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新编

上传人:李1****利物 文档编号:215873912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新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新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教育新编(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动教育均衡进展构建和谐教育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心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主要举措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民主法治、公正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理论,成为建设以“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规章和教育安排”为核心的教育公正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也为推动教育和谐建设指明白方向。 一、如何生疏和谐教育 要理解和谐教育,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和谐、什么是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原指乐律的调和。

2、据书舜典记载,舜曾要求其乐官做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对和谐的推崇在周易中也有所体现。周易乾彖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由于乐律来自对自然之声的发觉,所以古人推而广之,渐渐把和谐看作自然的法则,由此就有了史伯的“和实生物”、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哲学命题。随着百家争鸣的消灭,古人对“和”、“和谐”的生疏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如论语学而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庸说得更清楚:“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和”的这样一种生疏,使得古人在设计将来社会时,经常把“和谐”作为一

3、个根本原则或者一种抱负形态。 “和谐”作为一种社会状态,文章版权归作者全部;转载请注明出处!不是静止的,不是一潭死水,而是运动的、活跃的、不断进展变化的。“和谐”并不是没有冲突,相反是在冲突运动中实现的。我们必需树立唯物辩证的“和谐观”,必需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来指导和谐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正正义、诚信友爱、布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个和谐社会的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各个要素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社会的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具有生气与活力,是相对静止与确定运动的统一;既体现公正,又促进效率,是公正与效率的统一;既包含社

4、会进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进展的平衡机制,是社会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是一种战略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动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长远目标与现实实践的统一。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受一个很长历史过程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进展而不断推动的长期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冲突的持续过程,是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削减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和谐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子系统,既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又受和谐社会的制约和影响。教育和谐的关键是人与人的利益的和谐,核心是建立协调和谐的教育利益关系。它是“人们相对于

5、目前现实存在的教育需求与教育供应不均衡而提出的教育进展的奇特抱负”,是“权利、机会、规章和安排”的有机统一,而且是“权利、机会、规章和安排、收益”的有机统一,是人与人的获得教育利益的和谐。和谐教育的标准不仅包括四要素的实现与和谐,更重要的是应当包括实现教育收益的公正,而且教育收益的公正才是教育和谐的“灵魂”。由此,和谐教育的实质可以概括为“教育权利公平、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规章公正、教育分协作理、教育收益公正”的和谐统一。在五要素中,权利、机会、安排和收益是教育和谐的内容,而规章是它们形成和确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保障。 二、如何构建和谐教育 教育和谐实现的途径就是教育均衡进展。教育的均衡进展就是责

6、任政府科学配置和使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类全面进展。它是将教育和谐、教育公正的思想可操作化、可实践化,是“在公平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公平待遇的实现,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正常的教育群体之间公平地安排教育资源和份额,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应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支配和使用上”;是“政府通过肯定的法律、法规、政策确保给公民或将来公民以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政策的调整及资源的调配而供应相对均等的教育机会与条件”。 宏观上讲,教育和谐实现的重要标志:一是各级各类教育协调进展。主要包括一般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进展,基础教育与高

7、等教育协调进展,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协调进展,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结构、规模与质量的和谐统一。二是区域教育协调进展。主要包括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教育均衡进展。三是城乡教育均衡进展。通过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村特殊是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扶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予以倾斜,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四是校际办学水平均衡进展。乐观改造薄弱学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推动规范化学校建设,缩学校校之间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差距,促进学校和谐进展。 三、如何构建_和谐教育 山东省东营市_县位于黄河三角洲南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与山东半岛经济区交汇处的重要位置

8、,是兵圣孙武的故里。全县6镇4乡1个办事处,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553个行政村,48万人,面积1138平方公里。2022年被列入山东省经济进展30强;2022年,全县经济社会进展综合水平跃居全国百强县第80位。 在加快经济进展的同时,_县不断强化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坚决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进展战略,整合政府兴教、社会支教、全民重教三个层次的力量和资源,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自2022年领先在鲁西北地区实现“两基”目标以来,在东营市领先建立起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协调进展,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进展,城乡教育均衡进展的大教育格局。一是学

9、前三年教育基本普及。形成了“以政府办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幼儿教育新格局,全县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以上。二是义务教育实现“双高普九”。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初步建成了一批规范加特色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全县学校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学校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100%、99.32%。三是优质高中教育资源重组优化。在稳定一般高中办学规模的同时,留意走“规模效益、内涵进展”的路子,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投资3亿元对_一中进行了扩建,已达到108个班的教学规模,明年将达到150个教学班规模,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供应了条件保障。四是职成教育实现新突

10、破。对原有2所职业学校、县技工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进行资源整合,依托其次职业中专创办了集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教师和成人培训于一体的_中专,并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山东大王集团投资1.2亿元兴建的山东大王职业学院,坚持“依托企业办教育、办好教育为企业”的办学宗旨,着力完善教育职能,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进展格局,在校生达到4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五是社区教育功能不断放大。通过健全和发挥社区教育机构的职能,建立和命名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初步构筑了县域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区模式,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全民素养的提高。_县成为全省首批“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领先成

11、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_县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农村基础教育先进县”、“山东省试验教学普及县”。教育体育局今年又被评为“全国中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省级精神文明单位”。 近几年,_县不断完善县域教育政策,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进展的战略地位,并纳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进展为突破口,在完善义务教育均衡进展保障机制、促进教育资源整合、完善教育设施配套、推动城乡教育均衡进展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1、实施“依法治教”战略,为教育均衡进展供应法制保障 依法治教的实质是落实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切入点是区域教育政策和教

12、育理念的建立和完善,突破口是推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而实现区域教育战略、教育政策、教育措施之间的相互协调,为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整体效能,为教育进展供应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区域教育政策,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功能。_县委、县政府坚固树立依靠科教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战略思想,进一步保障教育事业优先进展,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功能,将教育工作纳入县域经济与社会进展的总体规划,并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教育、人事、财政、建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全县教育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全县教育管理体制的

13、意见等5个规范性文件,明确了县、乡、村三级进展义务教育和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责任。建立了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专题争辩教育工作制度及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学校、教师节表彰慰问,县人大、县政协年度视导教育等制度。县政府每年专题争辩教育工作45次,每年确定的为民办的实事中,教育都占到12件。县人大、县政协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将教育进展状况列入每年专项视导的重要内容。全县各级党委、政府统筹规划教育进展,各部门、各乡镇亲密协作,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和全社会办大教育的合力。 二是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投入稳步增长。近几年,_县、乡两级政府以创建教育工作示范县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义务教

14、育经费保障机制,努力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尤其在保障教师工资,落实农村中学校预算内公用经费、实施农村中学校生“三免”政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方面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为建立农村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有效保障机制,县政府于2022年3月下发了关于调整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意见,调整了财政体制和财政支出结构,将农村教师工资纳入了县本级财政预算。2022年6月,又按城镇标准拨付了农村教师的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县域内教师工资标准的统一。从2022年开头,教师工资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22年,全县教师人均月工资达到1910元,比2022年提高了45

15、0元;2022年6月,教师人均月工资比2022年又增加了近300元,人均月工资接近2200元。同时,教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也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住房条件,近几年各乡镇乐观实施了“教师安居”工程,教师住房条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全县多数乡镇都兴建了教职工住宅小区,一半以上的农村教师户均住房面积达到85平方米。 另一方面保证同学“三免”资金,落实中学校预算内公用经费。在支配年度财政预算时,首先考虑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和“两个比例”的法定要求,年初预算支配的教育经费增长比例明显高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比例,对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危改资金和救助贫困生

16、专项资金等都作了支配。从今年起,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按全省经济进展三十强所规定的标准,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即城市学校300元,城市学校120元,农村中学校预算内公用经费90元全额纳入县财政预算,并按月、按标准、按同学数准时拨付到每一所农村中学校,保证了农村中学校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公用经费。对于年度中间预算超收部分按年初确定的教育经费增长比例由县财政优先予以支配。城市教育费附加做到按比例足额征收,2022年全县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总额为51660万元,应征教育费附加1549.80万元,实征1851万元,征收率达到119.43%,并全额拨付教育使用。为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管,成立了教育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从2022年1月份开头,将农村中学校财务全部纳入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核算。从检查状况看,核算中心运转良好,会计核算程序规范,较好地发挥了服务监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