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记录(共4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15699875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活动记录(共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美术活动记录(共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美术活动记录(共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美术活动记录(共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活动记录(共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活动记录(共4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1活动专题 各式各样的房屋活动时间周4下午最后一节出席人数52人指导教师曹刚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评析上节课的作业,由立方体和圆柱体的组合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各式各样的房屋二、讲授新课:(1)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知道哪些房子的造型。(2)小结(随着时代的进步,房屋的 样式也越来越多。当然,除了这些高楼以外,我国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民居:如北方的四合院、傣家的竹楼、苏州的园林、陕西的窑洞、福建客家的围龙屋等。(3)讲授画房屋的步骤与方法a、分析房屋的一般结构:墙体、屋顶建筑和地基建筑三部分。墙体部分又可分为墙、门、窗等。顶部建筑一般都盖

2、有瓦。b、步骤:先画地平线,再安排主楼在画面上所占的大致位置,描绘出房子的大致轮廓,同时安排好周围的陪衬建筑。c、涂色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四、巡视辅导五、课堂小结鲤南中心小学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2活动专题立方体的包装盒活动时间周4下午最后一节出席人数52人指导教师曹刚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1、小结上节课的学习内容,重点突出立方体的透视规律,引出课题。2、指导学生摆放写生包装盒。(1)一个面正对学生(2)一条棱正对学生二、讲授新课:1、检验:结论近高远低、近长远短。2、画法指导:画立方体首先要练习正确握笔画直线。先画一个方形,然后通过对四条边的长短比例、垂直角度的反复调整和

3、修正,才能画正确。告诉学生看形画形。如画立方体的顶面,先要看清顶面透视变形后的特殊形状,然后如实地画出所见顶面的形状。从顶面的顶角画垂线,再各条棱线的长短,在各条垂线上截取不同的长度,最后画出底面的棱线。3、修改4、画好立方体包装盒的透视结构图后,指导学生认真地画好包装盒每个面的装饰图案和文字。5、上色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四、巡视辅导五、作业展评六、课堂小结3活动专题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活动时间周4下午最后一节出席人数 52人指导教师曹刚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出示长方体和立方体的实物,引出本堂课的课题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二、讲授新课:(一)分析立方体、长方体的特点

4、:设问:立方体和长方体怎样区别?两种形体都有六个面,立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有一种是六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是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它四个面是长方形。(二)常见的长方体及立方体物设问:生活中哪些东西是立方体的?(请同学结合实际举例说明)(三)长方体、立方体的立面画法。1、分析立方体、长方体的透视现象:(请学生板演立方体的画法)设问:为什么这些立方体看起来不太舒服?小结:主要是没有把物体的透视现象表现出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景物,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觉中产生一种近大远小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透视现象。(加点透视现象)2、表现立方体、长方体透视现象的方法:设问(1)绘画的任务是什么?

5、小结:绘画是在平面上表现空间和立体的艺术,表现过程需要运用客观的透视规律,把物象具有的高、宽、厚的立体感或空间结构在平面纸上表现出来。设问(2)表现透视现象的方法有几种?(出示立方体并使其一面面向学生)这种摆置方法是使立方体的一个面面向我们,同时与画面呈平行位置,这种透视现象称为平行透视。(板示)另外一种摆置方法是,立方体的一个角面向我们,同时也与画面成角度位置,这种透视现象被称为成角透视。(板示 立方体和长方体的透视现象两种透视的 步骤图版图 因为物体透视现象是近大远小,所以表现这种近大远小的透视方法又叫“远近法”(四)出示步骤图讲授透视图的画法:1、立方体的平行透视图2、立方体的成角透视图

6、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四、巡视辅导五、作业展评六、课堂小结4活动专题泥塑面具活动时间周4下午最后一节出席人数52人 指导教师曹刚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让学生有许多泥塑面具的造型,直接导入课题。二、讲授新课:1、师:“同学们平常去逛街,都会看到玩具摊上常有出售各种面具玩具。有传统形象的京剧脸谱,也有现代动画片中机器人脸谱,有时我们还能看到藏族宗教节日用的鬼头脸谱面具,还有非洲黑人脸谱面具这些脸谱面具既可以戴在脸上表演节目用,又可以挂在墙上作为一种 壁挂装饰品。(介绍面具)2、让学生树种的脸谱,分析它们的脸部造型、头部装饰是怎样的?3、问学生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脸部造型?4、讲

7、解制作方法:(1)先塑脸型(2)塑五官(3)添装饰(运用夸张与变形等艺术处理方法,对面具的五官做大胆的夸张和变形,多观看,多修改,力争生动、有趣)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四、巡视辅导五、课堂小结5活动专题泥塑面具活动时间周4下午最后一节出席人数 52人 指导教师曹刚活动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出示瓷塑小动物,让学生来欣赏小动物,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导入课题。二、讲授新课:介绍瓷器师:“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我国瓷器主要是青瓷、白瓷和彩瓷为主要品种。近代,随着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地艺术陶瓷迅速发展。如洛阳、淄博、景德镇、宜兴等地已成为艺术陶瓷的制作中心。”让学生瓷塑小动物和平常生活中真实的动物有何不同?讲授如何制作泥塑小动物。1、确定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小动物的形象2、制作出小动物的每一部分的结构3、把各部分连接在一起4、对外形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雕刻5、对动态进行塑捏三、布置作业,提出弹性作业要求,可几大组进行比赛四、巡视辅导五、课堂小结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