟通交流,搭建人才文化产业链。此外还要为舞蹈类人才开拓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建立院校舞蹈艺术团,与外界企业洽谈参与伴舞、舞蹈演出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舞台经验。此外还可以开展多渠道、多元化的职业化舞蹈艺术教育,多与兄弟院校交流合作,开展舞蹈团联谊实践,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上舞台,不断积累实践经验。高校可以组织开展大学生艺术节、学生艺术巡演,也要鼓励学生多参与省市、国家级的舞蹈艺术专业技能比赛。4、结语总而言之,当下舞蹈艺术职业教育中

8、还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为了实现舞蹈艺术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就需要院校不断调研不断改进教学方案,以时代需求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也应当汲取艺术领域新鲜血液,根据时代新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发展方向。此外,强化学生的职业教育,在学生时代树立切实可行的职业观念,无论是进入学校进行教育教学,还是去剧院亦或是企业发展,院校教师都要予以正确的职业指导。此外还要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剧院剧场合作机制、院校合作机制,不断为学生创设廣阔的实践空间,保证其能在就业时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参考文献1舞蹈艺术素质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探索与实践J. 姜韵宜. 创新时代. 2015(06)2齐良男.基于职业特点下高校舞蹈艺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吉林省普通高校为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4):147-151.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