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共27页)

上传人:des****85 文档编号:215674716 上传时间:2021-11-2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师大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共2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浙师大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共2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浙师大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共2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浙师大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共2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浙师大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共2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师大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共2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师大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共27页)(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习导论 学习目标:1. 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体系;2. 了解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3. 掌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基本方法;4. 结合教育行动研究认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于教师教学与发展的意义;5. 结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思考如何学会学习和成为专家型教师。 第一节 认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一)研究对象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师如何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征,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和规律,促进儿童学习和发展的一门课程。 1、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发展理论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2、;2、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 ;3、如何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二)内容体系 从内容上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发展心理与教育心理。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思想渊源 1. 中国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阅读扩展材料1-1:论语中的因材施教和扩展材料1-2:朱熹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 2.外国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思想古希腊三哲: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赫尔巴特和福禄贝尔等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 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

3、发展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 T. Preyer)出版了儿童心理,这标志者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1904年,霍尔出版了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将儿童心理研究的年龄扩展到青少年。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从生物学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提出其著名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 美国新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 H. Erikson)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在个体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提出自己的心理-社会心理发展理论,并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从儿童期延长到整个人生全程 。 美国教育心理学

4、家桑代克用准确的、数量化的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在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后来到1913年扩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和工作疲劳,个性差异及其原因。这是世界上公认的系统而又科学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成为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其他心理学家,如詹姆斯、鲍德温、卡特尔、杜威都极力主张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将心理学原理运用于儿童教育中。 2. 苏联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20世纪2030年代,影响较大的心理学家有维果茨基、布隆斯基、鲁宾斯坦、聂恰耶夫等人。 维果茨基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强调儿童发展中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提出儿童发展的“历

5、史文化观”和“内化说”。 到了40年代至50年代末,重视结合儿童心理发展、教育与教学实践进行综合研究,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指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反对西方心理学简单把动物学习的原理运用到人类的学习中。 60年代以后,不仅注重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问题与学校教学实践相结合,而且重视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研究成果、加里倍林的活动学习理论以及彼得诺夫斯基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加梅佐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等都很著名。 把发展心理学研究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相结合正是苏联心理学研究的一大特点。 3. 中国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

6、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925年,陈鹤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儿童心理之研究。 1962年朱智贤著的儿童心理学和1963年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内部印发使用,各师范院校教育系也相继开设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 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朱智贤著的儿童心理学和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此后,我国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工作者们经过不断努力,陆续出版了一些译著、专著和教材,发表了一些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第二节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教学一、运用发展与

7、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 案例:刘老师教初一的政治课程,他在处理小张同学表现出的不良行为时遇到了麻烦。今天上课时,小张叠了个纸飞机,他趁刘老师板书的时候,把飞机扔向空中,引得全班同学一阵哄笑。 刘老师应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有意识的教师应该如何做? 二、通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来改进教学 (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任务1. 描述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心理状态 2. 解释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3. 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等。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于教师的意义 请学生思考并回答(四)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教师所从事

8、的研究主要是教育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 的概念: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以直接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效果的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在行动中研究(research in action);(2)对行动的研究(research to action);(3)为行动而研究(research for action)。 行动研究的过程:(1)计划;(2)行动的实施;(3)总结与反思。 第三节 成为会学习的学生和专家型教师 一、成为会学习的学生 会学习不仅仅指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会学习的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品质:(1)具有强

9、烈的学习动机,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2)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已有经验、技能和能力,能运用多种学习策略进行学习;(3)具有坚持学习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成为专家型教师 所谓专家型教师是指能够运用广泛的结构良好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教师。 专家型教师有三个特点:第一,专家水平的知识特点;第二,高效;第三,创造性的洞察力。 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 第二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和理论学习目标:1.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与基本特征;2.掌握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3.结合儿

10、童认知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4.结合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5.结合儿童道德发展理论,把握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一)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决定论?遗传前提论? 屈赖恩(Tryon,R.C.)的白鼠走迷津实验; 高尔顿(Galton,F.)采用家谱调查法研究; 双生子研究设计。 (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环境决定论?环境外因论? 华生的名言1早期经验的作用 2家庭的影响 3. 学校教育的作用 (三)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交互作用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

11、存、相互渗透的。 首先,遗传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并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高低限度,但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水平; 其次,在遗传所规定的范围内,儿童的发展水平是由环境决定的。 此外,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都不一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受遗传的制约作用较大;而较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则更多受环境的影响。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观点 ;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观点 ;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统一观。 (二)心理发展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

12、; 心理发展的多样性模式; 心理的发展普遍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三)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性 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心理发展的变化性和适应性; 心理发展的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统一。 (四)心理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 (五)心理发展的方向性与不可逆性(六)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成熟水平方面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三、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1.心理学家所讲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

13、为与能力的缺失。 2.劳伦兹(K. Z. Lorenz)发现的“印刻现象”;3. 证实关键期存在的四个研究领域:恒河猴的社会性发展、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以及哺乳动物的双眼视觉。4.记住几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期;5.分析狼孩卡马拉 的案例。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一)关于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皮亚杰提出人的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二)心理发展的因素与结构1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因素有四个:(1)成熟:主要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2)自然

14、经验:主要指通过与外界环境的接触而获得的知识,可分为物理经验及数理逻辑经验两类。(3)社会经验:指在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主要有语言、教育和社会生活等;(4)平衡:是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协调成熟、自然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必要因素。 2心理发展的结构 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在四个概念中,皮亚杰把图式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出来。 皮亚杰认为图式就是主体动作的认识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结构性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三)认知发展的阶

15、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的概念、心理表征的能力、延迟模仿的能力。2、前运算阶段(2-7岁);守恒实验、三山实验。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序列化 、类包含的能力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更加抽象、理想化和符合逻辑的方式进行思考。 (四)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开创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启发后者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进一步研究。 局限: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偏向滞后;只注意到普遍性规律,忽视特殊性规律。 教育意义:教育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要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 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列夫维果斯基是前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列鲁学派)的创始人,前苏联心理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所创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