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期末复习(共5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15783801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期末复习(共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期末复习(共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期末复习(共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期末复习(共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期末复习(共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期末复习(共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油大学环境工程环境监测期末复习(共5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绪论1. 环境监测: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方法或手段,测定、监视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代表值的过程。2. 环境监测技术:(一)化学、物理技术 1、 化学分析法: 无机与分析化学中:四大滴定(酸碱、络合、沉淀、氧化还原)2、仪器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二)生物技术3、什么是优先监测和优先污染物污染物?环境优先污染物: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4. 对监测仪器要求:“三高”(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三化”(标准化、自动化、计算机化)6、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 现场调查 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

2、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7. 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1、水质监测分析方法分为哪三种?分析方法分为三类: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等效分析方法。2. 水质监测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法。例如:酸度、碱度测定、COD、BOD5分光光度法。可见、紫外。例如:金属、非金属和化合物电化学法。如:pH、F-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如:重金属气相色谱法。如:有机物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金属离子的定性、定量。3. 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分哪几方面?(一)基础资料的收集(二)监测断

3、面和采样点的设置(三)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四)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的确定(五)提出监测的报告要求等4. 三种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污染物与河水混合较均匀的地段,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和削减断面(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上的河段上)。5. 水样保存的方法有哪几种? 保存水样的方法:(1)冷藏或冷冻法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加入生物抑制剂、调节pH值、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6. 消解处理的目的: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待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无机物。 (一)湿式消解法(1)硝酸消解法 (2)硝酸、高氯酸消解法(3)硫酸、磷酸消解法 (4)硫酸、高锰酸钾消解法(二)干

4、灰化法7. 富集与分离的方法有哪几种?过滤、挥发、蒸馏、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共沉淀等。 8. 颜色测定方法:铂钴标准比色法(清)、稀释倍数法(浊)9. 测定臭的方法:定性描述法和臭阈值法。10. 残渣分为:总残渣(悬浮物和可溶性盐)、可滤残渣和不可滤残渣。11. 测定浊度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目视比浊法、浊度计法等1. 简述新银盐光度法测定砷的基本原理。(样品采集后,用硫酸将样品酸化至pH2保存)硼氢化钾在酸性溶液中,产生新生态的氢,将水中无机砷还原成砷化氢(AsH3)气体,用硝酸-硝酸银-聚乙烯醇-乙醇溶液为吸收,砷化氢将银离子还原成单质胶态银,使溶液呈黄色,颜色强度与生成氢化物的量成

5、正比。黄色溶液在400nm处有最大吸收,颜色在2h内无明显变化。2.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和总铬的原理各是什么? 测总铬,水样采集后,加入硝酸调节pH值小于2;测六价铬,采集后,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约为8。六价铬的测定: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DPC)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540nm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总铬的测定:在酸性溶液中,将水样中的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量的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然后,加入二苯碳酰二肼显色,于540nm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简述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基本原理。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生成

6、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现场固定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出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水样含铬量较高时,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法。3. 汞:冷原子吸收法 (2)方法原理 汞原子蒸气对253.7的紫外光有吸收。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吸光度与浓度成正比。2、样品处理 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汞转变成二价汞,再用 氯化亚锡将汞还原为单质汞,用载气将产生的汞蒸 气带入的吸收池,测定吸光度。1. 简述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COD的基本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溶液回滴。根据用

7、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6、简述蒸馏-中和滴定法测定氨氮的基本原理。 调节水样的pH值在6.07.4之间,加入轻质氧化镁使呈微碱性,蒸馏释出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以甲基红-亚甲蓝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中的氨氮(以N计)。第三章 大气和废气监测1.大气污染物的人为来源主要有哪几部分? 工业和交通运输、家庭炉灶和取暖等排出的废气。1. 在大气污染监测中,主要布点方法有哪几种? 布设方法有: 经验法、统计法和模式法。 1.功能区布点法 2.网格布点法 3同心圆布点法4扇形布点法2. 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有哪两种?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 3. 直接采样法的采样仪器有哪几种?常用的采

8、样容器:注射器、塑料袋、真空瓶 4. 富集(浓缩)采样法有哪几种? 富集采样方法有:溶液吸收法、固体阻留法、低温冷凝法及自然沉降法等。 5. 大气采样器有哪几部分组成? 收集器、流量计和采样动力三部分组成。6. 采样记录主要包括哪几部分?污染物的名称及编号; 采样地点和采样时间; 采样流量、采样体积; 采样时的温度和大气压力及天气情况; 采样仪器、吸收液; 采样者、审核者姓名。 7. 写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的基本原理。气样中的SO2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SO2与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色络合物,其最大波长为577nm,

9、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8. 试叙述测定NO2、总氮的基本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不与吸收液反应,通过氧化管时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生成的偶氮染料在波长540nm处的吸光度与二氧化氮的含量成正比。分别测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样品的吸光度,计算两支吸收瓶内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浓度,二者之和即为氮氧化物的质量浓度(以二氧化氮计)。 9. 空气采样时现场气温为18,大气压力85.3KPa,实际采样体积为450ml。求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是多少? 11.测

10、定某采样点大气中SO2的含量时,用装有10mL吸收液的筛板吸收管采样,采气流量为0.45L/min,采气时间为50分钟,采样后测得全部吸收液中含2.5g SO2。已知采样点温度为18,大气压力为100.5Kpa,求气样中SO2的含量(用mg/Nm3表示)。 第五章 土壤污染监测1、简述土壤主要组成。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等三相组成的2、什么是土壤的背景值?土壤背景值(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含量。 3、土壤污染的特点是什么?1)土壤与水和空气污染不同 土壤污染对人体的影响是通过农作物间接发生的。 (2)土壤污染造成的危害不易及时发

11、觉 土壤一旦被污染后,通常是很难自然净化的。1、 土壤样品的采样布点方法有哪几种? (1) 对角线布点法(2) 梅花形布点法 (3) 棋盘式布点法(4) 蛇形布点法5、土壤样品酸分解主要有哪几种体系? 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硝酸-硫酸-高氯酸、硝酸-硫酸-磷酸。 第七章 噪声监测1、什么是噪声? 人们生活和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干扰声都叫噪声。噪声的判断还与人们的主观感觉和心理因素有关。2、环境噪声主要有哪些?环境噪声的来源有四种: 交通噪声 工厂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 3、什么等效连续声级?如何近似计算。等效连续声级: 是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

12、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的大小 。Leq L50 + d2/60 d = L10 - L90 其定义是: L10 测定时间内,1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 L50测定时间内,5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值。 L90测定时间内,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背景值。4、简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的监测方法。(一)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 1.网格测量法2. 定点测量法(二)城市交通噪声监测按上述规定在每一个测量点,连续读取100个数据(当噪声涨落较大时应取200个数据)代表该点的噪声分布,白天和夜间分别测量。 Leq L50 + d2/60 d = L10 - L90 车行道监测点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