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一语文第7讲诗歌意象和意境(学生版)

gg****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14.26KB
约7页
文档ID:215684820
高一语文第7讲诗歌意象和意境(学生版)_第1页
1/7

第7徘错歌意彖和蠹境作业完成情况)知识梳理)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來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 离不开意彖,意彖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彖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 术境界才是目的p教学重•难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 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抓意象+描画面+造意境+析感情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特色讲初艳歌行无名氏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 夫婿从门来,斜倚西北眄"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悲歌无名氏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1•古诗中“燕”的意象蕴含丰富下列表格中,对诗句中“燕”寄寓的感情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诗句“燕”寄寓的感情A.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经•谷风》)表现爱情美好,倾诉思念情人Z切B.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极,双燕 归来细雨中宋・欧阳修《采桑子》)表现春光美好,传达伤感惜春Z情 C.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宋•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D.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宋•李好古《谒 金门・怀故居》)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之慨2.《艳歌行》和《悲歌》两首诗都抒发了深挚的情感,采用的主要抒情手法却不同请简要赏析5分)屈原塔 苏轼 自注:在忠州①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追思,故为作Z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南宾②屈楚,山上有遗塔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意境分析:本诗分三段,前八句写世俗安得知, 应是奉佛人, 古人谁不死, 人夫知此理,父老空哽咽 哀叫楚山裂眷眷不忍决 恐子就沦灭何必较考折 所以持死节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堆)当堂练习JA水调歌头・李太白画像(宋)李纲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來宾天子呼來方醉,洒面清泉微醒,余 吐拭龙巾①词翰不加点,歌阕满宫春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大儿中令,神契兼有坐忘人②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 乃敢尚衣嗔千载已仙去,图象耸风神注】①相传李白醉酒呕吐,唐玄宗以巾帕为其拭面②“大儿中令”,“坐忘人”,分别指 李白的好友郭子仪、司马子微。

1 •下列诗句没有表现李白“逸气薄青云”的一项是(3分)()A.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C.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2•下列诗句所体现的人物“风神”与“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不相符的一 项是(3分)()A. 手持一枝菊,调笑两千石B.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洒中仙C.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下列评价与李纲词中所言李白诗歌特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 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B.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B赴洛道中作 (晋)陆机①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②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注】①陆机:西晋文学家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 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 ②案辔:案,同“按”按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 走1 •陆机曾说:“诗缘情而绮靡意思是诗歌重在抒发诗人情感,且应注重文辞华美请从 这个角度赏析诗句“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

4分)2•诗中“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描写了周围幽雅清丽之景,结尾却转而抒发“不能寐” “独长想”之情,如何理解这样写的效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认识5分)C洞仙歌北宋李元膺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己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 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雪云散尽,放晓睛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①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注]①青眼:指初生Z柳叶,细长如眼作者在序中说“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请对上片中所写的梅柳作简要赏析6分)当堂检测)水调歌头 隐括①杜牧之齐山诗宋・朱熹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 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 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②客,何必独沾衣注】①隐括: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i种体裁,叫隐括此词即隐括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②牛山:在今山东临淄《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 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涝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

附】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句“江水浸云影”,描写江水倒映出天空之云一个“浸”字写出了一江秋水的澄澈B. “风景今朝是”两句,意即美好的自然现在依然存在,而曾经登临的昔人己成为过去C. “无尽今来古往”三句,词人从时空变换角度抒发了人生短暂、时有危机的无奈Z感D. 富有理趣,是宋代诗词的特点之一此词由景入情,表达了词人对人生、世事的理解 2.下列画线诗句的意境,与“空翠渺烟霏” 一句最为接近的一项是(3分)A.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B.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C.三山凌苦雾,千里激悲风 D.焰随红口去,烟逐暮云飞过辛稼轩神道①(明)张以宁长啸秋云白石阴,太行天党②气萧森英雄己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伐心岁晚《阴符》③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青山万折东流去,春暮鹃啼宰④树林注】①辛稼轩神道:辛弃疾葬于江西上饶,其墓侧驿路旁有“稼轩先生神道金字碑”② 太行天党:指辛弃疾当年在北方带兵聚义、共谋恢复中原的上党地区③《阴符》:兵书。

④宰:坟墓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描写了稼轩墓地秋云笼罩的环境,渲染出阴郁萧森的气氛B. 颔联中英雄泪与臣主心对比,解释了英雄壮志难酬的根本原因C. 颈联以兵书被虫蛀、雄剑龙吟来暗指辛弃疾内心的无奈和不甘D. 尾联中诗人化用辛词并运用典故,以慨叹英雄已逝,遗憾难消2.下列诗句与“英雄已尽中原泪”所表达的情感,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把吴钩看了,栏杆扌n扁,无人会,登临意B.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C.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D.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当堂忌结家庭作业)水龙吟 秋兴吴则礼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 鸡黍,浊醪催赏①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 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②月底蓬门,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 看,牛山③底事,强成沾洒注释:①赏:读Shi,赊欠②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③牛山:《晏子春秋》 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 ”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 一句。

请结合全词简 要赏析这一句5分)满庭芳・夏日漂水无想山作① 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莺自乐,小桥外、 新澡溅溅②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來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④憔悴江南倦客,不堪 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注】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漂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 ②溅溅:流水声③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來,秋社时飞走 ④尊,通“樽”,酒杯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B. 乌莺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Z态C.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D. “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2•下片引入“社燕”,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妙处?(6分)课程顾问签字:教学主管签字:。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