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SMC1A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15968088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烟草SMC1A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烟草SMC1A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烟草SMC1A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烟草SMC1A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烟草SMC1A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烟草SMC1A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草SMC1A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烟草SMC1A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分析 卢健荣摘 要: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对烟草品种K326中的一个SMC1A基因进行了研究,组织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在成熟期的根、茎、叶、花中均有表达,在根中的表达量最高。有研究表明,该基因的稳定表达对低钾、高盐、干旱、ABA均有响应表达,试验成功构建了pET32a-SMC1A过表达载体。研究结果能为解析SMC1A在响应逆境胁迫的功能奠定一定理论基础.关键词:烟草SMC1A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染色体结构维持蛋白(SMC蛋白,structural maintenance of chromosome proteins),与染色体结构细胞周期性的动态

2、变化紧密相关,它们参与有丝分裂染色体的集缩和分离、性染色体的剂量补偿效应、姐妹染色单体的内聚作用、遗传重组和DNA修复等过程1,具有一定的结构保守性,可作用于染色体代谢的多个方面。SMC蛋白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尽管不同种类SMC蛋白的结构有差异,但是它们具有一定的保守性2。通常,SMC蛋白是由1000到15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并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N端核苷结合基序,中间两个被铰链隔开的螺旋区(可能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有關),C端被命名为DA盒的保守序列。DA盒与ATP酶的特征基序非常相似,DA盒和N端ATP结合区共同组成ATP酶功能域,因此SMC蛋白是一类染色体ATP酶。许多原核生物

3、(包括细菌、古细菌)也具有编码SMC蛋白的基因。革兰氏阳性细菌枯草杆菌SMC基因的突变会导致无类核细胞的形成、类核结构的破坏以及与染色质分离相关的蛋白复合物的错误组装,这说明枯草杆菌的SMC基因产物与类核物质的压缩直接相关35。SMC蛋白与染色体行为密切相关,它与不同亚基结合在多个方面影响染色体,本实验拟通过克隆烟草SMC1A基因,分析进行其遗传特性学及其生物信息学特性分析,为研究烟草基因组稳定性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烟草品种K326;原核表达载体pET-32a(+);rans5化学感受态细胞和BL21(DE3)化学感受态细胞(购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T4 DNA Lig

4、ase、EcoR I-HF?和Not I-HF?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ew England Biolabs(NEB)公司 );胶回收试剂盒和质粒小提中量试剂盒 (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1.2方法1.2.1 SMC1A基因引物设计与合成参考NCBI GenBank基因库中SMC1A(NM_019710.2)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引物设计如下:MC1A-F:ATGGGTTTCCTGAAACTGATMC1A-R:GCTATTGTTCATTGGGGTTGG所设计引物送生物公司进行合成。取烟草品种K326叶子,提取总RNA,进行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

5、PCR),转录成cDNA,保存于-80冰箱。通过PCR扩增其基因,克隆至质粒载体,对克隆得到的编码基因进行PCR鉴定及测序鉴定。具体体系和反应条件如表1所示。反转录成cDNA后,参照2TransTaq High Fidelity(HiFi) PCR SuperMix 说明书的体系要求分别加入试剂,具体试剂参见表2所示。PCR扩增产物用1%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鉴定。条带正确则将目的位置PCR产物电泳条带胶回收纯化,胶回收方法具体操作参考天根胶回收试剂盒说明书进行。1.2.2重组质粒的构建及鉴定1.2.2.1 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连接将转有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细菌过夜培养,提取pET-3

6、2a(+)载体质粒,提取方法见说明书。取pET-32a(+)质粒和纯化后的PCR产物,分别加入预先准备好的EcoR I-HF?和Not I-HF?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反应条件为37 4 h,65 15 min,具体体系和反应条件参考表3和表4。反应结束后,对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参考天根胶回收试剂盒对产物进行纯化,具体操作参考说明书进行。回收后的样品按摩尔比,载体:插入的DNA=1:7的比例加入,并添加1L T4 DNA Ligase和2L 10buffer,1L Nuclease-Free Water,总体系为20L。置于4过夜反应。1.2.2.2 转化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50

7、 L Trans5化学感受态细胞,反应条件为冰浴2030 min,42热激1 min 30 s,冰浴2 min,然后加入200 L无氨苄青霉素LB液体培养基,于摇床上37 ,200 rpm培养1-2 h,再将菌液涂布于含氨苄青霉素LB固体培养基上,置于37 培养箱中过夜培养。第二天进行阳性菌的筛选。1.2.2.3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阳性菌落的筛选,首先进行PCR鉴定,将SMC1A基因和载体T7引物进行组合,分别是SMC1A上游引物SMC1A- F与SMC1A下游引物SMC1A-R、载体上游引物T7 F与载体下游引物T7 R、SMC1A上游引物SMC1A-F与载体下游引物T7 R和SMC1A下

8、游引物SMC1A-R与载体上游引物T7 F等四种组合方式。1.2.2.4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分析鉴定正确后,将菌液加入到含氨苄青霉素的LB液体培养基中过夜培养。培养完成后,将菌液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菌液按1:1的比例加入60%的甘油用于保种,一部分菌液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测序结果先进行NCBI GenBank库比对,确定其正确性,然后利用软件DNAMAN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再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PCR扩增结果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如图1结果显示,在第1泳道750bp和1000bp间有一清晰条带,大小与预测大小一致,说明该对引物可特异性扩增出目的

9、基因。2.2 重组质粒PCR鉴定结果挑取培养板上的菌落进行PCR鉴定,PCR产物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表明在两对引物的组合扩增下,所选菌落在预测位置分别出现相应的PCR片段,说明目的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的相应位置。2.3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结果重组质粒在双酶切消化反应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EcoR I-HF?和Not I-HF?酶切的1泳道中出现两条条带,一条大概为820 bp左右与SMC1A基因擴增大小一致,另一条大小大概5789 bp是载体酶切后的片段;在两个酶分别单酶切消化反应的泳道2和3中,均只出现一个条带,大小约为6691 bp;在无酶切消化反应的泳道4中,由于质粒的特殊结构,一般出现

10、二到三个条带,结果如图3所示。以上结果初步说明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构建成功。2.4 重组质粒测序鉴定及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根据酶切位点位置,将其中的目的基因挑出,基因片段大小为810bp,基因序列如图4所示,并与NCBI GenBank在线比对分析。建立遗传进化树,由同源性分析发现,克隆的SMC1A基因与ZJ99株及MW9710株的同源较高,结果如图5所示,说明本实验成功克隆SMC1A基因,序列已上传至NCBI GenBank(ID: KX831117.1)。3讨论本实验通过查找基因库,初步克隆烟草品种K326中的SMC1A基因,成功克隆SMC1A基因,并分析得到其遗传特性

11、及其遗传进化树。对其抗原表位、信号肽、跨膜区域、糖基化位点及磷酸化位点等生物信息学特性有一定的了解。相关研究表明,SMC1A基因的稳定表达对低钾、高盐、干旱、ABA均有响应表达,实验成功构建出pET32a-SMC1A表达载体,能为解析SMC1A在响应逆境胁迫的功能奠定一定理论基础。参考文献:1 Diebold-Durand ML,Lee H,Ruiz Avila LB et al.Structure of Full-Length SMC and Rearrangements Required for Chromosome OrganizationJ.Mol Cell,2017,67(2):33

12、4-347.2 彭莉,张飞雄.SMC蛋白的结构和功能J.遗传,2001,23(2):173-176.3 Hirno T,T J Mitchison. A heterodimeric coiled-coil protein required for mitotic chromosome eondensation in vitroJ.Cell,1979:449-459.4 Chuang P T,Albertson D G,Meyer B J.DPY-27:A chromosome condensation protein homolog that regulates C.elegams dosage compensation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the X chromosomeJ.Cel1.1994,79:459-474.5 Uhlmana F,Nasmyth K.Cobesion between sister chromasides must be establisbed during DNA replicationJ Curr Bio1.1998,8:1095-1l0l.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